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全厂水网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319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火力发电厂全厂水网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有管道监测机构,且管道监测机构分别包括安装槽、连通管、流量监测计、污水导管、用水导管、储水腔、水侵传感器、水泵、导液管、报警器和监测摄像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建设全厂用水全过程智能在线监督平台,建立一套完善的技术监督体系,以典型机组为例进行试点,通过水平衡测试及应用,使电厂生产管理相关人员,实时掌握各设备用能、排污、能量品质情况,监督能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实时监控与管理,有效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节约意识,提高能源品质的控制能力,对全厂水平衡进行实时监控。全厂水平衡进行实时监控。全厂水平衡进行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力发电厂全厂水网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网监测
,具体为火力发电厂全厂水网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居于居世界第110位,是世界上21个贫水国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我国火力发电厂受技术条件限制,水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火力发电厂水耗为发达国家同类型机组的1.8倍,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了电厂自身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水资源,这将是火电厂一个长期任务;
[0003]为达到节约用水、减少外排水量及污染问题,需要对火电厂各种用水、取水、排水和耗水量进行测定,查清用水状况及用水部门的平衡关系,合理分析评价火电厂用水水平,找出节水潜力,制定切实可行的节水措施和规划,但火力发电厂的用水控制难以实时监测,并且水网的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在管道的接口处产生泄露,并且水网管道的泄露难以察觉,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甚至停机让火力发电厂运行系统瘫痪,进一步增加火力发电厂运行损失,在进行排污工作时,往往需要加药与污水混合净化,但为了保证水液净化充足,会增加用药量的成本,而污水通过单组排污管道导出时,较为密集的污水会集中在一起,其内含有的酸碱也会随之增大,从而降低水体的自净化能力,进一步增加用水量和用药量的需求,如何控制用水,降低消耗,找出差距,为以后深挖内潜节能降耗指明努力方向,也是创建节水型企业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火力发电厂全厂水网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火力发电厂全厂水网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有管道监测机构,且管道监测机构分别包括安装槽、连通管、流量监测计、污水导管、用水导管、储水腔、水侵传感器、水泵、导液管、报警器和监测摄像头,所述安装槽固接于安装座的顶部,所述安装槽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水供水管路和污水导引管路,所述用水供水管路和污水导引管路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两组所述连通管的底部连通有流量监测计,一组所述流量监测计的一侧连通有污水导管,另一组所述流量监测计的一侧连通有用水导管,所述用水导管的一侧连通有用水储存槽,所述用水储存槽一侧的底部设有第二抽液管路,所述安装槽内部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隔板,且隔板两侧的底部设有水侵传感器,所述安装槽内部隔板的两侧设有储水腔,所述安装槽底部的两侧设有与储水腔相互连通的水泵,两组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设有导液管,一组所述导液管与污水导管相互连通,另一组所述导液管与用水导管相互连通,所述安装槽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有报警器和监测摄像头。
[0006]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污
水处理系统,且污水处理系统分别包括第一污水处理槽、污水排引管、第二污水处理槽、第三污水处理槽、第一抽液管路、齿轮组、驱动电机、套管、排液口和搅拌叶,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槽和第二污水处理槽与第一抽液管路呈同一垂直面安装在安装架内侧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污水导管与第三污水处理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污水处理槽和第三污水处理槽相互连通的第一抽液管路,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槽的一侧设有污水排引管,所述安装架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套管,所述安装架顶部靠近套管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套管外侧的顶端设有啮合适配的齿轮组,所述套管分别延伸至第三污水处理槽和第二污水处理槽与第一污水处理槽的内部并设有排液口和搅拌叶。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架顶部的两侧设有加药系统,且加药系统分别包括加药槽、混合槽、螺旋搅拌杆、驱动器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接于安装架顶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架内侧的顶部设有混合槽,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有加药槽,所述混合槽的一侧设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设有延伸至混合槽内部的螺旋搅拌杆,所述混合槽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套管垂直面相对的排液阀。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槽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U型架,所述监测摄像头位于U型架内侧的顶部,所述监测摄像头与报警器拍摄面位置相对。
[0009]优选的,两组所述连通管和流量监测计位于安装槽内部两侧的顶部,所述安装槽正面一端的顶部对称设有仓门,所述储水腔为两组,两组所述储水腔分别与连通管和流量监测计的垂直面相对。
[0010]优选的,所述用水储存槽的一侧设有用水导引管,所述用水储存槽安装在固定架顶部远离加药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抽液管路分别与用水储存槽和混合槽相互连通。
[0011]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抽液管路分别由抽液泵和导管组合而成,且两组抽液泵输入端的连通处高于第二污水处理槽和第三污水处理槽内部中间位置处的水平面。
[0012]优选的,所述套管的顶部设有锥形导料口,所述齿轮组分别由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组合而成,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套管外侧的顶端设有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
