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限制罗茨真空泵自转的轴承腔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63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限制罗茨真空泵自转的轴承腔密封结构,包括端盖、轴承座和转轴,轴承座固定于安装于端盖的外部,轴承座的内部设有轴承腔,转轴的外端穿过端盖并通过轴承安装于轴承腔内,轴承腔内还安装有密封座,密封座内设有填料座安装腔,填料座安装腔内安装有填料座,填料座内安装有环绕并抱紧在转轴外的盘根,轴承座的上部设有进油通道,轴承座的下部设有排油通道,密封座和填料座的顶部设有与进油通道连通的进油通孔,密封座和填料座的底部设有与排油通道连通的排油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限制罗茨真空泵在没有启动时因吸、排气口压差产生的自转,避免引起变频器失速故障,又不会在全速运行下限制罗茨真空泵转动而导致电流偏高。动而导致电流偏高。动而导致电流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限制罗茨真空泵自转的轴承腔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罗茨真空泵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限制罗茨真空泵自转的轴承腔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罗茨是指泵内装有两个相反方向同步旋转的叶形转子,转子间、转子与泵壳内壁间有细小间隙而互不接触的一种变容机械旋转泵。由于罗茨真空泵一般只适合在一定的压差范围内进行运行,若是压差过大,则运行负载将很大,超出了电机的允许功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罗茨真空泵都不允许直接排大气,往往需要在前面配备一个其它类型的真空泵进行真空预抽来实现牵引作用,例如液环泵,旋片泵、滑阀泵,螺杆泵等,由这些真空泵把整个系统内(真空腔室)的压力抽吸到较低时,再启动罗茨真空泵,此时罗茨真空泵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增速,增压(提高真空)的作用,而不会出现过电流现象。
[0003]但对于系统容器比较大,空气泄漏量较多的真空环境,此时用于预抽的真空泵仅靠自身往往很难(或者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较高的真空,即罗茨真空泵可以启动的压力值。因此往往需要罗茨真空泵提前介入运行,但为了避免罗茨真空泵出现过电流现象,因此在这种应用中需要配备变频器,通过在较高压力时,给与罗茨真空泵的较低的转速,随着系统(容器内的)压力逐步降低,则逐步提高罗茨真空泵的转速,从而实现恒功率运行,既可以实现罗茨真空泵在较高压力下的介入运行,亦可以避免运行时出现电机过载,停机保护。
[0004]采用变频器虽然能够在较高压力下,启动运行罗茨真空泵,但也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隐患问题,那就是在那些系统较大时(例如冶金行业的真空精炼炉VD,以及空气泄漏量较大的RH炉),罗茨真空泵因为吸入口,排气口存在一定的压力差产生自转可能性极大(尤其是泄漏率,负载量比较大工艺下),发生自转是必然的,而且随着罗茨真空泵吸入口的压力逐步降低,自转的速度有时会加快,这个是因为空气的阻力减少(也包括泵本身的阻力)超过了压差值(动力值),此时泵的自转的速度会达到其允许的最大转速的5

10%之间。
[0005]当罗茨真空泵自转速度超过了其允许的最大转速的3

4%时,此时就再无法通过变频器启动罗茨真空泵了。这个是因为变频器接收到启动命令后,必然从1赫兹加速到指定的最大赫兹数(变频器中虽然有飞车启动命令,但如果道罗茨真空泵没有配备转速检测器,不知道自转时的实际转速,则无法实现该功能)但此时罗茨真空泵的自转的速度远远超过变频器输出的5Hz,且前后压差动力依然保持,这个时候变频器实际的动作,是先要把罗茨真空泵减速,给与一个反向的牵引力,确保其转速与其当前的频率匹配。从而导致了变频器出现了失速故障,而且变频器牵引力远远不能匹配罗茨真空泵自转的动力,因此并也导致电流过载,造成了无法正常启动该罗茨真空泵。即使采用复位,也很难解决该问题。除非采用关闭罗茨真空泵入口阀门,消除了自转的动力(前后压差,自转停止),然后通过变频器把罗茨真空泵转速提高到相应的值,再打开阀门,类似于汽车变速箱的机理。但实际应用中,并不是任何工艺都允许关闭阀门,然后再打开阀门,而且该操作需要非常懂得真空工艺才
能有效的操作,否则很容易造成严重的故障操作。
[0006]所以在一定的特定真空环境下,需要有一种新的结构,能够限制罗茨真空泵在没有启动时因吸、排气口压差产生的自转,避免引起变频器失速故障,又不会在全速运行下限制罗茨真空泵转动而导致电流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限制罗茨真空泵自转的轴承腔密封结构,以使其能够限制罗茨真空泵在没有启动时因吸、排气口压差产生的自转,避免引起变频器失速故障,又不会在全速运行下限制罗茨真空泵转动而导致电流偏高。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限制罗茨真空泵自转的轴承腔密封结构,包括端盖、轴承座和转轴,所述轴承座固定于安装于所述端盖的外部,轴承座的内部设有轴承腔,所述转轴的外端穿过所述端盖并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腔内,所述轴承腔内还安装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内设有填料座安装腔,所述填料座安装腔内安装有填料座,所述填料座内安装有环绕并抱紧在所述转轴外的盘根,轴承座的上部设有可向轴承腔内通入润滑油的进油通道,轴承座的下部设有可排出轴承腔内的润滑油的排油通道,所述密封座和填料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进油通道连通的进油通孔,密封座和填料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排油通道连通的排油通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座内位于所述填料座安装腔的内侧还设置有骨架油封安装腔,所述骨架油封安装腔内安装有环绕在所述转轴外的骨架油封。
