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期古断裂刻画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3693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溶期古断裂刻画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提取井旁道地震子波进行合成记录,实现岩溶储层顶界面和包含最大海泛面在内的所有上覆速度控制层的井震标定以及骨架剖面解释与加密解释;对井旁道地震子波和层位解释成果进行时深转换;对深度域地震井旁道地震子波进行沿层拉平;对拉平重构地震数据体进行成像增强处理;在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上,对提取的敏感地震属性进行融合;在岩溶古断裂平面预测图上,将计算得到的断裂的平面延伸长度与最大垂直断距进行拟合;基于拟合结果对岩溶期古断裂进行分类与分级,并投影到岩溶期储层顶面古地貌图上,完成最终刻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岩溶断裂的快速识别与分级分类,提升了预测精度与效率。测精度与效率。测精度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岩溶期古断裂刻画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信号、地球物理解释
,尤其涉及岩溶期古断裂刻画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0003]近些年的油气勘探结果表明,世界上主要的大型沉积盆地均发育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型含油气储层,其中有30%左右与区域不整合密切相关。早期埋藏后再次抬升暴露于地表的碳酸盐岩,由于不断遭受风化淋滤所形成的古岩溶储层为油气藏提供了有效的储集场所。针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化储层的形成,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风化期岩溶古地貌的恢复,而对于岩溶期古断裂关注较少。钻探实践表明,对于处在风化淋滤的碳酸盐岩,地表水溶蚀作用往往具有选择性,岩溶暴露阶段已经形成的断裂发育区储层渗流能力改善往往更加明显,可作为勘探开发的“甜点”区。因此,对于风化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而言,岩溶暴露期的古断裂系统预测至关重要。
[0004]对于断裂系统的预测,现有的方法主要包括:1)利用叠后地震数据提取相干、曲率、方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溶期古断裂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取井旁道地震子波,根据所述井旁道地震子波获得合成记录,基于合成记录进行岩溶储层顶界面和包含最大海泛面在内的所有上覆速度控制层的井震标定,以合成记录的过井地震剖面为基础,进行岩溶储层顶界面和包含最大海泛面在内的所有上覆速度控制层的骨架剖面解释与加密解释,获得层位解释成果;基于合成记录中的三维速度场,对井旁道地震子波和层位解释成果进行时深转换,获得深度域井旁道地震子波和深度域层位解释成果;以深度域层位解释成果中的最大海泛面解释层位为基准,对深度域地震井旁道地震子波进行沿层拉平,得到拉平重构地震数据体;对拉平重构地震数据体进行成像增强处理,获得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在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上,提取沿岩溶储层顶界面的敏感地震属性,对敏感地震属性进行融合,获得岩溶古断裂平面预测图;在岩溶古断裂平面预测图上,计算每条岩溶期古断裂的平面延伸长度与最大垂直断距,将每条岩溶期古断裂的平面延伸长度与最大垂直断距进行拟合,获得拟合结果;基于拟合结果对岩溶期古断裂进行分类与分级,并将分类与分级后的岩溶期古断裂投影到岩溶期储层顶面古地貌图上,完成最终刻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期古断裂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合成记录中的三维速度场,对井旁道地震子波和层位解释成果进行时深转换,获得深度域井旁道地震子波和深度域层位解释成果,包括:以合成记录标定的时深曲线为基础,以层位解释成果为约束条件进行井点速度横向插值,得到初始平均速度场;通过垂向井点标定平均速度及横向沿层平均速度计算井震绝对误差量;基于井震绝对误差量,通过反距离加权方式对初始平均速度场进行校正;利用校正后的初始平均速度场将井旁道地震子波和层位解释成果转换到深度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期古断裂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拉平重构地震数据体进行成像增强处理,获得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包括:采用平滑滤波器对拉平重构地震数据体进行边缘保持滤波,获得滤波后的地震数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溶期古断裂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式采用平滑滤波器对拉平重构地震数据体进行边缘保持滤波:拉平重构前的井旁道地震子波为D(s,t,l),其中,s、t和l分别表示平面属性的Inline、Crossline和Time三个方向的变量索引,平滑滤波采用沿着Inline方向进行,每次处理Inline方向的一个剖面f(u,v),其中,u表示Crossline方向的变量索引下标,v表示Time方向的时间索引下标;假设剖面f(u,v)中的一个任意点(u0,v0)为中心,点(u0,v0)的函数值为f(u0,v0),构造一个(2
×
P+1)
×
(2
×
P+1)的模板,其中,P为常数,并计算模板内的数据方差对模板中的每一个点(u
i
,v
i
)进行如下处理:若模板位置标量δ(u
i
,v
i
)=1,否则δ(u
i
,v
i
)=0;统计模板位置标量δ(*)中δ(u
i
,v
i
)=1的位置的个数若则点(u0,v0)的函数值f(u0,v0)更新为
否则点(u0,v0)的函数值f(u0,v0)更新为当点(u0,v0)的函数值f(u0,v0)更新之后,算法处理下一个点(u
′0,v
′0)的函数值f(u
′0,v
′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期古断裂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敏感地震属性进行融合,包括:假设待融合平面地震属性记为:A
t
(s,t),t=1,2,K,N,那么属性A
t
的边缘数据分析场定义为:其中s和t分别表示平面属性的Inline和Crossline两个方向的变量索引;表示梯度,表示梯度的大小,表示边缘梯度的方向,表示边缘梯度的垂直方向;表示的转置矩阵;对于每一个点x=(x1,x2),令A
*
(x1,x2)=[A1(x1,x2),A2(x1,x2),...,A
N
(x1,x2)],其中A
i

(x1,x2)表示A
t
(s,t)在点x=(x1,x2)处的函数值,其中,i

=1,2,K,N;对于两个点x=(x1,x2)和点x'=(x
′1,x
′2)的差分为A
*
(x)-A
*
(x

);当x与x

之间的距离趋近于无穷小时,微分算子表示为:其平方范数为:如果定义一个二阶矩阵其中那么|dA
*
|2=dx
T
Gdx,其中dx=(dx1,dx2)
T
;如果采用张量表示形式,那么可以表示为:矩阵的特征值λ
max/min
和特征向量θ
max/min
的计算方法为: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对于多个地震属性融合问题,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得到张量矩阵:对于多个地震属性融合问题,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得到张量矩阵:其中,dic(x)
i

表示x到原点的距离;最终的融合结果为:sign(*)表示符号函数。6.一种岩溶期古断裂刻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成及层位解释模块,用于提取井旁道地震子波,根据所述井旁道地震子波获得合成记录,基于合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煜巫芙蓉李磊郁智贺川航李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