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温度调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268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墨水温度调整系统,能够以低成本管理供给至印刷机的墨水的温度。墨水温度调整系统具备:墨水罐(3),贮存供给至印刷机(1)的墨水;热交换罐(4),用于与墨水之间进行热交换;去路管(53),用于向热交换罐输送经温度调整后的循环水;水温控制机构(5),将循环水控制为指定温度;返路管(54),用于使循环水从热交换罐返回至水温控制机构;泵(55),用于使循环水循环;墨水迂回管(6),使墨水从热交换罐内通过;及墨水温度管理机构(2),管理墨水的温度。热交换罐具有能够贮存循环水的容量,墨水迂回管形成有热交换区域,所述热交换区域浸渍在热交换罐内贮存的循环水中。浸渍在热交换罐内贮存的循环水中。浸渍在热交换罐内贮存的循环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墨水温度调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整供给至印刷机的墨水的温度的系统,尤其涉及用于向印刷机供给已调整至所需温度内的墨水的墨水温度调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应供给至印刷机的墨水的温度有时会根据印刷机的不同设置环境(不同国家或地区等)而不同,此外,即使场所相同也会因季节或气候等而发生变化,因墨水温度发生变化,其粘度也会发生变化而不同。当墨水粘度发生变化时,附着于被印刷物的量发生变化,因此要求供给至印刷机的墨水具有指定的粘度。因此,使用粘度控制器来调整供给至印刷机的墨水的粘度(参考专利文献1)。所述粘度控制器将墨水粘度识别为墨水浓度,当粘度大时通过稀释来降低粘度。
[0003]但是,当墨水温度固定时可以通过所述粘度管理来实现浓度调整,但当墨水温度大幅变化时,仅依靠粘度管理有时无法管理浓度。因此,以往提出了在墨水罐中直接设置热交换器的技术(参考专利文献2)。此外,当连续印刷时会引起辊筒(印版辊筒)的温度上升,随之,墨水温度也会上升,为了抑制该情况的发生而提出了对所述辊筒(印版辊筒) 进行冷却的技术(参考专利文献3、4)。
[0004][现有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

