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灌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301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灌肠装置,解决了现有灌肠装置不能实现肠道清理和清理液回收同步进行以及清理液回流和不能对清理液进行保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壳,支撑壳内固定连接有上下分部的注射管和收集管,注射管和收集管内均同轴置有滑动活塞,注射管、收集管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导管,支撑壳左侧置有肛管,肛管包括内管,内管外侧同轴固定连接有外管,内管和外管间隙配合,内管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贯穿外管的注药管,外管上开设有若干回液孔,内管和外管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半圆球,内管和外管右端固定连接有中转三通管,中转三通管右端和下端分别通过延伸导管和注射管、收集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洁,具有极高的普适性。高的普适性。高的普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灌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消化内科灌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灌肠技术作为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手段之一被广泛使用,通过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肠道供给药物,达到缓解症状,协助和治疗疾病。
[0003]但是,目前对患者进行灌肠的装置多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在清洁肠道时,通过肛管注入清肠液进行作业,作业面单一,清洁效果差,效率低,同时在回收清理液时,不能与清洁工作同时进行,降低清理液回收的工作效率,操作不便;
[0005]2、在对患者进行多次清洁过程,需要多次将肛管抽查,造成患者痛苦,同时在往复清洁过程会导致清洗液回流,同时在回收清理液时会出现清理液回流现象;
[0006]3、在对患者进行灌肠时,不能对药液进行保温,导致药液温度太低会使患者产生应急反应,甚至造成病情加重的问题。
[0007]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灌肠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灌肠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灌肠装置不能实现肠道清理和清理液回收同步进行以及清理液回流和不能对清理液进行保温的问题。
[0009]本技术包括支撑壳,所述的支撑壳内固定连接有上下分部的注射管和收集管,所述的注射管和收集管内均同轴置有滑动活塞,所述的注射管、收集管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导管;/>[0010]所述的支撑壳左侧置有肛管,所述的肛管包括内管,所述的内管外侧同轴固定连接有外管,所述的内管和外管间隙配合,所述的内管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贯穿所述的外管的注药管,所述的外管上开设有若干回液孔,所述的内管和外管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半圆球;
[0011]所述的内管和外管右端固定连接有中转三通管,所述的中转三通管右端和下端分别通过所述的延伸导管和所述的注射管、收集管相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的注射管右端固定连通有连接弯管,所述的连接弯管另一端和所述的收集管相连;
[0013]所述的注射管内的滑动活塞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的连接弯管和支撑壳的推柄杆。
[0014]优选的,所述的中转三通管内部开设有导流槽,所述的导流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和左右滑动连接在所述的中转三通管内的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
的密封板的直径小于所述的导流槽的直径。
[0015]优选的,所述的中转三通管固定连通有接头管,所述的接头管内固定连接有镂空连接环板,所述的镂空连接环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和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的中转三通管内的下封圆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接头管另一端和所述的延伸导管相连。
[0016]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壳内部固定连接有包覆在所述的注射管外侧的保温仓,所述的保温仓内部填充有保温棉。
[0017]优选的,所述的推柄杆上标记有刻度线。
[0018]优选的,所述的外管右端开设有紧固螺纹,所述的中转三通管左端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外管相配合的紧固螺套;
[0019]所述的中转三通管右端和所述的延伸导管螺纹连接,所述的接头管下端和另一个所述的延伸导管螺纹连接。
