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继电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两相TA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方法。技术背景我国66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中,大多只安装A、 C两相电流互感器, 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电网故障的80%左右为单相接地故 障,目前采用的选线方法[1],除注入信号跟踪法[2]外都是利用零序电流实现的。如何利 用两相TA配电网的A、 C相电流进行接地选线的研究工作还较少。文献[4]提出了基于A、 C两相电流行波的选线方法。但是,利用行波对硬件的要求高、投资大,影响了其在实际 电网中的应用。因此,需要研究性能更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的两相TA配电 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利用A、 C两相电流实现两相TA配电网单 相接地故障选线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两相TA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 实时采集TA配电网的母线电压和各条线路A、 C两相的电流值,对采集到的各相 电压进行有效值计算,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2) 如果B相电压小于整定值,则判断B相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相TA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实时采集TA配电网的母线电压和各条线路A、C两相的电流值,对采集到的各相电压进行有效值计算,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2)如果B相电压小于整定值,则判断B相接地故障, 并利用如下方法选线:2.1对于各条线路的A、C两相,分别求得故障前后的突变量△i↓[a]和△i↓[c];再由公式i↓[γ]=k(△i↓[a]+△i↓[c])求出各条线路的特征模量,式中,k为常数,△i↓[a]-A相电流突变量,△i↓ [c]-C相电流突变量;2.2对所得到的各个线路的特征模量分别进行小波包分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相TA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实时采集TA配电网的母线电压和各条线路A、C两相的电流值,对采集到的各相电压进行有效值计算,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2)如果B相电压小于整定值,则判断B相接地故障,并利用如下方法选线2.1对于各条线路的A、C两相,分别求得故障前后的突变量Δia和Δic;再由公式ir=k(Δia+Δic)求出各条线路的特征模量,式中,k为常数,Δia——A相电流突变量,Δic——C相电流突变量;2.2对所得到的各个线路的特征模量分别进行小波包分解,并对(4,15)频段中的信号进行重构;2.3对各条线路的重构信号求极值,并对极值依次标号;2.4若某条线路的第j个极值是极大值,则记其符号为正,极小值则记为负;依次比较每条线路与其它线路对应标号的极值符号,相异时给各自线路的计数器加1;2.5计数器值最大的线路判为故障线路;(3)如果A或C相电压小于整定值,则判断是A或C相接地,利用如下方法选线。3.1如果判断出是A相接地,则任意线路i的B相电流由公式构造,即由本线路C相电流和本线路A、C相负荷电流和来构造;如果判断出是C相接地,B相电流由式构造,即由本线路A相电流和本线路A、C相负荷电流和来构造;3.2将构造出的B相电流与A、C两相TA的输出电流相加得到各条线路的零序电流;3.3对各个线路故障前后各一周的零序电流分别进行db小波包分解,得到各个子频段的分解系数;按公式<math-cwu><![CDATA[<math> <mrow><mi>ϵ</mi><mo>=</mo><munder> <mi>Σ</mi> <mi>n</mi></munder><msup> <mrow><mo>[</mo><msubsup> <mi>ω</mi> <mi>k</mi> <mrow><mo>(</mo><mi>j</mi><mo>)</mo> </mrow></msubsup><mrow> <mo>(</mo> <mi>n</mi> <mo>)</mo></mrow><mo>]</mo> </mrow> <mn>2</mn></msup> </mrow></math>]]></math-cwu><!--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霞,方廷,靳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