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管的降噪消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15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管的降噪消能器,属于管道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降噪消能器的安装成本较高且缓冲效果较差的问题。本立管的降噪消能器,立管包括上承口和下承口,本降噪消能器包括安装盒,安装盒位于上承口和下承口之间,上承口与安装盒的上端连接,下承口与安装盒的下端连接,上承口和下承口均与安装盒的内腔连通,安装盒内具有多个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的下端均朝向安装盒内部倾斜且多个导流板交错设置,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形成过水间隙,其中一个导流板部分位于上承口的下方且与上承口的出水口正对设置。本立管的降噪消能器能使得缓冲后的水流流动的噪音降低,而水流直接撞击到导流板上,使得水流能达到较好的降噪缓冲效果。降噪缓冲效果。降噪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管的降噪消能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
,涉及一种立管的降噪消能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中基本都设有排水管,排水管通常是采用立管,方便与水流能快速的排出,且立管是用于楼层与楼层之间,因此在排水时,水流进入到管道内是做垂直下落运动,产生的噪音较大,且水流和回气气流会产生对冲导致气流不能通畅的排出,对住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且由于立管长久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使得立管的底部更易发生损坏,也影响了立管整体的使用。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立管的降噪消能器:
[0004]如中国专利申请【授权公告号:CN211398946U】公开了一种缓冲降噪式双卡压45度弯头管,包括立管、弯曲管、连管、镍基合金层和密封组件,立管、弯曲管和连管由上至下一体成型,并且立管、弯曲管和连管内部设置有镍基合金层,连管下部设置有密封组件,立管下部、弯曲管和连管上部内部之间设置有隔音装置,镍基合金层内壁下部与缓冲装置固定连接,还包括隔音装置和缓冲装置,隔音装置包括间槽和隔音毡,间槽内壁内通过强力胶与隔音毡粘接,立管下部、弯曲管和连管上部内部之间设置有间槽。
[0005]上述结构是通过设置弹性塑料板和间槽实现消音效果,再通过设置有弯曲管,并且在弯曲管上设置有弹性塑料板来实现缓冲,进一步的提升弯曲管的缓冲效果,但是由于立管、弯曲管和连管都是一体成型,需要对立管进行再加工,在原有的立管内增加其他的部件,而由于立管较长,因此在对其进行再加工较为困难,使得立管的再加工难度较大,增加了安装成本,并且仅仅是依靠设置有弯曲管对其进行缓冲,缓冲效果有限,而且弹性塑料板仅设置在弯曲管的前端底面上,因此只能对从立管流下的水流进行缓冲,但是从立管流下的水与弹性塑料板发生撞击后部分会溅到弯曲管的其他内壁上,还是会存在缓冲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立管的降噪消能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降噪消能器的安装成本较高且缓冲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立管的降噪消能器,立管包括上承口和下承口,本降噪消能器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位于上承口和下承口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口与安装盒的上端连接,所述下承口与安装盒的下端连接,所述上承口和下承口均与安装盒的内腔连通,所述安装盒内具有多个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下端均朝向安装盒内部倾斜且多个导流板交错设置,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形成过水间隙,其中一个导流板部分位于上承口的下方且与上承口的出水口正对设置。
[0009]通过设置安装盒,将上承口与安装盒的上端连接,下承口与安装盒的下端连接,水流从上承口的出水口流入安装盒内,上承口出水口流入到安装盒内的水直接与其中一个导流板部分撞击,由于其中一个导流板部分位于上承口的下方且与上承口的出水口正对设置,使得上承口出水口部分水是与导流板撞击,而另一部分水是直接流到下一个导流板上的,并且将导流板倾斜向下设置,使得部分与导流板撞击的水流在撞击后大部分回弹到另一部分水内,使得另一部分水与该部分水相互碰撞,进而消耗了另一部分水的动能,从而降低了另一部分水的流速,导流板可以在水流撞击后发生轻微的形变以起到对水流的缓冲作用,使得大部分水与导流板撞击后沿着导流板向下流动,从而也能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的提升了降噪消能器的缓冲效果,缓冲后的水流的流动的噪音降低,而水流直接撞击到导流板上,使得水流能达到较好的降噪缓冲效果。
[0010]由于本案中并没有对原有的立管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使得原有的立管还是可以继续使用,进而避免了对原有的立管进行再加工,节省了降噪消能器的安装成本,并且能通过安装盒和安装盒内的导流板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进一步的实现了在降低降噪消能器安装成本的同时提升其缓冲效果。
[0011]在上述的立管的降噪消能器中,所述安装盒内设有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套,所述缓冲套与安装盒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导流板为向下凹陷的弧形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均与缓冲套的内侧壁连接。
