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栋兵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856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和风机,下箱体包括集烟腔和第一导烟板,集烟腔设在下箱体正前方,集烟腔前方敞口,其后方设有排烟口,集烟腔的排烟口与风机的进烟口相连通,第一导烟板竖直壁挂式安装在集烟腔正前方,与之形成固定环吸进烟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竖直全面屏导烟板与集烟腔形成正面固定环吸进烟口,并与底部侧吸进烟口形成组合进烟口,增强吸烟能力,同时下箱体底部距离灶台高度为250mm~350mm,机身厚度不大于180mm,整体上可兼顾超薄低吸、组合进烟、防碰撞,也为竖直大屏油烟机提供了结构基础。大屏油烟机提供了结构基础。大屏油烟机提供了结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


[0001]本技术涉及油烟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家用油烟机使用较为广泛的是上排式油烟机,而上排式油烟机主要分为顶吸式和低吸式油烟机,顶吸式油烟机进烟口高,一般距离灶台不少于600mm,吸烟效果因此受限;相比而言,低吸式油烟机进烟口低,可实现近距离低吸、顺势上排,获得一个较好的吸烟效果。
[0003]目前市面上最新的低吸式油烟机,采用垂直立面设计,分为上、下箱体,进烟口低至350mm。其中一种油烟机,下箱体正面下方有一个进烟口,通过隔烟屏的翻转来实现进烟口的开合,机身薄至120mm,上箱体安装有风机,其底部前方安装有大宽屏照明,这种油烟机可超薄低吸、避免碰头,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一,正面单进烟口拢烟、吸烟能力有限;二是,隔烟屏在翻转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与锅具发生干涉、碰撞问题;三是,隔烟屏翻转水平时存在遮光、影响照明效果。另外一种油烟机,将风机下置于下箱体中,采用底部进烟口加正面进烟口的组合进烟方式,正面进烟口通过全面屏翻转开合,其存在的问题是:一,机身相比更厚,达到210mm,其灶上操作空间开阔的优势不再;二是,翻转过程中与灶具干涉碰撞的风险依然在,三是,相比上置风机,其噪音会更大,影响用户体验。因此上述油烟机在吸烟、照明、防碰撞和超薄机身方面无法同时兼顾,存在相应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低吸式油烟机吸烟效果、照明、防碰撞和机身厚度方面无法兼顾等缺点,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通过设置正面固定进烟口,与底部侧吸进烟口形成组合进烟口,正面进烟口为环吸口,增强吸烟能力,同时可分为左右对称的双进烟口,同时下箱体底部距离灶台高度为250mm~350mm,机身厚度不大于 180mm,整体上可兼顾超薄低吸、组合进烟、防碰撞。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包括主机箱体和转动设于主机箱体中的风机,所述主机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包括集烟腔和第一导烟板,所述集烟腔设在所述下箱体正前方,所述集烟腔前方敞口,其后方设有排烟口,所述集烟腔的排烟口与所述风机的进烟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导烟板竖直壁挂式安装在所述集烟腔正前方,且与所述集烟腔保持一定间距,形成固定环吸进烟口,所述环吸进烟口为第一进烟口。
[0006]上述的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其中,所述下箱体底部距离灶台高度为250mm~350mm。
[0007]上述的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其中,所述第一导烟板与所述集烟腔的水平距离为20mm~60mm,所述第一导烟板距离墙面不大于180mm。
[0008]上述的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其中,所述下箱体正前方底部
还设有第二进烟口,所述第二进烟口倾斜向下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进烟口下方,与所述第一进烟口形成组合进烟口。
[0009]上述的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其中,还包括第一油网和第二油网,所述第一油网磁吸式安装在所述集烟腔的排烟口处,所述第二油网磁吸式安装在第二进烟口处。
[0010]上述的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其中,所述下箱体还包括屏幕总成,所述第一导烟板为玻璃面板,全面覆盖所述下箱体正前方,且外形与所述下箱体正面匹配,所述屏幕总成设在所述第一导烟板的背面,并透过所述第一导烟板进行图像显示。
[0011]上述的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其中,所述下箱体还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前置于所述集烟腔,并紧贴所述集烟腔,所述前面板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导烟板与所述前面板上的第一缺口形状匹配,并与之形成第一进烟口。
