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羽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48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羽绒服,涉及服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人们外出旅行等,不方便携带羽绒服本体,使得人们的活动不方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羽绒服本体、设置在羽绒服本体上的衣帽、衣袖,其特征在于:两条衣袖的相反侧分别缝合连接有便携带一和便携带二,便携带一与便携带二之间通过连接件可调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衣帽、便携带一、便携带二、连接环、连接条,穿着者可以将羽绒服本体挂在肩上,使得穿着者不会感受到羽绒服本体的保暖性,更加方便穿着者携带羽绒服本体,通过棉纤维和苎麻纤维,使得便携带一和便携带二具有吸汗、防霉、柔软、透气的功能,提高了穿着者在携带羽绒服本体时的舒适度。了穿着者在携带羽绒服本体时的舒适度。了穿着者在携带羽绒服本体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羽绒服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携式羽绒服。

技术介绍

[0002]羽绒服(downcoat)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羽绒服一般鸭绒量占一半以上,同时可以混杂一些细小的羽毛,将鸭绒清洗干净,经高温消毒,之后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绒服了。
[0003]但当下人们外出场合多式多样,时常会因为出差、旅行等等外出通勤的交通工具上,因为环境温度的变化,需要脱下羽绒服,然而穿着者为了避免把羽绒服弄丢,通过会将脱下的羽绒服用手拿着或者系在腰间,这样会给穿着者的活动带来不便,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此问题,人们将羽绒服设置成书包的形式用来背在背上,然而,经过人们长时间的活动,穿着者的身体会散发着大量的热量,由于羽绒服自身具有保暖的功能,这样使得穿着者会更热,这样会给穿着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便携式羽绒服。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设置在羽绒服本体上的衣帽、衣袖,两条所述衣袖的相反侧分别缝合连接有便携带一和便携带二,所述便携带一与便携带二之间通过连接件可调节连接,所述衣帽与羽绒服本体之间形成有用以容纳羽绒服本体的容纳槽。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需要将羽绒服本体脱掉时,可以将羽绒服本体折叠起来,然后控制衣帽朝衣袖端翻折,并控制羽绒服本体进入到容纳槽内,接下来利用连接件将便携带一和便携带二连接起来,随后即可将连接起来的便携带一和便携带二挂在肩膀上,且由于便携带一与便携带二之间可以调节,人们可以将便携带一和便携带二之间所形成的区域调大,然后将羽绒服本体斜挂在身上,需要穿着时,控制便携带一和便携带二分离、羽绒服本体脱离容纳槽,然后整理一下羽绒服本体即可穿着,当人们长时间的活动,通过将羽绒服本体收卷起来并挂在身上,这样使得穿着者不易感受到羽绒服本体的保暖性,给穿着者带来很大的方便。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帽远离羽绒服本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收束带,所述衣帽远离羽绒服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以容纳收束带的活动槽。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着者将羽绒服本体放入到容纳槽后,利用收束带控制容纳槽的开口处的槽径变小,然后将收束带的两端端头系起来即可,此过程中,收束带会沿活动槽的长度方向往复位移,需要控制羽绒服本体脱离容纳槽时,控制收束带的两端端头分离,随后即可控制羽绒服本体脱离容纳槽,提高了羽绒服本体在容纳槽内的稳定性。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便携带一上的连接环和若干固定连接在连接环内周壁上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两侧均与连接环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用以容纳便携带二穿过的连接槽,且所述便携带一的长度小于便携带二的长度。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着者在连接便携带一和便携带二时,控制便携带二进入任一一个连接槽内,然后从另一个连接槽穿出,随后控制便携带二绕一圈再从最初进入的连接槽穿出即可,实现了便携带一与便携带二之间的连接,由于便携带一的长度小于便携带二的长度,故而使得穿着者在调节便携带一与便携带二之间所形成的区域时,只需要调节便携带二的长度即可,方便穿着者操作。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条所述衣袖的相反侧均缝合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与衣袖之间形成有用以容纳便携带一、连接环、便携带二穿过的通槽,所述便携带一上设有用以收纳便携带一的端头和连接环的收纳条一,所述便携带二上设有用以收纳便携带二的端头穿过的收纳条二。