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力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3690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9
本申请提供换挡力控制方法。该换挡力控制方法用于自动变速箱的换挡同步过程,并且包括:S1:获取变速箱输入轴转速目标速差和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实际速差并计算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S2: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输入多个变速箱部件模型,以计算多个换挡动力源部件目标控制参数的数值;以及S3:根据多个换挡动力源部件目标控制参数的数值来执行换挡同步过程。本申请的换挡力控制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可靠等优点,在提高换挡控制精度的同时改善了驾驶体验。提高换挡控制精度的同时改善了驾驶体验。提高换挡控制精度的同时改善了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挡力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控制领域。更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换挡力控制方法,其旨在提供改善的驾驶体验。

技术介绍

[0002]采用自动变速箱的车辆在操作中需要换挡。在换挡过程中,需要由控制器对换挡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从而向换挡拨叉施加合适的换挡力,使得变速箱中的两个轴实现转速同步,然后变速箱结合套能够进入目标挡位,从而完成换挡操作。一般地,在换挡过程的同步阶段中,根据变速箱输入轴的设定速差和实际速差之间的差值,通过脉谱查表来获得作用在换挡拨叉上的目标换挡力。根据目标换挡力可以计算出换挡执行部件的目标电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挡力控制方法,其旨在提供通过物理模型算法计算目标换挡力的解决方案。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换挡力控制方法,其用于自动变速箱的换挡同步过程,该方法包括:S1: 获取变速箱输入轴转速目标速差和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实际速差并计算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S2: 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挡力控制方法,其用于自动变速箱的换挡同步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 获取变速箱输入轴转速目标速差和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实际速差并计算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S2: 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输入多个变速箱部件模型,以计算多个换挡动力源部件目标控制参数的数值;以及S3: 根据多个换挡动力源部件目标控制参数的数值来执行换挡同步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部件模型包括:变速箱输入轴物理模型、变速箱同步环物理模型、变速箱齿圈物理模型、变速箱换挡执行机构物理模型和变速箱换挡动力源部件控制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S2.1: 根据所述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使用所述变速箱输入轴物理模型、所述变速箱同步环物理模型和所述变速箱齿圈物理模型来计算变速箱齿圈的目标摩擦力和变速箱同步环的目标摩擦力;S2.2: 根据所述变速箱齿圈的目标摩擦力和所述变速箱同步环的目标摩擦力,结合变速箱同步环摩擦面积参数和变速箱同步环摩擦系数参数,使用所述变速箱输入轴物理模型来计算变速箱结合套目标推力;S2.3: 根据所述变速箱结合套目标推力,使用所述变速箱换挡执行机构物理模型来计算拨叉目标换挡力;S2.4: 根据所述拨叉目标换挡力,结合所述变速箱输入轴转速速差目标变化率,使用所述变速箱换挡执行机构物理模型来计算变速箱换挡动力源部件的目标力矩;以及S2.5: 根据所述变速箱换挡动力源部件的目标力矩,使用所述变速箱换挡动力源部件控制模型来计算换挡动力源部件目标控制参数的数值。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文通刘兴龙况文兵俞靖
申请(专利权)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