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感筋膜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52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感筋膜按摩器,包括上盖、下盖,以及安装在上盖与下盖围合空间中的电机、偏心轮、连杆和冲击头;其中:上盖和下盖成扁平状,所述连杆和冲击头居中安装在下盖上,所述电机和供电的电池包分立在连杆两侧;所述上盖和下盖中央开设有对应或对称的内凹环边,在内凹环边处依次设置有灯环和环形灯板,环形灯板上的LED对着所述灯环一侧,并在环形灯板外锁固有侧盘盖,对环形灯板形成遮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构思独特、造型别致,双面带有灯环,且隐藏锁固螺丝位,外形整洁流畅,可单手抓持操作。抓持操作。抓持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感筋膜按摩器


[0001]本技术属于按摩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感筋膜按摩器,尤其在两侧设置有灯环的方案。

技术介绍

[0002]筋膜理疗枪在近几年广受欢迎的按摩理疗产品,工作原理和内部驱动结构十分简单,电机输出通过偏心轮、连杆再带动冲击头产生直线往复运动,因其速度慢、行程长的特点,达到更深层的冲击力;又得益于充电电池的发展,手持使用更便捷;而电控部分引入微处理芯片,可设计出花样繁多的按摩手法,但也只局限于强度和节奏上的变化组合。为此,业者也在大小等诸多方面做创新尝试,以创造需求。如大功率专业按摩领域的筋膜枪,以及朝小型化的微型筋膜枪两个方向。
[0003]如何解决筋膜枪原型,以适合更多元消费需求的方案,即成为本技术研究的对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扁平状造型双面带有灯环的动感筋膜按摩器。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感筋膜按摩器,包括上盖、下盖,以及安装在上盖与下盖围合空间中的电机、偏心轮、连杆和冲击头;所述偏心轮锁固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偏心轮上的偏心轴段连接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与冲击头后端连接;所述冲击头通过轴套定位在上盖与下盖合缝之间,其特征在于:上盖和下盖成扁平状,所述连杆和冲击头居中安装在下盖上,所述电机和供电的电池包分立在连杆两侧;所述上盖和下盖中央开设有对应或对称的内凹环边,在内凹环边处依次设置有灯环和环形灯板,环形灯板上的LED对着所述灯环一侧,并在环形灯板外锁固有侧盘盖,对环形灯板形成遮罩。
[0006]所述下盖上锁固一L支架,定位冲击头的轴套锁固在L支架端部上,电机锁固在L支架的外侧,偏心轮和连杆处于L支架内侧。
[0007]所述偏心轮为扇形的飞轮盘,飞轮盘的扇形面与偏心轴段处于过轴心的径向两侧。
[0008]所述上盖和下盖呈类圆盘状,环形灯板通过螺丝从外向内锁固在对应的上盖和下盖,从上盖和下盖的内侧向外对应锁固上侧盘盖,该侧盘盖直径小于灯环外径而大于环形灯板直径。
[0009]所述上盖和下盖外侧均套设有软胶的装饰套,该装饰套边沿与灯环齐平。
[0010]本技术具有构思独特、造型别致,双面带有灯环,且隐藏锁固螺丝位,外形整洁流畅,可单手抓持操作;环形灯板采用分段式RGB LED,结合电控部分,通过段位或颜色的独立或交互变化,可实现多功能显示,如:电量、充电状态、工作档位、实时负载力度反馈等。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动感筋膜按摩器示意图
[0013]图2为动感筋膜按摩器内部分布示意图
[0014]图3为动感筋膜按摩器分解示意图
[0015]其中
[0016]1—上盖
