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用于中继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2732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中继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第一节点作为第一条件被满足的响应,生成第一BSR;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携带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条件是针对第一逻辑信道集合的缓存尺寸距离第一参考缓存尺寸的差值超过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包括至少一个逻辑信道,所述第一参考缓存尺寸与第二BSR有关,所述第二BSR是最近一次针对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报告的BSR,或者,所述第二BSR是最近一次针对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触发的BSR。本申请在中继传输中将中继节点的缓存数据量及时更新给基站,可用避免浪费无线资源。免浪费无线资源。免浪费无线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用于中继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在中继无线通信中上报缓存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继(Relay)作为一种多跳传输技术,可以提升吞吐量,提高覆盖。中继通信是蜂窝网通信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源节点的数据通过中继节点(relay node,RN)的转发到达远端节点。源节点和远端节点通常是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也可以都是用户设备;中继节点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用户设备。以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的副链路(Sidelink)SL传输为例,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到中继节点的传输采用副链路空口技术,中继节点到基站(eNodeB,eNB)的传输采用LTE空口技术传输。RN用于UE和eNB之间的数据转发,可以为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层转发或者层3中继(Layer 3Relay/L3 Relay)。
[0003]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元化,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系统提出了不同的性能要求。为了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不同的性能需求,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72次全会上决定对NR(New Radio,新空口)技术(或Fifth Generation,5G)进行研究,在3GPPRAN#75次全会上通过了NR的WI(Work Item,工作项目),开始对NR进行标准化工作。针对迅猛发展的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联网)业务,3GPP也开始启动了在NR框架下的SL(Sidelink,副链路)标准制定和研究工作,在3GPP RAN#86次全会上决定对NR SL Relay启动SI(Study Item,研究项目)标准化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多个源节点可以通过同一个中继节点转发至多个远端节点,由于节点移动性/信道变化引起的源节点和/或远端节点变化使得无线连接变化频繁,造成中继节点缓存的等待基站调度的数据量会发生显著变化,如果显著变化的缓存数据量没有及时通知基站,会造成丢包或无线资源浪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发缓存状态上报的解决方案,当中继节点的缓存数据量发生显著改变时,触发中继节点上报缓存状态报告,可以快速更新基站信息,减少丢包并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进一步的,虽然本申请的初衷是针对中继与基站场景,但本申请也同样适用于终端与中继,以及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场景,取得类似的中继与基站场景中的技术效果。此外,不同场景(包括但不限于V2X场景和终端与基站的通信场景)采用统一的解决方案还有助于降低硬件复杂度和成本。特别的,对本申请中的术语(Terminology)、名词、函数、变量的解释(如果未加特别说明)可以参考3GPP的规范协议TS36系列、TS38系列、TS37系列中的定义。
[0006]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作为第一条件被满足的响应,生成第一BSR;
[0008]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携带所述第一BSR;
[0009]其中,所述第一条件是针对第一逻辑信道集合的缓存尺寸距离第一参考缓存尺寸的差值超过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包括至少一个逻辑信道,所述第一参考缓存尺寸与第二BSR有关,所述第二BSR是最近一次针对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报告的BSR,或者,所述第二BSR是最近一次针对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触发的BSR。
[0010]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适用于中继节点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的场景。
[0011]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适用于中继节点到远端节点的副链路传输采用mode 1的资源分配模式。
[0012]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适用于UE到基站的中继传输,或者,UE到UE的中继传输,或者基站到UE的中继传输。
[0013]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于节点移动性/信道变化引起的源节点和/或远端节点变化造成中继节点缓存的等待基站调度的数据量发生显著变化,如果显著变化的缓存数据量没有及时通知基站,会造成丢包或无线资源浪费。
[0014]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的解决方案包括:当中继节点缓存的等待基站调度的数据量的变化大于设定的门限时,触发BSR(Buffer Status Report,缓存状态报告)上报。
[0015]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中继节点的缓存数据量及时更新给基站,可以避免由于大量数据包到达引起的丢包,或者,可以避免由于大量数据包丢弃造成基站过多调度而浪费无线资源。
[001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包括:
[0017]通过第一信道集合接收第一数据单元集合,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
[0018]通过第二信道集合发送第二数据单元集合,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
[0019]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中的任一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中的任一数据单元被映射到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一个逻辑信道中;第一参考数据量和第二参考数据量共同被用于确定针对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的所述缓存尺寸;所述第一参考数据量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所包括的字节的数量有关,所述第二参考数据量与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所包括的字节的数量有关。
[002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包括:
[0021]所述第一参考数据量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中且针对第二逻辑信道集合的缓存尺寸有关;
[0022]其中,所述第二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逻辑信道被映射到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一个逻辑信道。
[002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包括:
[0024]所述第一参考数据量与第三数据单元集合所包括的字节的数量有关;
[0025]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单元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中且在第一缓存集合中包括的数据单元;所述第三数据单元集合中的任一数据单元被映射到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
合中的一个逻辑信道。
[002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包括:
[0027]所述第一参考缓存尺寸与第四数据单元集合所包括的字节的数量有关,所述第四数据单元集合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中且在触发所述第二BSR之后被发送的部分。
[002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包括:
[0029]确定第一链路失败;作为所述行为确定所述第一链路失败的响应,清除第五数据单元集合,所述第五数据单元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
[0030]其中,所述第五数据单元集合中的任一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且不属于所述第二数据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机,作为第一条件被满足的响应,生成第一BSR;第一发射机,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携带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条件是针对第一逻辑信道集合的缓存尺寸距离第一参考缓存尺寸的差值超过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包括至少一个逻辑信道,所述第一参考缓存尺寸与第二BSR有关,所述第二BSR是最近一次针对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报告的BSR,或者,所述第二BSR是最近一次针对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触发的BSR。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机,通过第一信道集合接收第一数据单元集合,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所述第一发射机,通过第二信道集合发送第二数据单元集合,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中的任一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中的任一数据单元被映射到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一个逻辑信道中;第一参考数据量和第二参考数据量共同被用于确定针对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的所述缓存尺寸;所述第一参考数据量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所包括的字节的数量有关,所述第二参考数据量与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所包括的字节的数量有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数据量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中且针对第二逻辑信道集合的缓存尺寸有关;其中,所述第二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逻辑信道被映射到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一个逻辑信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数据量与第三数据单元集合所包括的字节的数量有关;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单元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中且在第一缓存集合中包括的数据单元;所述第三数据单元集合中的任一数据单元被映射到所述第一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一个逻辑信道。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缓存尺寸与第四数据单元集合所包括的字节的数量有关,所述第四数据单元集合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中且在触发所述第二BSR之后被发送的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处理机,确定第一链路失败;作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