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抗菌性输尿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57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4
一种防脱落抗菌性输尿管支架,其包括中空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直管段,设置在直管段第一端且固定在肾盂内的三维的螺旋形段,设置在直管段第二端且位于膀胱内的鱼尾形段,且直管段、螺旋形段和鱼尾形段相通;所述螺旋形段包括与直管段一体成型的且螺旋间距一致的下圈,中圈和上圈,下圈与直管段一体成型;此种上下三环的三维的螺旋形段设置显著提高螺旋形段在肾盂内的稳定性,防止支架脱出肾盂;且鱼尾形段的设置很好地提高了本支架佩戴时的舒适性,有效减少膀胱刺激并防止储尿期症状的发生。状的发生。状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落抗菌性输尿管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防脱落抗菌性输尿管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输尿管支架,因其两端形似英语字“J”而取名DJ管(又称:双J管,双猪尾管)。输尿管支架在体内一端位于肾脏内,一端位于膀胱;其材质为具有生物亲和性的硅胶支撑,部分DJ管含有特殊温敏材料,在体温状态下能够达到最柔软的性能。
[0003]输尿管支架主要应用于泌尿微创技术,如结石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扩张术后,输尿管吻合术后以及输尿管镜术后等在输尿管内留置的器材,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的输尿管支架的两端各有一个≥360
°
的记忆性弯曲,用于固定支架管的位置以避免支架管发生移位。但是上述设置在输尿管支架两端的记忆性弯曲为同平面环形设计,两者都是在同一二维平面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位移脱落,特别是积水患者;并且现有的输尿管支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易覆壁结石,易摩擦出血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克服上述问题的新型输尿管支架,以期提高改进当下输尿管支架的临床优势。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输尿管支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易发生位移脱落,且还存在易覆壁结石和易摩擦出血的问题,提供一种防脱落抗菌性输尿管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脱落抗菌性输尿管支架。
[0006]一种防脱落抗菌性输尿管支架,其包括中空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直管段,设置在直管段第一端且固定在肾盂内的三维的螺旋形段,设置在直管段第二端且位于膀胱内的鱼尾形段,且直管段、螺旋形段和鱼尾形段相通;所述螺旋形段包括与直管段一体成型的且螺旋间距一致的下圈,中圈和上圈,下圈与直管段一体成型;此种上下三环的三维的螺旋形段设置显著提高螺旋形段在肾盂内的稳定性,防止支架脱出肾盂;且鱼尾形段的设置很好地提高了本支架佩戴时的舒适性,有效减少膀胱刺激并防止储尿期症状的发生。
[0007]进一步,所述螺旋形段和鱼尾形段均采用具有很好的柔韧度的材质;此种材质保证在对支架进行放入和取出的操作时不伤害输尿管的内部结构。
[0008]进一步,所述螺旋形段设置为中凸纺锤型,即上圈所在面的直径与下圈所在面的直径相同,上圈所在面和下圈所在面的直径均小于中圈所在面的直径但大于直管段的管径;此种中凸型纺锤型螺旋形段的设置不仅能够有效防止螺旋形段自肾盂脱出、稳定性好,还便于术后的取出。
[0009]或者,所述螺旋形段设置为自上到下螺旋圈所在面的直径逐渐均匀递增的蚊香型螺旋结构,即上圈所在面的直径小于中圈所在面的直径,中圈所在面的直径小于下圈所在面的直径;此种蚊香型螺旋结构有效保证螺旋形段在肾盂内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所述上圈所在面的直径,下圈所在面的直径和中圈所在面的直径数值设置为直管段管径的2

5倍。
[0011]进一步,所述直管段和螺旋形段的管径一致,均采用国际单位Fr标注。
[0012]进一步,所述直管段的直径设置为24

26cm;此种设置能够很好地满足本产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使用需求。
[0013]进一步,在所述上圈远离中圈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中空直管,中空直管的设置方便螺旋形段伸入肾盂内部。
[0014]进一步,在所述中空直管、上圈、中圈和下圈的侧壁间隔均布设置若干利于引流的侧孔;此种设置有效增加引流的通畅性。
[0015]进一步,所述侧孔的数量设置6