[0013]优选的,所述加药槽一侧的底部设有加药管,且加药管与混合槽相互连通,所述排液阀的底部设有锥形口。
[0014]火力发电厂全厂水网监测方法,监测步骤如下:
[0015]步骤一;三维建模技术
[0016]与传统的三维建模技术不同,本项目的三维建模除了数据展示以外,还将着重于水网系统中的管道、设备及仪表的拓扑关系,这种拓扑关系将有助于通过流体力学模型对当前管网实时数据进行解析,得出设备和管道的理论数据,再与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偏差对比,进行历史趋势分析,将存在事故隐患的元件以报警形式推送给用户,提醒用户重点核实,以便提前制订检修计划,这项预警功能将从源头上减少浪费水的概率,提升水网可靠性;
[0017]步骤二;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应用
[0018]水网系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目前数据分散,相互关联性不强,应用价值未充分发挥出来,数据转换为信息的能力还不足,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发掘的手段不断提
升,通过专业的数据处理手段和算法,挖掘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规律,用于指导实际的全厂用能全过程智能监督和管控工作;
[0019]步骤三;水系统优化分析模型应用
[0020]模型主要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采用经济性目标函数,即追求系统最经济运行,约束条件为系统满足正常运行的水量水质要求,保证水量平衡,防止结垢,腐蚀;
[0021]步骤四;全厂主要废水排放监视
[0022]对燃料区域废水、脱硫废水、机组循环水溢流及排污、生活污水、雨水池废水、消防水等主要系统的用、排、耗水量和水质进行监视和综合管理,实现用水系统水量及水质的在线监视、历史查询、曲线分析、泄露报警等功能;
[0023]步骤五;各系统耗水分析、评价及优化
[0024]对全厂水系统和各子系统的用、排水量,用、排水质,药品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对于主要耗水系统如循环水系统建模,提出优化方案;
[0025]1、循环水系统优化分析模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火力发电厂全厂水网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设有管道监测机构(2),且管道监测机构(2)分别包括安装槽(21)、连通管(22)、流量监测计(23)、污水导管(24)、用水导管(25)、储水腔(26)、水侵传感器(27)、水泵(28)、导液管(29)、报警器(210)和监测摄像头(211),所述安装槽(21)固接于安装座(1)的顶部,所述安装槽(21)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水供水管路(7)和污水导引管路(8),所述用水供水管路(7)和污水导引管路(8)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22),两组所述连通管(22)的底部连通有流量监测计(23),一组所述流量监测计(23)的一侧连通有污水导管(24),另一组所述流量监测计(23)的一侧连通有用水导管(25),所述用水导管(25)的一侧连通有用水储存槽(6),所述用水储存槽(6)一侧的底部设有第二抽液管路(9),所述安装槽(21)内部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隔板,且隔板两侧的底部设有水侵传感器(27),所述安装槽(21)内部隔板的两侧设有储水腔(26),所述安装槽(21)底部的两侧设有与储水腔(26)相互连通的水泵(28),两组所述水泵(28)的输出端设有导液管(29),一组所述导液管(29)与污水导管(24)相互连通,另一组所述导液管(29)与用水导管(25)相互连通,所述安装槽(2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有报警器(210)和监测摄像头(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厂全厂水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一侧固接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内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污水处理系统(4),且污水处理系统(4)分别包括第一污水处理槽(41)、污水排引管(42)、第二污水处理槽(43)、第三污水处理槽(44)、第一抽液管路(45)、齿轮组(46)、驱动电机(47)、套管(48)、排液口(49)和搅拌叶(410),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槽(41)和第二污水处理槽(43)与第一抽液管路(45)呈同一垂直面安装在安装架(3)内侧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污水导管(24)与第三污水处理槽(44)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槽(43)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污水处理槽(41)和第三污水处理槽(44)相互连通的第一抽液管路(45),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槽(41)的一侧设有污水排引管(42),所述安装架(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套管(48),所述安装架(3)顶部靠近套管(48)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47),所述驱动电机(47)的输出端和套管(48)外侧的顶端设有啮合适配的齿轮组(46),所述套管(48)分别延伸至第三污水处理槽(44)和第二污水处理槽(43)与第一污水处理槽(41)的内部并设有排液口(49)和搅拌叶(4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力发电厂全厂水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顶部的两侧设有加药系统(5),且加药系统(5)分别包括加药槽(51)、混合槽(52)、螺旋搅拌杆(53)、驱动器(54)和固定架(55),所述固定架(55)固接于安装架(3)顶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架(55)内侧的顶部设有混合槽(52),所述固定架(55)的顶部设有加药槽(51),所述混合槽(52)的一侧设有驱动器(54),所述驱动器(54)的输出端设有延伸至混合槽(52)内部的螺旋搅拌杆(53),所述混合槽(52)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套管(48)垂直面相对的排液阀(5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厂全厂水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U型架,所述监测摄像头(211)位于U型架内侧的顶部,所述监测摄像头(211)与报警器(210)拍摄面位置相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厂全厂水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通管(22)和流量监测计(23)位于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张立强李艳龙吴宝杨李俊杰朱文义王伟王小斌马宪斌李晨郭明远王策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鲁晋王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欧博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