ꢀꢀꢀꢀꢀꢀꢀꢀꢀꢀ
11—内凹环边
ꢀꢀꢀꢀꢀ
12—侧盘盖
ꢀꢀꢀꢀꢀꢀꢀ
13—装饰套
[0017]2—下盖
ꢀꢀꢀꢀꢀꢀꢀꢀꢀꢀ
3—电机
ꢀꢀꢀꢀꢀꢀꢀꢀꢀꢀ
4—偏心轮
ꢀꢀꢀꢀꢀꢀꢀꢀ
41—偏心轴段
[0018]42—扇形面
ꢀꢀꢀꢀꢀꢀꢀ
5—连杆
ꢀꢀꢀꢀꢀꢀꢀꢀꢀꢀ
6—冲击头
ꢀꢀꢀꢀꢀꢀꢀꢀ
61—轴套
[0019]62—软胶头
ꢀꢀꢀꢀꢀꢀꢀ
7—电池包
ꢀꢀꢀꢀꢀꢀꢀꢀ
8—L支架
ꢀꢀꢀꢀꢀꢀꢀꢀꢀ
9—灯环
[0020]91—环形灯板
ꢀꢀꢀꢀꢀ
10—开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图2和图3,动感筋膜按摩器,包括成扁平状的上盖1、下盖2,以及安装在上盖1与下盖2围合空间中的电机3、偏心轮4、连杆5、冲击头6和电池包7。
[0022]连杆5和冲击头6居中安装在下盖2上,电机3和供电的电池包7分立在连杆5的两侧;更具体地说,下盖2上锁固一L支架8,定位冲击头6的轴套61锁固在L支架8端部上,电机3锁固在L支架8的外侧,偏心轮4和连杆5处于L支架8的内侧。而使定位有冲击头6的轴套61处于上盖1与下盖2的合缝之间,让冲击头6暴露在外,以便作用于人体上。
[0023]通过L支架8关联电机3和冲击头6,保持冲击头6往复运动位置关系,也即偏心轮4锁固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偏心轮4上的偏心轴段41连接连杆5的一端,连杆5的另一端与冲击头6后端连接,驱动冲击头往复运动;在冲击头6外端部套设有软胶头62,避免生硬感且更具亲和力。本实例中,偏心轮4为扇形的飞轮盘,飞轮盘的扇形面42与偏心轴段41处于过轴心的径向两侧。偏心轮4采用扇形飞轮盘,可提高运动惯量,增大力道的作用,这在小型按摩器尤为重要。
[0024]上盖1和下盖2中央开设有对应或对称的内凹环边11,在内凹环边11处依次设置有灯环9和环形灯板91,环形灯板91上的LED对着灯环9一侧,利用灯环9形成导光作用;在环形灯板91外锁固有侧盘盖12,对环形灯板91形成遮罩,避免环形灯板91外露。
[0025]再则,上盖1和下盖2呈扁平的类圆盘状,环形灯板91通过螺丝从外向内锁固在对应的上盖1和下盖2,从上盖1和下盖2的内侧向外再对应锁固上侧盘盖12,形成装配方案;而侧盘盖12的直径小于灯环9外径而大于环形灯板91直径,也即能露出灯环9局部。
[0026]进一步,上盖1和下盖2外侧均套设有软胶的装饰套13,该装饰套13边沿与灯环9齐平。装饰套13在不妨碍灯环9透光的情况下,遮罩锁固上、下盖间锁固的螺丝位,使得表面光洁。在上盖1与下盖2的合缝处,还设置与电控板连接的开关按钮10和充电座,提供充电之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感筋膜按摩器,包括上盖、下盖,以及安装在上盖与下盖围合空间中的电机、偏心轮、连杆和冲击头;所述偏心轮锁固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偏心轮上的偏心轴段连接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与冲击头后端连接;所述冲击头通过轴套定位在上盖与下盖合缝之间,其特征在于:上盖和下盖成扁平状,所述连杆和冲击头居中安装在下盖上,所述电机和供电的电池包分立在连杆两侧;所述上盖和下盖中央开设有对应或对称的内凹环边,在内凹环边处依次设置有灯环和环形灯板,环形灯板上的LED对着所述灯环一侧,并在环形灯板外锁固有侧盘盖,对环形灯板形成遮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感筋膜按摩器,其特征在于:下盖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周刘粤闽张辉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岱锐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