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80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香薰器,所述香薰器中匹配的外壳和内窗叶分别设置有相对的开口以形成气流通道,通过所述外壳与所述内窗叶之间的相对转动,改变开口之间的交叠区域大小,即改变了气流通道或者说风道的面积,由此实现了香薰器的开闭,用户使用时调节气流通道开启,外界气流通过香薰器内部的香薰块或香薰剂形成香气,再通过气流通道输出到汽车的整个内部空间,使汽车内空气清香怡人,反之闭合气流通道关闭香薰器。其针对性地填补了当前汽车配件市场上传统香薰器无法自由开闭的空缺。并且由于所述香薰器通过上述方式设置,其气流通道的面积改变可调即是香薰器的空气流通速度可调,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调节当前气流流通,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香薰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香薰器。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必不可少的出行代步工具,汽车内一般设置有空调来进行制冷以及保持汽车内部的空气流通,而出于改善汽车内部空气出现的不适异味,有一部分用户会选择使用香薰器等可散发香气的汽车用品来改善这一状况。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香薰器往往存在以下问题:香薰器并无调整开启关闭乃至调整散发香气气流流量大小的功能,使得用户无法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对香薰器进行调节,这大大地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香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薰器包括外壳和内窗叶,其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内窗叶上设置有相对的开口,用于通过所述外壳与所述内窗叶之间的相对转动,以改变所述外壳的开口与所述内窗叶的开口之间的交叠区域大小。
[0006]优选地,所述内窗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窗叶设置有露出于所述外壳的转动把。
[0007]优选地,所述转动把为所述内窗叶外沿一体延伸形成。
[0008]优选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动把进行平移的限位孔,用于限定所述交叠区域的开闭。
[0009]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中心轴,所述内窗叶环绕所述外壳的中心轴转动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香薰器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盖设于所述外壳的底部,用于形成容纳所述内窗叶的容纳空间。
[0011]优选地,所述底盖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香薰体的香薰槽。
[0012]优选地,所述底盖上设有进气孔,用于供气流进入所述内窗叶的容纳空间。
[0013]优选地,所述进气孔为复数个,均匀地环设分布在所述底盖上。
[0014]优选地,所述香薰器还包括用于将固定所述香薰器的夹持部。
[001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6]通过外壳与内窗叶之间的相对转动,改变两者开口交叠区域面积,即改变气流通道的大小,从而实现了香薰器的开闭问题,并进一步实现根据用户的需求调节香薰器的开口大小即香气的流通速率;
[0017]转动把的设置可以方便用户对外壳与内窗叶之间相对转动的调节,提高用户体验;
[0018]限位孔的设置便于用户通过转动把实现香薰器的气流大小的精准调节;
[0019]底盖与夹持部用于配合汽车的空调出风口设置,提高本技术提供的香薰器作
为汽车配件的适配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香薰器呈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所述香薰器呈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所述香薰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所述香薰器的剖面图;
[0024]图5为所述香薰器的底盖所在一面的视图;
[0025]图6为所述香薰器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0027]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8]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香薰器,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香薰器呈关闭状态至开启状态下的变化,所述香薰器包括外壳1和内窗叶2,其中,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内窗叶2上设置有相对的开口,用于通过所述外壳1与所述内窗叶2之间的相对转动,以改变所述外壳1的开口与所述内窗叶2的开口之间的交叠区域大小。
[0029]由此,上述外壳1和内窗叶2各自相对的开口进行交叠时,通过两者露出的空位相当于形成了所述香薰器的气流通道100,而凭借以上所述的外壳1与内窗叶2之间的相对转动,改变所述外壳1的开口与所述内窗叶2的开口之间的交叠区域大小,即是相当于改变了气流通道100的宽窄度或者说流通程度,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示的香薰器呈关闭状态示意图,当所述交叠区域的面积为零,也即是所述内窗叶2的开口为所述外壳1的开口以外部分所遮蔽,所述外壳1的开口为所述内窗叶2的开口以外部分所遮蔽时,上述气流通道100关闭;同理,参照图2所示的香薰器的开启状态示意图,当所述交叠区域的面积达到最大值,上述气流通道100完全打开。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不仅仅可以解决香薰器中简单的开闭问题,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调节香薰器的开口大小即香气的流通速率,更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假如用户既要享受到香气带来的空气清新感,但是又不需要浓度过高的气氛,则可以轻微转动内窗叶2,使得所述气流通道100稍稍开启,即可满足用户的需求。
[0030]上述外壳1和内窗叶2各自相对的开口图案以及数目等具体参数可以根据生产需求和用户市场自行设计,示例性地,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香薰器中的外壳1和内窗叶2的开口可设置为同心环状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香薰器为适配汽车的空调出风口设置,所述外壳1构成的外形为椭圆柱体的盒状结构,由此开口也相应地设置为椭圆同心环状。
[0031]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3所示的香薰器的整体结构,所述内窗叶2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内窗叶2设置有露出于所述外壳1的转动把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窗叶2的转动
把21用于供用户推动,方便使所述内窗叶2相对所述外壳1进行相对转动,起到把手的作用。
[0032]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把21为所述内窗叶2外沿一体延伸形成,示例性地,所述转动把21可以是所述内窗叶2通过模具注塑等各种方式进行一体成型获得,以方便进行批量生产加工。
[0033]如图3所示的香薰器的立体结构,其中,上述外壳1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动把21进行平移的限位孔10,用于限定所述交叠区域的开闭。使用时,使转动把21沿限位孔10的初始位置相对一侧移动,打开气流通道100,关闭时,反方向转动所述转动把21,使其沿限位孔10的初始位置一侧移动,关闭气流通道100。因为需要实现气流通道100的开闭,则需要为所述交叠区域的面积和气流通道100的宽窄度设置上下阈值,否则将不利于用户快速寻找到开闭所述香薰器时所述外壳1和内窗叶2的相应位置,将出现关闭了香薰器后由于过度转动所述转动把21又重新开启香薰器的情形,上述限位孔10的大小完全可由生产方决定,此处不再赘述。
[0034]如图4所示的香薰器的剖面图,作为所述外壳1和所述内窗叶2之间相对转动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中心轴,所述内窗叶2环绕所述外壳1的中心轴转动设置。同样地,所述外壳1上的中心轴可以通过所述外壳的各种一体成型工艺形成,所述内窗叶2可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套设于所述外壳1上,用户通过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薰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开口;内窗叶(2);其中,所述内窗叶(2)上设置有相对的开口,用于通过所述外壳(1)与所述内窗叶(2)之间的相对转动,以改变所述外壳(1)的开口与所述内窗叶(2)的开口之间的交叠区域大小;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中心轴,所述内窗叶(2)环绕所述外壳(1)的中心轴转动设置;所述香薰器还包括底盖(3),所述底盖(3)盖设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用于形成容纳所述内窗叶(2)的容纳空间;所述底盖(3)上设有进气孔(30),用于供气流进入所述内窗叶(2)的容纳空间;所述香薰器还包括用于将固定所述香薰器的夹持部(4)。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有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咏冠智能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