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着者在穿着羽绒服本体时,可以控制便携带一、连接环、便携带二从通槽内穿出,然后控制便携带一的端头和连接环进入到收纳条一内、控制便携带二的端头进入到收纳条二内,对便携带一、连接环、便携带二起到收纳作用,这样更加方便穿着者活动。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便携带一远离衣袖的一端缝合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端头均与便携带一缝合连接,且所述连接带与便携带一之间形成有用以容纳连接环的固定槽,所述连接条朝向连接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带,提高了连接环与便携带一之间的连接强度,且通过凸起,当便携带二经过连接槽时,增大了连接条与便携带二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得便携带二在连接槽内更加稳定。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便携带一、便携带二均包括基布层和面层,所述基布层与面层之间通过缝合纱线缝合连接,且所述基布层和面层均通过经纱和纬纱编织成平纹组织。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缝合纱线,提高了基布层与面层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利用经纱和纬纱将基布层和面层编织成平纹组织,使得基布层和面层的质地牢固、较为轻薄、耐磨性较好,提高了基布层和面层的使用寿命。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纱包括纱芯一和若干缠绕在纱芯一上的股纱一,所述股纱一通过若干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纬纱包括纱芯二和若干缠绕在纱芯二上的股纱二,所述股纱二通过若干苎麻纤维加捻而成。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棉纤维,使得位于经纱上的涤纶纱具有吸汗透气、柔软、不易起毛球的功能,通过苎麻纤维,使得位于纬纱上的涤纶纱具有抑菌、透气、防腐、防霉、吸汗的功能,通过棉纤维和苎麻纤维,使得基布层和面层均具有一定的吸汗、柔软、抑菌、防霉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穿着者对便携带一和便携带二的使用要求。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股纱一的捻向为Z捻,若干所述股纱二的捻向为S捻。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若干股纱一的捻向为Z捻、若干股纱二的捻向为S捻,使得基布层和面层的表面反光一致,光泽较好,组织点处由于纤维排列方向相反,接触不紧
密,使得基布层和面层松厚柔软,故而提高了便携带一和便携带二柔软性,提高了穿着者的舒适感。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当人们需要将羽绒服本体脱掉时,可以将羽绒服本体折叠起来,然后控制衣帽朝衣袖端翻折,并控制羽绒服本体进入到容纳槽内,接下来利用连接件将便携带一和便携带二连接起来,随后即可将连接起来的便携带一和便携带二挂在肩膀上,且由于便携带一与便携带二之间可以调节,人们可以将便携带一和便携带二之间所形成的区域调大,然后将羽绒服本体斜挂在身上,需要穿着时,控制便携带一和便携带二分离、羽绒服本体脱离容纳槽,然后整理一下羽绒服本体即可穿着,当人们长时间的活动,通过将羽绒服本体收卷起来并挂在身上,这样使得穿着者不易感受到羽绒服本体的保暖性,给穿着者带来很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中B处的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1)、设置在羽绒服本体(1)上的衣帽(2)、衣袖(3),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衣袖(3)的相反侧分别缝合连接有便携带一(4)和便携带二(5),所述便携带一(4)与便携带二(5)之间通过连接件可调节连接,所述衣帽(2)与羽绒服本体(1)之间形成有用以容纳羽绒服本体(1)的容纳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帽(2)远离羽绒服本体(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收束带(7),所述衣帽(2)远离羽绒服本体(1)的一端设有用以容纳收束带(7)的活动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便携带一(4)上的连接环(9)和若干固定连接在连接环(9)内周壁上的连接条(8),所述连接条(8)的两侧均与连接环(9)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用以容纳便携带二(5)穿过的连接槽(10),且所述便携带一(4)的长度小于便携带二(5)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羽绒服,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衣袖(3)的相反侧均缝合连接有固定条(11),所述固定条(11)与衣袖(3)之间形成有用以容纳便携带一(4)、连接环(9)、便携带二(5)穿过的通槽(12),所述便携带一(4)上设有用以收纳便携带一(4)的端头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秉操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亚龙羽绒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