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2625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包括:联结膜,所述联结膜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分隔区;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联结膜的所述第一区域上方;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位于所述联结膜的所述第二区域上方;离型膜层,所述离型膜层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上方并覆盖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可通过所述分隔区叠合,使得所述第一介质层与所述第二介质层直接或间接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可以常温生产常温运输并且方便量产、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监测及应用
,特别涉及一种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鲜食品、生物制品、药品等产品的品质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加追求最为新鲜的产品供应,在这个环节中,对冷链运输和货架销售的品质保障要求更加严格。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至用户手中,这里面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产品品质变化,导致最终产品失效,更严重的甚至引起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问题。品质问题发生时,在追溯问题源头时,却会存在难以溯源的困扰。因此,通过可视化方式从外观鉴别产品的品质,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0003]目前,许多科技公司和科研单位都在研发能够可视化记录热暴露累计的产品,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097819A的专利中,提到了利用液晶在超温下发生不可逆形变,制成的一种可根据在不同存储温度下形变速度不同的可变色装置,该装置存在着不能有效判断热累积的量,且单个制备成本较高,难以在单品中推广使用。中国专利公开号CN2725867的专利中,介绍了一种利用不同温度下毛细现象速率快慢的装置,但储液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因存在体积较大等问题不利于在单品上使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903509B的专利中,提到了利用热升华原理,不同温度下易挥发染料升华速度不同,能够形成热量累积的效果,但在产品生产上,需要在用户端进行组装,对于设备的投入和其他贴合方面的要求较高,限制了在市场上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常温生产常温运输并且方便量产、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所述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包括:联结膜,所述联结膜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分隔区;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联结膜的所述第一区域上方;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位于所述联结膜的所述第二区域上方;离型膜层,所述离型膜层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上方并覆盖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可通过所述分隔区叠合,使得所述第一介质层与所述第二介质层直接或间接接触。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介质层为发色层,所述第二介质层为显色物质层。
[0007]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临近所述离型膜层一侧或所述第二介质层临近所述离型膜层一侧的扩散层。
[0008]优选地,所述联结膜的所述第一区域为透明区域。
[0009]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域背面的油墨图案层。
[0010]优选地,所述油墨图案层包括对比色层,所述对比色层包括与所述热暴露感温计
时装置变色过程中颜色相对应的若干区域。
[0011]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联结膜的所述第一区域背面的电子识别标签、二维码、条形码或其他电子识别图案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区域背面的背胶层。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以所述分隔区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0014]优选地,所述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叠合后的厚度在200微米-500微米范围内。
[0015]本专利技术的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可以常温生产常温运输并且方便量产、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6]通过参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图示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使用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使用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以下的描述中,为了达到解释说明的目的以对本专利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阐述了大量的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无需这些具体细节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列举的说明性的示例实施方案仅为了说明,并不对本专利技术造成限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案所限,仅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准。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做详细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使用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包括:联结膜10,联结膜10包括第一区域11、第二区域12和位于第一区域11与第二区域12之间的分隔区13;第一介质层20,第一介质层20位于联结膜10的第一区域11上方;第二介质层30,第二介质层30位于联结膜10的第二区域12上方;离型膜层40,离型膜层40位于第一介质层20和第二介质层30上方并覆盖第一介质层20和第二介质层30;当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启动时,去除离型膜层40,将第一区域11与第二区域12通过分隔区13叠合,即,沿着联结膜10的分隔区30将第一区域11与第二区域12叠合,使得第一介质层20与第二介质层30直接接触。
[0020]本实施例中,联结膜10的材质例如选自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VC(聚氯乙烯)、PI(聚酰亚胺)、纤维素等聚合物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联结膜10的第一区域11为透明区域,使得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变色后能够透过联结膜10被使用者观察到颜色变化,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联结膜10均设置为透明,或者将第一区域11设置为至少部分透明区域。
[0021]本实施例中,第一介质层20和第二介质层30的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只要是能满足二者接触后可以根据热暴露的时间而发生颜色变化均可。例如,第一介质层20为发色层,第二介质层30为显色物质层。例如,发色层中的物质选自酚酞类、磺代酚酞类、偶氮化合物类、硝基酚类或者其他有机染料等。显色物质层中的显色物质例如可以选自有机弱酸、无机
弱酸、季铵盐类、醇的碱金属盐或者选自其他潜性酸碱化合物等。
[0022]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介质层20临近离型膜层40一侧或第二介质层30临近离型膜层40一侧的扩散层50。图1所示为扩散层50位于第二介质层30临近离型膜层40一侧的情况,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扩散层5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介质层20临近离型膜层40一侧。扩散层50可以根据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的不同应用场景选择设置,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不设置扩散层50,或者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厚度或形状的扩散层50,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扩散层50的材料例如为丙烯酸类聚合物、有机硅类聚合物或烯烃类聚合物,扩散层50的厚度范围为1微米-500微米。
[0023]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优选地,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还包括位于联结膜10的第一区域11背面的油墨图案层60,本实施例中,油墨图案层60可以包括对比色层,优选地,对比色层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包括:联结膜,所述联结膜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分隔区;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联结膜的所述第一区域上方;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位于所述联结膜的所述第二区域上方;离型膜层,所述离型膜层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上方并覆盖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可通过所述分隔区叠合,使得所述第一介质层与所述第二介质层直接或间接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为发色层,所述第二介质层为显色物质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临近所述离型膜层一侧或所述第二介质层临近所述离型膜层一侧的扩散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暴露感温计时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锋邱运昌陆健健谷小虎马超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和萃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