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域后向投影的曲线SAR立体目标成像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3379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5
本申请涉及基于时域后向投影的曲线SAR立体目标成像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取SAR的成像几何构型与系统参数,计算成像场景的高度划分间隔,得到不同高度的成像参考平面;对每个成像参考平面,利用SAR的回波信号进行时域后向投影算法成像处理,得到与成像参考平面相对应的二维成像结果;以任意一个二维成像结果为基准图像,其他的二维成像结果为辅助图像,计算各个辅助图像的位置偏移量并进行插值处理,得到与辅助图像相对应的对齐图像;对基准图像和对齐图像上同一位置的像素值,取最大值作为位置的最终像素值,得到融合图像。本申请可以实现曲线SAR成像构型下立体目标的高质量成像。像。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时域后向投影的曲线SAR立体目标成像方法和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时域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的曲线SAR立体目标成像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SAR指的是一种通过利用平台运动形成方位合成孔径从而实现观测场景二维高分辨成像的雷达系统。传统SAR成像假设平台的运动轨迹为理想直线轨迹,从而衍生出了多种基于直线轨迹假设的成像方法。然而,实际机载SAR平台受气流扰动、任务规划需要等要求往往不能按照理想直线轨迹运动,而是形成曲线运动轨迹。因此,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场景成像结果,必须采取能够适应曲线运动轨迹的SAR成像处理方法。
[0003]现有的曲线SAR成像处理方法主要是基于时域BP算法的处理方法。时域BP算法具有易于结合位置测量数据进行运动补偿和自动实现成像结果地理编码等优点。当位置测量精度足够高时,时域BP算法理论上可以实现对任意运动轨迹下平面目标的精确成像。
[0004]然而,当所观测的对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时域后向投影的曲线SAR立体目标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SAR的成像几何构型与系统参数,计算成像场景的高度划分间隔,得到不同高度的成像参考平面;对每个成像参考平面,利用SAR的回波信号进行时域后向投影算法成像处理,得到与所述成像参考平面相对应的二维成像结果;以任意一个二维成像结果为基准图像,其他的二维成像结果为辅助图像,计算各个辅助图像的位置偏移量并进行插值处理,得到与所述辅助图像相对应的对齐图像;对所述基准图像和对齐图像上同一位置的像素值,取最大值作为所述位置的最终像素值,得到融合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SAR的成像几何构型与系统参数,计算成像场景的高度划分间隔,得到不同高度的成像参考平面包括:获取SAR的成像几何构型与系统参数,计算成像场景的高度划分间隔:式中,表示成像场景的高度划分间隔,表示曲线SAR发射信号的波长,表示雷达对目标的方位积累角,表示雷达天线的俯视角;根据所述高度划分间隔,得到不同高度的成像参考平面:式中,表示第个成像参考平面的高度,表示成像场景的最小高度,表示成像场景的最大高度,表示向上取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每个成像参考平面,利用SAR的回波信号进行时域后向投影算法成像处理,得到与所述成像参考平面相对应的二维成像结果之前,还包括:获取SAR的回波数据,并进行距离压缩处理,得到SAR的回波信号:式中,表示快时间,表示目标的散射系数,表示电磁波传播速度,表示雷达在慢时间n时刻到目标的距离,j表示虚数单位,表示曲线SAR发射信号的波长,函数的定义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个成像参考平面,利用SAR的回波信号进行时域后向投影算法成像处理,得到与所述成像参考平面相对应的二维成像结果包括:
式中,表示第个成像参考平面在坐标处的时域后向投影算法处理结果,,,表示成像场景的坐标范围,表示成像场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东安道祥陈乐平黄晓涛王建李悦丽范崇祎宋勇平陈雨薇辛勤周智敏金添戴永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