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大江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环保型趸船海洋牧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04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型趸船海洋牧场,4艘趸船依次首尾连接,且在各趸船的首尾连接处固定有连接甲板,使得该趸船海洋牧场整体呈一封闭的八边形牧场结构,投喂舱设置在其中一趸船上,养殖网箱设在由趸船所围成的中间海域内形成养殖区,在各趸船的下方通过锚绳固定有上层鱼礁,在该上层鱼礁的下方又通过锚绳固定有下层鱼礁,在所述上层鱼礁、下层鱼礁之间的锚绳上还分布有尼龙绳团,上述的各上层鱼礁、下层鱼礁围绕在所述养殖区的下方海域中。本技术方案可有效消化掉过多的饵料或圈养鱼粪等有机质,起到了改善、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作用,利于渔业养殖。利于渔业养殖。利于渔业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环保型趸船海洋牧场


[0001]本技术属于趸船海洋牧场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生态环保型趸船海洋牧场。

技术介绍

[0002]趸船是一种无动力装置的矩形平底船,通常固定在岸边,一般作为浮码头使用,用于装卸货物或供行人上下等,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被用作养殖、娱乐休闲使用。在现有的趸船海洋牧场中,渔业养殖无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圈养鱼粪、过多的饵料或有机质,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进而影响到渔业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带有改善、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趸船海洋牧场。
[0004]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其特征在于,4艘趸船(1)依次首尾连接,且在各趸船(1)的首尾连接处固定有连接甲板(12),使得该生态环保型趸船海洋牧场整体呈一封闭的八边形牧场结构,投喂舱(13)设置在其中一趸船(1)上,养殖网箱(5)设在由趸船(1)所围成的中间海域内形成养殖区,在各趸船(1)的下方通过锚绳固定有上层鱼礁(2),在该上层鱼礁(2)的下方又通过锚绳固定有下层鱼礁(4),在所述上层鱼礁(2)、下层鱼礁(4)之间的锚绳上还分布有尼龙绳团(3),上述的各上层鱼礁(2)、下层鱼礁(4)围绕在所述养殖区的下方海域中。所述上层鱼礁(2)主体为立方体结构,且其外表面为网状结构。所述下层鱼礁(4)为棱台状,且该下层鱼礁(4)的底面及两侧面镂空,前后面设有通孔(42),耳环(41)设置在该下层鱼礁(4)的顶面,所述锚绳固定在该耳环(41)上。
[0005]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该趸船海洋牧场采用的上层鱼礁及下层鱼礁,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起到了聚鱼的作用,采用尼龙绳团便于大量微生物附着,可有效降解水体中鱼粪等有机质。本技术方案在进行渔业养殖时,可有效消化掉过多的饵料或圈养鱼粪等有机质,起到了改善、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作用,生态环保,而生态环境的改善,又进一步促进了渔业养殖产业的发展。另外,由于该趸船海洋牧场还有人员居住,因此采用了生活固废统一收集处理方式及生活废水电解处理方式,避免了由于人员过多而造成的周边海洋污染。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方案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在A

A处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下层鱼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投喂舱示意图。
[0007]图面说明:1.趸船;11.房屋;12.连接甲板;13.投喂舱;131.平台;132.鱼料筒;133.提升装置;134.料斗;135.输料泵;136.输料管;2.上层鱼礁;3.尼龙绳团;4.下层鱼礁;41.耳环;42.通孔;5.养殖网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09]如图1

4所示,一种生态环保型趸船海洋牧场,4艘趸船1依次首尾连接,且在各趸船1的首尾连接处固定有连接甲板12,使得该生态环保型趸船海洋牧场整体呈一封闭的八边形牧场结构,投喂舱13设置在其中一趸船1上,养殖网箱5设在由趸船1所围成的中间海域内形成养殖区。
[0010]上述投喂舱13内设有双层的平台131,鱼料筒132以及提升装置133安装固定在该平台131上,所述鱼料筒132上部连接料斗134,下部通过管道与输料泵135及输料管136连接,所述料斗134的进口处于提升装置133的一侧,所述输料管136与所述养殖网箱5连通。通过该投喂舱13可实现养殖网箱5的投喂功能。
[0011]在各趸船1的下方通过锚绳固定有上层鱼礁2,在该上层鱼礁2的下方又通过锚绳固定有下层鱼礁4,在所述上层鱼礁2、下层鱼礁4之间的锚绳上还分布有尼龙绳团3,上述的各上层鱼礁2、下层鱼礁4围绕在所述养殖区的下方海域中。
[0012]上述上层鱼礁2主体为立方体结构,且其外表面为网状结构。所述下层鱼礁4为棱台状,且该下层鱼礁4的底面及两侧面镂空,前后面设有通孔42,耳环41设置在该下层鱼礁4的顶面,所述锚绳固定在该耳环41上。上述的上层鱼礁2、下层鱼礁4之所以如此设计,皆是为了给鱼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起到了聚鱼的作用。而上述尼龙绳团3吸水展开之后具有很大的吸附表面积,可供大量微生物附着,即可有效降解水体中的鱼粪等有机质,以起到生物方式的改善、修复养殖牧场周遭海洋生态环境的功能。
[0013]该趸船海洋牧场除了上述渔业养殖及改善、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功能外,在各趸船1的甲板上还建有房屋11以供大量人员居住。为了防止由于生活污水而造成的水体污染,进而影响渔业养殖,因此在各趸船1上安装有污水电解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储存罐、粉粹泵、电解槽及溢流罐,由旁路引入的海水经电解槽电解后产生一定浓度的次氯酸钠,生活污水经管道流入储存罐中,经粉粹泵粉粹后与上述次氯酸钠溶液混合并流入溢流罐中进行杀菌氧化处理,最后利用中和单元将从溢流罐中流出的生活污水中的余氯消除,经净化后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对渔业养殖无影响。而生活中所产生的固废则由工作人员进行统一收集,并定期输送岸上,以保证对周边海洋环境的保护。
[0014]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环保型趸船海洋牧场,其特征在于,4艘趸船(1)依次首尾连接,且在各趸船(1)的首尾连接处固定有连接甲板(12),使得该生态环保型趸船海洋牧场整体呈一封闭的八边形牧场结构,投喂舱(13)设置在其中一趸船(1)上,养殖网箱(5)设在由趸船(1)所围成的中间海域内形成养殖区,在各趸船(1)的下方通过锚绳固定有上层鱼礁(2),在该上层鱼礁(2)的下方又通过锚绳固定有下层鱼礁(4),在所述上层鱼礁(2)、下层鱼礁(4)之间的锚绳上还分布有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江
申请(专利权)人:杨大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