[0010]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座安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骨架油封安装腔的直径,使得所述骨架油封和填料座可依次分别从填料座安装腔的外端装入所述骨架油封安装腔和填料座安装腔,填料座的内端设有与所述盘根相抵的第一内挡环;
[0011]所述端盖的外部设有轴承座安装槽,所述轴承座插装于该轴承座安装槽内,轴承座的外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通过螺栓固定于端盖上,所述轴承座的轴承腔内设有第二内挡环,所述密封座通过第二内挡环抵紧在轴承座安装槽的底部,所述填料座通过第二内挡环抵紧在填料座安装腔和骨架油封安装腔之间形成的台阶上,所述盘根通过第二内挡环抵紧在第一内挡环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外周从外端到内端设有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所述第二内挡环和密封座设于所述第三台阶面外;
[0013]所述轴承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圈和外圈、以及设于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珠,所述内圈套在所述第二台阶面外,所述第一台阶面外螺纹套接有将该内圈抵紧在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之间的台阶上的锁紧螺母,所述外圈适配于所述轴承腔内,所述轴承座的外端还通过螺栓固定有将该外圈顶紧在所述第二内挡环上的轴承压盖。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挡环的外端设有避让槽,以将所述轴承的内圈和第二内挡环间隔开。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轴承腔的顶部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进油槽,所述进油槽与轴承的外圈和密封座之间形成所述进油通道,所述轴承腔的底部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排油槽,所述排油槽与轴承的外圈和密封座之间形成所述排油通道,所述连接环的上部沿竖向设有与所述进油通道连通的进油口,所述轴承压盖的下部设有与所述排油通道连通的排
油口。
[0016]进一步地,所述端盖的后部与所述转轴的外周之间设有活塞环。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8]本申请通过盘根抱紧罗茨真空泵的转轴,以限制罗茨真空泵未启动时因吸、排气口压差产生自转,该罗茨真空泵没有启动时,润滑油箱中的润滑油无法通过齿轮(非驱动端)或者甩油盘(驱动端)进行飞溅润滑,因而不能通过进油通道将润滑油带入轴承腔并给与盘根润滑,而缺少润滑的盘根则对转轴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会自动限制该真空泵的自转,若是罗茨真空泵的吸、排气口的前后压差非常大,其产生的动力超过了盘根的摩擦力,依然也会使该真空泵进行自转,但是只要真空泵的自转的速度小于其允许的最大转速的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限制罗茨真空泵自转的轴承腔密封结构,包括端盖、轴承座和转轴,所述轴承座固定于安装于所述端盖的外部,轴承座的内部设有轴承腔,所述转轴的外端穿过所述端盖并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腔内还安装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内设有填料座安装腔,所述填料座安装腔内安装有填料座,所述填料座内安装有环绕并抱紧在所述转轴外的盘根,轴承座的上部设有可向轴承腔内通入润滑油的进油通道,轴承座的下部设有可排出轴承腔内的润滑油的排油通道,所述密封座和填料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进油通道连通的进油通孔,密封座和填料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排油通道连通的排油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限制罗茨真空泵自转的轴承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内位于所述填料座安装腔的内侧还设置有骨架油封安装腔,所述骨架油封安装腔内安装有环绕在所述转轴外的骨架油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限制罗茨真空泵自转的轴承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座安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骨架油封安装腔的直径,使得所述骨架油封和填料座可依次分别从填料座安装腔的外端装入所述骨架油封安装腔和填料座安装腔,填料座的内端设有与所述盘根相抵的第一内挡环;所述端盖的外部设有轴承座安装槽,所述轴承座插装于该轴承座安装槽内,轴承座的外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通过螺栓固定于端盖上,所述轴承座的轴承腔内设有第二内挡环,所述密封座通过第二内挡环抵紧在轴承座安装槽的底部,所述填料座通过第二内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轶楠施汉生吴孔明冯俊陈国华贾世忠赵珉王思清张萌季玉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宽量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