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60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包括:实训台、装配板、模拟基础板、模拟柱、模拟梁和模拟隔板,所述装配板转动安装在所述实训台面上,所述模拟基础板可拆卸地嵌设在所述装配板顶面,所述模拟柱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拟基础板顶面,所述模拟梁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拟柱顶面,所述模拟隔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拟梁之间。本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在院校内进行教学,同时成本低廉。能够重复循环利用,方便教学过程当中直观而且系统化地向学生展示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巧,解决了课本知识枯燥化、朦胧化的问题,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和效果。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


[0001]本技术涉及教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教学过程当中,尤其是建筑施工方向,单独依靠课本的讲解,无法使得学生对框架结构的梁、板、柱、基础等构造以及连接节点的装配形式形成清楚的认识。因此,目前开设有建筑学科的院校普遍采用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训实操,一种是建立实训基地,搭建各种建筑施工的本成品,使得教学有实物可依,另一种就是联系在建的施工单元,由教师带领学生到工地进行亲身体验。前者虽然较为方便,但建立实训基地的成本十分之高,会对院校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不是所有学院都有能力建立实训基地,后者则十分麻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在工地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而且工地当时的施工阶段不一定能够满足教学知识点的需求。
[0003]有鉴于此,亟待设计槽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便于在院校内进行教学,同时成本低廉。能够重复循环利用,方便教学过程当中直观而且系统化地向学生展示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巧,解决了课本知识枯燥化、朦胧化的问题,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便于在院校内进行教学,同时成本低廉。能够重复循环利用,方便教学过程当中直观而且系统化地向学生展示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巧,解决了课本知识枯燥化、朦胧化的问题,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包括:实训台、装配板、模拟基础板、模拟柱、模拟梁和模拟隔板,所述装配板转动安装在所述实训台面上,所述模拟基础板可拆卸地嵌设在所述装配板顶面,所述模拟柱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拟基础板顶面,所述模拟梁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拟柱顶面,所述模拟隔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拟梁之间。
[0006]进一步的,所述实训台侧壁面开设有储存槽,所述储存槽内可拆卸地安装有储存抽屉。
[0007]进一步的,所述装配板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实训台面上,所述转轴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实训台面中心处,所述转轴的转动部与所述装配板固定连接,所述装配板上设置有嵌设槽,所述嵌设槽与所述模拟基础板相配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模拟基础板包括:垫层板、基础板和连接筋,所述垫层板的周向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筋,所述基础板上开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连接筋的安装位置相配合,所述垫层板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销,所述基础板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销相配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模拟柱包括:柱体、连接筋套筒和顶部连接筋,所述柱体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所述连接筋套筒与所述连接筋相配合,所述顶部连接筋固定安装在所述柱体顶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模拟梁包括:梁主体、底部连接套筒和内壁连接筋,所述底部连接套筒与所述顶部连接筋相配合,所述内壁连接筋固定安装在所述梁主体内壁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模拟隔板包括:隔板主体和侧壁连接套筒,所述隔板主体与模拟梁内径面相配合,所述侧壁连接套筒与所述内壁连接筋相配合。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便于在院校内进行教学,同时成本低廉。能够重复循环利用,方便教学过程当中直观而且系统化地向学生展示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巧,解决了课本知识枯燥化、朦胧化的问题,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装配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模拟基础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模拟柱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模拟梁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模拟隔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1

实训台,2

装配板,3

模拟基础板,4

模拟柱,5

模拟梁,6

模拟隔板,11

储存槽,12

储存抽屉,21

转轴,22

嵌设槽,31

垫层板,32

基础板,33

连接筋,34

安装槽,35

连接销,36

连接孔,41

柱体,42

连接筋套筒,43

顶部连接筋,51

梁主体,52

底部连接套筒,53

内壁连接筋,61

隔板主体,62

侧壁连接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包括:实训台1、装配板2、模拟基础板3、模拟柱4、模拟梁5和模拟隔板6,所述装配板2转动安装在所述实训台1面上,所述模拟基础板3可拆卸地嵌设在所述装配板2顶面,所述模拟柱4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拟基础板3顶面,所述模拟梁5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拟柱4顶面,所述模拟隔板6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拟梁5之间。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实训台1侧壁面开设有储存槽11,所述储存槽11内可拆卸地安装有储存抽屉12。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板2通过转轴21转动安装在所述实训台1面上,所述转轴21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实训台1面中心处,所述转轴21的转动部与所述装配板2固定连
接,所述装配板2上设置有嵌设槽22,所述嵌设槽22与所述模拟基础板3相配合。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拟基础板3包括:垫层板31、基础板32和连接筋33,所述垫层板31的周向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筋33,所述基础板32上开设有若干安装槽34,所述安装槽34与所述连接筋33的安装位置相配合,所述垫层板31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销35,所述基础板32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孔36,所述连接孔36与所述连接销35相配合。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拟柱4包括:柱体41、连接筋套筒42和顶部连接筋43,所述柱体41与所述安装槽34相配合,所述连接筋套筒42与所述连接筋33相配合,所述顶部连接筋43固定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包括:实训台(1)、装配板(2)、模拟基础板(3)、模拟柱(4)、模拟梁(5)和模拟隔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板(2)转动安装在所述实训台(1)面上,所述模拟基础板(3)可拆卸地嵌设在所述装配板(2)顶面,所述模拟柱(4)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拟基础板(3)顶面,所述模拟梁(5)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拟柱(4)顶面,所述模拟隔板(6)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拟梁(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训台(1)侧壁面开设有储存槽(11),所述储存槽(11)内可拆卸地安装有储存抽屉(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板(2)通过转轴(21)转动安装在所述实训台(1)面上,所述转轴(21)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实训台(1)面中心处,所述转轴(21)的转动部与所述装配板(2)固定连接,所述装配板(2)上设置有嵌设槽(22),所述嵌设槽(22)与所述模拟基础板(3)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模型教学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基础板(3)包括:垫层板(31)、基础板(32)和连接筋(33),所述垫层板(31)的周向面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祥华韩贞渝赵云陈斌罗永洪陆姗山周双霜罗敏梁召梅曹静周正敏刘茂英李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商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