13227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昭63

62734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5

104894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6

78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11]所述专利文献2中,在印刷机运行时使墨水冷却,停止运行时对墨水加热,但由于热交换器直接设置在墨水罐中,因此必须设置防爆装置(必须实施防爆处理)。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及4中,对辊筒(印版辊筒)进行冷却,但并未考虑印刷机的设置场所、气温或气象等因素会造成供给墨水的温度不同。即,例如工厂内的温度在夏季可能超过30 ℃,工厂内的温度在冬季可能低于20℃,环境不同,墨水罐内贮存的墨水的温度当然不是固定的。在日本国内,地区差异会导致墨水温度不同,国外的各国家也会因环境不同而导致墨水温度不同。
[0012]并且,即使可以通过粘度控制器调整应供给至印刷机的墨水的粘度,但当所供给的 (墨水罐中贮存的)墨水的温度不同时,已调整为相同粘度的墨水的浓度也会变得不均匀。因此,即使加热或冷却墨水以调整墨水温度,但当在墨水罐中直接(或在附近间接)进行热交换时要求使用防爆装置,因此必定导致用于加热或冷却的装置成本增加。
[0013]本技术是鉴于所述各方面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管
理供给至印刷机的墨水的温度的墨水温度调整系统。
[0014][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5]因此,涉及墨水温度调整系统的本技术是对供给至印刷机的墨水的温度进行调整的墨水温度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墨水罐,贮存供给至印刷机的墨水;热交换罐,用于与所述墨水之间进行热交换;去路管,用于向所述热交换罐输送经温度调整后的循环水;水温控制机构,将应供给至所述热交换罐的循环水控制为指定温度;返路管,用于使循环水从所述热交换罐返回至所述水温控制机构;泵,用于使所述循环水通过去路管及返路管而循环;墨水迂回管,用于使所述墨水在从所述墨水罐供给至所述印刷机的供给路径的中途,从所述热交换罐内通过;及墨水温度管理机构,对从所述墨水罐供给至所述印刷机的墨水的温度进行管理;所述热交换罐具有能够贮存循环水的容量,所述墨水迂回管形成有热交换区域,所述热交换区域浸渍在所述热交换罐内贮存的循环水中。
[0016]根据所述构成,热交换罐中被供给经温度调整后的循环水,墨水罐中贮存的墨水在从墨水罐供给至印刷机的供给路径的中途通过墨水迂回管的热交换区域,由此在热交换罐内进行热交换。此时的热交换是在已供给至热交换罐的热水或冷水与墨水之间进行,当使墨水温度上升时,可由热交换罐的热水向墨水供热,当使墨水温度下降时,可吸收墨水的热。热交换罐中贮存的循环水由水温控制机构调整水温并一直循环,因此预估温度因热交换而下降或上升,并一直供给经温度调整后的循环水。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在远离墨水罐的场所使用经温度管理的循环水来调整墨水温度,因此无需在该热交换罐中设置防爆装置。
[0017]在此情况下,若将墨水温度管理机构设置为管理墨水粘度的粘度控制器,可以使用粘度控制器中设置的泵进行墨水的循环。此外,通过将热交换罐设置在粘度控制器与印刷机之间,可以调整即将供给至印刷机的墨水的温度。在此情况下,最终供给至印刷机的墨水的温度已通过热交换罐进行了热交换,粘度控制器(墨水温度管理机构)管理的温度是作为设想了热交换的温度而进行管理。
[0018]在所述构成的技术中,所述水温控制机构可具备:水温调整罐,贮存适量的水;及加热部或冷却部,向该水温调整罐内贮存的循环水供热或从该循环水吸热。
[0019]在这样的构成中,是在水温控制机构的能够贮存指定量的水的水温调整罐中利用加热部或冷却部进行供热或吸热,从而可以在适当远离印刷机(墨水罐)的场所进行加热或冷却。加热部可以使用加热器,此外冷却部可以使用水冷器,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可以使用一般的加热/冷却用热交换器。
[0020]并且,在所述各构成的技术中,所述水温控制机构设置在非防爆区域,适当地分支形成所述去路管及所述返路管且可以使循环水在所述去路管及所述返路管与设置于防爆区域内的多个所述热交换罐之间循环,热交换罐可经由位于多个印刷机附近且针对各印刷机个别设置的墨水迂回管的热交换区域而与应供给的墨水之间进行热交换。
[0021]在这样的构成中,向多个热交换罐供给由一台水温控制机构调整水温的循环水,在多个印刷机同时运转的一般印刷工序中,可以同时调整供给至各印刷机的墨水的温度。向各印刷机供给墨水时是由各墨水温度管理机构执行管理,从而可以向各印刷机供给指定温度的墨水。尤其是,由于水温控制机构设置在非防爆区域,因此无需对该水温控制机构设置防爆结构,从而还能降低装置成本。因此,当需要使墨水温度上升时,允许使用电加热器
及其它加热机构,作为冷却装置也允许使用采用燃气燃烧式发动机等类型的装置。
[0022]另一方面,涉及墨水温度调整方法的技术中使用如上所述的构成的墨水温度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向设置在防爆区域内的多个所述热交换罐供给循环水,所述循环水的水温由设置在非防爆区域的所述水温控制机构预先设定;以及,在从所述墨水罐供给至所述印刷机的供给路径的中途,使墨水在所述墨水迂回管内移动;通过使墨水在所述墨水迂回管内移动,在所述热交换罐内,使循环水与墨水之间进行热交换。
[0023]根据所述构成,可以通过将在非防爆区域经水温调整后的循环水供给至热交换罐而进行墨水的温度调整。由于对所述循环水进行温度调整的水温控制机构设置在非防爆区域,因此无需设置防爆装置等,从而可以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墨水温度调整系统,用于对供给至印刷机的墨水的温度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包括:墨水罐,用于贮存供给至印刷机的墨水;热交换罐,用于与所述墨水之间进行热交换;去路管,用于向所述热交换罐输送经温度调整后的循环水;水温控制机构,用于将应供给至所述热交换罐的循环水控制为指定温度;返路管,用于使循环水从所述热交换罐返回至所述水温控制机构;泵,用于使所述循环水通过去路管及返路管而循环;墨水迂回管,用于使所述墨水在从所述墨水罐供给至所述印刷机的供给路径的中途,从所述热交换罐内通过;及墨水温度管理机构,用于对从所述墨水罐供给至所述印刷机的墨水的温度进行管理;所述热交换罐具有能够贮存循环水的容量,所述墨水迂回管形成有热交换区域,所述热交换区域浸渍在所述热交换罐内贮存的循环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温度调整系统,其中,所述墨水温度管理机构设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万军松冈丰板垣尚树
申请(专利权)人:得水上海印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