[0012]将导流板设置成向下凹陷的弧形板,使得水流撞击导流板时,导流板能将撞击后飞溅的水液部分落回到导流板上,从而能进一步的提升导流板的缓冲效果;而导流板与缓冲套的内侧壁连接,避免了流入到导流板上的水流从导流板与缓冲套的间隙流出,影响了该部分水流的缓冲效果。
[0013]在上述的立管的降噪消能器中,所述缓冲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安装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与上承口和下承口连接,所述缓冲套包括设置在盒体内的套体和设置在盒盖上的套盖,所述盒盖通过紧固件与套体连接并将套盖压紧在套体上。
[0014]由于缓冲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橡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蚀,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降噪消能器内的缓冲套进行更换,而通过设置盒体、盒盖、套体和套盖,使得盒盖和缓冲套可拆卸连接,并通过取出紧固件,可将位于盒体内的套体和位于盒盖上的套盖取出,并对其进行更换,从而能在实现较好缓冲效果的同时也使得降噪消能器的维修更加的方便。
[0015]在上述的立管的降噪消能器中,所述上承口的下端穿过盒体和套体,且上承口的下端部分位于缓冲套的内腔内并与其中一个导流板正对设置。
[0016]将上承口的下端部分位于缓冲套的内腔内,使得上承口流入到缓冲套内的水流可直接垂直降落在缓冲套内,避免了部分水液沿着缓冲套的内壁滑落,进一步的提升了降噪消能器的缓冲效果。
[0017]上承口部分设置在安装盒的内腔内,并且上承口与安装盒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下承口的下端与盒体通过胶粘剂连接。
[0018]在上述的立管的降噪消能器中,所述导流板的一侧与套体的底壁连接,所述导流板的另一侧与套盖连接。
[0019]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流入到导流板上的水能通过导流板进行缓冲导向,并不会从
导流板和套体的底壁以及导流板与套盖之间流出,进一步的保证了导流板的缓冲导流效果。
[0020]在上述的立管的降噪消能器中,所述导流板设有两个,两个导流板分别为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所述导流板一位于导流板二的上方,所述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分别位于安装盒的左右两侧。
[0021]由于本案中已经在安装盒内设置有缓冲套,所以仅仅是设置有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实现对立管内的水液进行降噪消能即可,而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的具体设置,使得立管内的水液大致沿S型流动,使得水液的流动更加的顺畅,并且也增加了水液的流动路径,进一步的降低了水液的流速,从而起到了较好的缓冲作用。
[0022]在上述的立管的降噪消能器中,所述导流板一部分位于上承口的下方,所述导流板二位于下承口进水口向上投影范围之外。
[0023]导流板二的具体位置设置,使得导流板二并不影响降噪消能器的出水,使得安装盒内的水液流入到下承口更加的顺畅。
[0024]在上述的立管的降噪消能器中,所述套体上具有多个连接柱,所述盒盖通过紧固件穿设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管的降噪消能器,立管包括上承口(1)和下承口(2),本降噪消能器包括安装盒(3),所述安装盒(3)位于上承口(1)和下承口(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口(1)与安装盒(3)的上端连接,所述下承口(2)与安装盒(3)的下端连接,所述上承口(1)和下承口(2)均与安装盒(3)的内腔连通,所述安装盒(3)内具有多个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下端均朝向安装盒(3)内部倾斜且多个导流板交错设置,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形成过水间隙(5),其中一个导流板部分位于上承口(1)的下方且与上承口(1)的出水口正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管的降噪消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3)内设有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套(4),所述缓冲套(4)与安装盒(3)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导流板为向下凹陷的弧形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均与缓冲套(4)的内侧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管的降噪消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4)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安装盒(3)包括盒体(31)和盒盖(32),所述盒体(31)与上承口(1)和下承口(2)连接,所述缓冲套(4)包括设置在盒体(31)内的套体(41)和设置在盒盖(32)上的套盖(42),所述盒盖(32)通过紧固件(6)与套体(41)连接并将套盖(42)压紧在套体(4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鹏跃王超峰周章湧余德培喻旭彭祥瑶
申请(专利权)人:公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