[0020]本技术针对现有灌肠装置进行改进,通过设置注射管、收集管、滑动活塞、内管、外管、注药管、回液孔和中转三通管有效的解决了对患者灌肠清理过程中对患者肠道进行边清理边回收清理液的问题;通过设置连接弯管、推柄杆有效的解决了通过一个推柄杆实现对所述的注射管、收集管同步处理的问题;通过设置导流槽、压缩弹簧、密封板有效的解决了清理液在灌肠过程出现回流的问题;通过设置接头管、镂空连接环板和复位弹簧有效的解决了在对灌肠后的清理液回收过程出现回流的问题;通过设置保温仓和保温棉有效的实现了对清理液进行保温的问题;且结构简洁稳定,具有极高的普适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正视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剖视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肛管及其连接件剖视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肛管立体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支撑壳及其连接件剖视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中转三通管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6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28]实施例一,本技术为一种消化内科灌肠装置,包括支撑壳1,所述的支撑壳1为后续结构提供固定支撑基础,同时为后续结构提供储存空间,所述的支撑壳1内固定连接有上下分布的注射管2和收集管3,所述的注射管2用于储存清理液,同时所述的收集管3用于对清理完成后的清理液的回收,所述的注射管2和收集管3内均同轴置有滑动活塞4,所述的滑动活塞4滑动可以实现对将注射管2内的清理液注入患者体内,同时通过向右侧滑动所述的收集管3内的滑动活塞4实现对清理后的清理液的回收,所述的注射管2、收集管3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导管5;
[0029]所述的支撑壳1左侧置有肛管6,所述的肛管6插入患者的体内,所述的肛管6包括内管7,所述的内管7外侧同轴固定连接有外管8,所述的内管7和外管8间隙配合,所述的内管7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贯穿所述的外管8的注药管9,进入所述的内管7内的清理液通过所述的注药管9进入患者的体内,所述的外管8上开设有若干回液孔10,同时清理完成后的清理液通过所述的回液孔10进入所述的内管7和外管8之间,实现对所述的清理液的回收,所述的内管7和外管8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半圆球11,通过所述的导向半圆球11将所述的肛管6插入患者的体内,减少了对患者表层皮肤的伤害,同时使在对患者插入肛管6的过程,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0030]所述的内管7和外管8右端固定连接有中转三通管12,所述的中转三通管12右端和下端分别通过所述的延伸导管5和所述的注射管2、收集管3相连通,通过所述的中转三通管12实现将所述的内管7和注射管2的连通,同时使所述的内管7和外管8间隙空间和所述的收集管3连通,保证所述的清理液通过所述的注射管2、延伸导管5和中转三通管12进入所述的内管7,然后通过所述的注药管9注入患者体内,实现对患者肠道的清理,同时清理后的清理液,在向右侧滑动所述的收集管3内的滑动活塞4时,在负压的作用下,所述的清理液通过所述的回液孔10进入所述的内管7。外管8之间,然后通过所述的中转三通管12、延伸导管5进入所述的收集管3内,实现对清理后的清理液的收集回收;
[0031]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初始状态,将所述的清理液注入所述的注射管2内,同时使所述的收集管3内的滑动活塞4位于最左端,然后将所述的肛管6插入患者的体内,向左侧推动所述的注射管2内的滑动活塞4,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灌肠装置,包括支撑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壳(1)内固定连接有上下分布的注射管(2)和收集管(3),所述的注射管(2)和收集管(3)内均同轴置有滑动活塞(4),所述的注射管(2)、收集管(3)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导管(5);所述的支撑壳(1)左侧置有肛管(6),所述的肛管(6)包括内管(7),所述的内管(7)外侧同轴固定连接有外管(8),所述的内管(7)和外管(8)间隙配合,所述的内管(7)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贯穿所述的外管(8)的注药管(9),所述的外管(8)上开设有若干回液孔(10),所述的内管(7)和外管(8)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半圆球(11);所述的内管(7)和外管(8)右端固定连接有中转三通管(12),所述的中转三通管(12)右端和下端分别通过所述的延伸导管(5)和所述的注射管(2)、收集管(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管(2)右端固定连通有连接弯管(13),所述的连接弯管(13)另一端和所述的收集管(3)相连;所述的注射管(2)内的滑动活塞(4)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的连接弯管(13)和支撑壳(1)的推柄杆(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转三通管(12)内部开设有导流槽(15),所述的导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