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液装置及清洁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140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出液装置及清洁刷,其中出液装置包括:缓存储液管,缓存储液管与主储液室连通,且缓存储液管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出液管,通过第一开口伸入缓存储液管内,且可沿缓存储液管的轴向移动;出液管位于缓存储液管内部的端面具有挤液面,挤液面用于将液体挤压至第一开口;出液装置具有密封状态和出液状态,当出液装置处于密封状态,出液管的一端伸出缓存储液管,出液管将缓存储液管的第一开口关闭;当出液装置处于出液状态,出液管向缓存储液管的内部移动,使得缓存储液管的第一开口打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储液能力与出液压力无法兼顾、出液压力随储液量减少而降低以及过于依赖出液管内部通道等问题。依赖出液管内部通道等问题。依赖出液管内部通道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液装置及清洁刷


[0001]本技术属于清洁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出液装置及清洁刷。

技术介绍

[0002]清洁用具用于对室内外场所、以及固定对象,例如汽车、设备等进行清洁,一般包含清洁端,例如刷毛、刷布等,并在使用时蘸取清洁液等液体,以保障清洁效果。
[0003]现有技术中,为便于使用,已有在清洁用具结构中增设储液腔室的一体化结构设计,该技术将清洗液等液体预先存入储液腔室,清洁时直接从储液腔室向清洁端供应,从而无需将储液装置和清洁端分离,大大方便了使用效果。但是在具体的储液和出液结构上,仍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为:储液腔室结构单一,若容积大,则出液压力不足,出液流速低,若容积小,则储液能力受限,需频繁加液;出液方式单一,多依赖出液管体内部通路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液装置及清洁刷,要解决的问题至少包括:储液腔室结构单一,导致储液能力与出液压力无法兼顾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在于:
[0006]出液装置,包括:
[0007]缓存储液管,所述缓存储液管与主储液室连通,且所述缓存储液管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
[0008]出液管,所述出液管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缓存储液管内,且可沿所述缓存储液管的轴向移动;所述出液管位于所述缓存储液管内部的端面具有挤液面,所述挤液面用于将液体挤压至所述第一开口;
[0009]所述出液装置具有密封状态和出液状态,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密封状态,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缓存储液管,所述出液管将所述缓存储液管的所述第一开口关闭;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出液状态,所述出液管向所述缓存储液管的内部移动,使得所述缓存储液管的所述第一开口打开。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存储液管包括管体和设在所述管体内的密封部,所述管体的一端与主储液室连通,所述第一开口设在所述管体的另一端;所述密封部将所述管体的内腔隔离为缓存储液部和出液部;
[0011]所述出液管包括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靠近所述缓存储液部的一端的限位部,所述主体贯穿所述密封部,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出液管通过所述密封部,所述挤液面设在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缓存储液部的一侧;
[0012]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密封状态,所述主体伸出所述出液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密封部接触,隔离所述缓存储液部和所述出液部;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出液状态,所述主体向所述缓存储液部的内部移动,使得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密封部分离,所述缓存储液部和所述
出液部连通。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出液通道,且所述出液通道设置有第二开口;
[0014]所述出液管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的通孔;
[0015]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密封状态,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所述密封部与所述缓存储液部隔离;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出液状态,至少部分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缓存储液部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出液部。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具有供所述主体穿过的贯穿孔;
[0017]所述主体的外径小于所述贯穿孔的内径,使得所述主体与所述密封部之间留有间隙;
[0018]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出液状态,所述缓存储液部通过所述间隙与所述出液部连通;或,
[0019]所述主体的外侧壁开设有通槽;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出液状态,所述通槽连通所述缓存储液部和所述出液部。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与所述管体活动连接,且所述密封部可沿所述管体的轴向滑动;
[0021]所述主体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凸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用于限制所述主体通过所述密封部,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出液状态,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推动所述密封部向所述缓存储液部的一侧移动。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液装置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设于所述挤液面远离所述出液管的一侧,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密封状态,所述复位机构将所述出液管向所述密封部的一侧挤压。
[002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机构为弹簧或弹片。
[002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液装置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缓存储液管与所述主储液室之间。
[002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在于:
[0026]一种清洁刷,包括带刷毛的刷头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的出液装置,所述出液装置设在所述刷头设有所述刷毛的一侧,且所述刷毛凸出所述出液装置;
[0027]所述刷头具有主储液室,所述主储液室与所述出液装置的缓存储液管连通。
[002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刷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缓存储液管与所述主储液室之间。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一、通过设置缓存储液管,利用主储液室向缓存储液管供应液体,满足储液能力需求,利用缓存储液管向出液管供应液体,因相对主储液室,缓存出液管空间较小,因此可满足出液压力需求。
[0031]二、通过出液管的挤液面挤压缓存储液管内的液体,同步打开第一开口形成出液通路,使得受压液体可通过出液通路快速流出。
[0032]三、通过在缓存储液管设置密封部,将其内腔隔离为缓存储液部和出液部,并通过在出液管设置限位部,手动按压实现限位部与密封部的接触或者分离,控制缓存储液部和
出液部的连通与否,进而控制出液通路的通断,控制方式更加方便,不完全依赖出液管内部通道。
[0033]四、通过设置可随压力移动的密封部,使得缓存储液部内部空间随压力变化而变化,出液压力不会随储液量减少而降低。
[0034]五、通过在缓存储液管与主储液室之间设置单向阀,当出液管的挤液面挤压缓存储液管内的液体时,缓存储液管内的液体只能从第一开口处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出液速度。
[0035]总之,利用本技术,正常使用不会触发出液装置,需要出液按压刷头即可出液,进而实现清洗出液同流程操作。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密封状态:密封部与限位部接触,第一出口关闭)。
[003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出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出液状态:出液管受压,密封部与限位部脱离接触,第一出口打开)。
[004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出液状态:出液管继续受压,凸起部推动密封部)。
[004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密封状态:密封部与限位部接触,第一出口关闭)。
[004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出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存储液管,所述缓存储液管与主储液室连通,且所述缓存储液管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出液管,所述出液管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缓存储液管内,且可沿所述缓存储液管的轴向移动;所述出液管位于所述缓存储液管内部的端面具有挤液面,所述挤液面用于将液体挤压至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出液装置具有密封状态和出液状态,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密封状态,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缓存储液管,所述出液管将所述缓存储液管的所述第一开口关闭;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出液状态,所述出液管向所述缓存储液管的内部移动,使得所述缓存储液管的所述第一开口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储液管包括管体和设在所述管体内的密封部,所述管体的一端与主储液室连通,所述第一开口设在所述管体的另一端;所述密封部将所述管体的内腔隔离为缓存储液部和出液部;所述出液管包括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靠近所述缓存储液部的一端的限位部,所述主体贯穿所述密封部,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出液管通过所述密封部,所述挤液面设在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缓存储液部的一侧;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密封状态,所述主体伸出所述出液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密封部接触,隔离所述缓存储液部和所述出液部;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出液状态,所述主体向所述缓存储液部的内部移动,使得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密封部分离,所述缓存储液部和所述出液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出液通道,且所述出液通道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出液管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的通孔;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密封状态,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所述密封部与所述缓存储液部隔离;当所述出液装置处于出液状态,至少部分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缓存储液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佳品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