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流互感器的温漂修正方法及模型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仪器
,特别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的温漂修正方法及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电流互感器具有测量范围大、测量精度高的特点而被广泛适用。但是温漂对其精度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如何在全量程全温度范围内获得1%甚至0.5%的测量精度一直是电流互感器测量的难点。
[0003]电流互感器具有次级线圈,通常其初级电流比较大(比如500A以上),但其次级电流比较小,需要放大其次级电流才可以做精确的测量。因此,在测量次级电流时,会在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线圈端接入一测量电路。然而测量电路中的一些采样电阻等元器件都具有随温度漂移的特性,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测量值偏差。目前比较通用的做法是放低电流互感器在高低温下的精度标准,故现有的次级电流检测方案无法在高低温时获得较高的测量的精度。
[0004]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电流互感器的温漂修正模型,以解决在检测电流互感器次级电流时,测量电路中各元器件受温漂影响而导致的测量精度低的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电流互感器的温漂修正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温漂修正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步骤一:将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线圈接线端接入测量电路,并在所述测量电路中选定一参考元器件和一采样点;步骤二:固定环境温度,并设定所述电流互感器的初级电流I1、I2、I3……
I
n
,n为正整数;步骤三:测量每一所述初级电流下,在所述参考元器件的温度从初始温度上升至稳定温度的期间内,所述采样点的多个采样信号及每一所述采样信号对应的所述参考元器件的温度;步骤四:根据步骤三获取的所有所述采样信号及所述参考元器件的温度,计算出当初级电流为I
i
时,X
i
=f
i
(t
‑
T)中的拟合参数;其中,X
i
为采样信号,f
i
(t
‑
T)为拟合的采样信号,t为所述参考元器件的温度,T为所述参考元器件的预设温度,1≤i≤n,i为正整数;步骤五:根据X
i
=f
i
(t
‑
T)将所有采样信号X
i
修正到t=T时,以获得修正后的采样信号Y
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的温漂修正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中,其中,a
ij
、a
′
ij
、b
i
和b
′
i
为比例系数,1≤j≤m,m和j均为正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互感器的温漂修正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则:其中,K
j
和K
′
j
为所述拟合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互感器的温漂修正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T=0℃时,t=T=0,Y
i
=f
i
(0)=b
i
;当T≠0℃时,t=T,Y
i
=f
i
(0)=b
′
i
技术研发人员:吴静远,孙晓庆,葛学伟,吴玄辰,刘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