24个。
[0016]进一步,在所述直管段的内壁和外壁均涂有能够降低本支架与人体器官接触时的摩擦系数的亲水涂层;此种设置使得在留置和取出本支架时最大限度减少对人体的损伤程度。
[0017]进一步,在所述直管段的内壁和外壁均涂有具有提高抗菌和抗感染能力的几丁糖涂层,以降低感染几率,防止感染性结石的发生,同时几丁糖涂层还具有止血促进黏扣修复等作用。
[0018]进一步,所述鱼尾形段优选设置为Loop环,此种Loop环的设置明显降低下尿路症状中储尿期症状的发生率。
[0019]进一步,在所述管体外设置塑形外鞘,塑形外鞘活动外套在管体的外侧壁;通过此种方式保证在螺旋形段伸入人体内部时为直管,以解决亲水导丝穿入直管段第一端的中凸型螺旋形段的便捷性。
[0020]使用之前的初始状态下,塑形外鞘外套在管体外部,螺旋形段保持直立形式。
[0021]使用时,利用现有技术将亲水导丝伸入肾盂,再将管体套在亲水导丝的外部并沿着亲水导丝将管体伸入到肾盂内部的正确位置;操作人员从体外抽出塑形外鞘,使得螺旋形段由直立形式成为三维的中凸型螺旋形,此时螺旋形段位于肾盂内,鱼尾形段位于膀胱内,起到对人体输尿管支撑和引流的作用。当需要取出支架时,因螺旋形段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因此与传统支架取出的操作流程保持一致。
[0022]与现有技术的器械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输尿管支架管位于肾盂内的一端设置为三维型螺旋形段,将位于膀胱内的一端设置为鱼尾形段,相比传统支架管的矢状面单圈设置稳固性更高,有效防止自肾盂内掉落到输尿管;通过在直管段的内壁和外壁设置亲水涂层和几丁糖涂层,有效减少本支架对人体器官的损伤程度。另外,本技术中设置的螺旋形段和鱼尾形段把传统的对肾盂和膀胱造成的“点”刺激转化成“面”刺激,有利于缓冲因活动所造成的的支架管对肾盂和膀胱的作用力,从而利于患者的康复。本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输尿管支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易发生位移脱落,且还存在易覆壁结石和易摩擦出血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中螺旋形段设置为中凸纺锤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螺旋形段设置为中凸纺锤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中螺旋形段设置为蚊香型螺旋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中直管段第二端鱼尾形段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直管段;2、螺旋形段;21、下圈;22、中圈;23、上圈;24、中空直管;3、鱼尾形段;4、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1一种防脱落抗菌性输尿管支架
[0030]一种防脱落抗菌性输尿管支架,其包括中空的管体;其特征在于,管体包括直管段1,设置在直管段1第一端且固定在肾盂内的三维的螺旋形段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落抗菌性输尿管支架,其包括中空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直管段,设置在直管段第一端且固定在肾盂内的三维的螺旋形段,设置在直管段第二端且位于膀胱内的鱼尾形段,且直管段、螺旋形段和鱼尾形段相通;所述螺旋形段包括与直管段一体成型的且螺旋间距一致的下圈,中圈和上圈,下圈与直管段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落抗菌性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段和鱼尾形段均采用具有很好的柔韧度的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落抗菌性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段设置为中凸纺锤型,即上圈所在面的直径与下圈所在面的直径相同,上圈所在面和下圈所在面的直径均小于中圈所在面的直径但大于直管段的管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落抗菌性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段设置为自上到下螺旋圈所在面的直径逐渐均匀递增的蚊香型螺旋结构,即上圈所在面的直径小于中圈所在面的直径,中圈所在面的直径小于下圈所在面的直径。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涛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