[0012]上述的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其中,所述下箱体还包括前面板、第二导烟板和第三进烟口,所述前面板前置于所述集烟腔,并紧贴所述集烟腔,所述第二导烟板竖直壁挂式安装在所述集烟腔正前方,所述前面板上设有第二缺口和第三缺口,所述第一导烟板与所述第二缺口形状匹配,并与之形成第一进烟口,所述第二导烟板与所述第三缺口形状匹配,并与之形成第三进烟口。
[0013]上述的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其中,还包括挂架,所述挂架设在所述集烟腔上,所述第一导烟板壁挂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挂架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通过正面进烟口与底部侧吸进烟口形成组合进烟口,同时正面进烟口为环吸口,增强吸烟能力,可分为左右对称的双进烟口,可根据实际烹饪情况自由开启,适应不同的烹饪场景。
[0016]2.油烟机底部距离灶台高度为250mm~350mm,使进烟口处于黄金控烟区,真正近距离低吸,消烟于源头;同时机身厚度不大于180mm,超薄,使灶上空间开阔、不遮视线、防碰撞。
[0017]3.导烟板可作为竖直玻璃全面屏,在其后安装智能屏幕总成,可直面用户,进行视频指导炒菜做饭。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左视图,其中,环吸进烟口的水平距离a为20mm~60mm,机身厚度b不大于180mm。
[0020]图3是图2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轴测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去掉第一导烟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第一导烟板背面安装屏幕总成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图。
[002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轴测图。
[0026]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主视图。
[0027]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轴测图。
[0028]附图中:1.主机箱体;10.上箱体;11.下箱体;110.集烟腔;1100.集烟腔的排烟口;111.第一导烟板;112.第一进烟口;113.第二进烟口;114.第一油网;115.第二油网;116. 屏幕总成;117.前面板;1170.第一孔;1171.第二孔;1172.第三孔;118.第二导烟板;119. 第三进烟口;120.挂架;2.风机;20.风机的进烟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30]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包括主机箱体1和转动设于主机箱体中的风机2,主机箱体包括上箱体10和下箱体11,下箱体包括集烟腔110、第一导烟板111和挂架120,集烟腔110设在下箱体11正前方,集烟腔 110前方敞口,其后方设有排烟口1100,集烟腔的排烟口1100与风机的进烟口20相连通,挂架120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包括主机箱体(1)和转动设于主机箱体中的风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箱体包括上箱体(10)和下箱体(11),所述下箱体包括集烟腔(110)和第一导烟板(111),所述集烟腔(110)设在所述下箱体(11)正前方,所述集烟腔(110)前方敞口,其后方设有排烟口(1100),所述集烟腔的排烟口(1100)与所述风机的进烟口(20)相连通,所述第一导烟板(111)竖直壁挂式安装在所述集烟腔(110)正前方,且与所述集烟腔(110)保持一定间距,形成固定环吸进烟口,所述环吸进烟口为第一进烟口(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11)底部距离灶台高度为250mm~3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烟板(111)与所述集烟腔(110)的水平间距为20mm~60mm,所述第一导烟板(111)距离墙面不大于18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11)正前方底部还设有第二进烟口(113),所述第二进烟口(113)倾斜向下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进烟口(112)下方,与所述第一进烟口形成组合进烟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烟口的近吸式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还包括第一油网(114)和第二油网(115),所述第一油网(114)磁吸式安装在所述集烟腔的排烟口(1100)处,所述第二油网(115)磁吸式安装在第二进烟口(113)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竖直环吸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栋兵
申请(专利权)人:冯栋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