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腹腔管滑脱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17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腹腔管滑脱腹带,包括第一腹带、第二腹带和第三腹带,所述第一腹带和所述第二腹带通过第一松紧带连接,所述第一腹带和所述第三通过第二松紧带连接,所述第二腹带和所述第三腹带通过一固定件可拆连接;所述第一腹带内开设有能够容纳引流管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空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腹带的边缘。该防腹腔管滑脱腹带针对腹部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设置,弥补了现有腹带的不足,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同时降低使用过程中引流管受压导致引流不畅的可能,保证患者的安全。患者的安全。患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腹腔管滑脱腹带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防腹腔管滑脱腹带。

技术介绍

[0002]现临床上行腹部手术,一般术后都需要留置腹腔引流管,并且需使用腹带束紧腹部进行加压,达到降低切口张力,缓解术区疼痛等目的。
[0003]但是,现有临床上使用的腹带还存在诸多不足,导致患者使用效果不佳,或者造成医护工作不便;其一,现有的腹带无腹腔引流管固定功能,导致引流管容易移动或者引流管受压引起引流不畅;其二,现有的腹带无引流管防滑脱装置,在留置引流管过程中,当患者翻身不注意可能引起管道滑脱,或是引流管受到牵拉不小心滑脱,甚至烦躁的患者可能自行进行拔管,存在安全隐患。
[0004]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防腹腔管滑脱腹带,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腹腔管滑脱腹带,该防腹腔管滑脱腹带针对腹部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设置,弥补了现有腹带的不足,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同时降低使用过程中引流管受压导致引流不畅的可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0006]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腹腔管滑脱腹带,包括第一腹带、第二腹带和第三腹带,所述第一腹带和所述第二腹带通过第一松紧带连接,所述第一腹带和所述第三通过第二松紧带连接,所述第二腹带和所述第三腹带通过一固定件可拆连接;
[0008]所述第一腹带内开设有能够容纳引流管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空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腹带的边缘。
[0009]优选地,所述空腔内设有与所述空腔等长的充气囊,所述充气囊呈圆环柱体,所述充气囊的外壁紧贴于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所述充气囊上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和所述充气囊相互连通,通过所述充气管实现所述充气囊的充/放气。
[0010]优选地,所述充气囊的一端设有引流管卡,所述引流管卡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处。
[0011]优选地,所述引流管卡上设有牵拉报警装置,所述牵拉报警装置包括牵拉传感器、报警器和控制器,所述牵拉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腹带表面的第一固定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三腹带表面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互匹配,实现所述第二腹带与所述第三腹带的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为魔术贴子贴,所述第二固定件为魔术贴母贴。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松紧带的根数和所述第二松紧带的根数均至少为四根。
[0015]优选地,多根所述第一松紧带相互平行,多根所述第二松紧带相互平行。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申请的防腹腔管滑脱腹带针对腹部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设置,在使用时,将腹腔引流管从空腔的一端伸入所述空腔内,接着从空腔的另一端伸出,再与引流袋连接,即可实现将腹腔引流管固定在该腹带上的目的,且对腹腔引流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0018]2.本申请的防腹腔管滑脱腹带设有充气囊,该充气囊用于容置引流管,使用过程中,将腹腔引流管容置于在充气囊中,接着通过所述充气管对所述充气囊进行充气,能够起到有效保护引流管的效果,防止患者翻身时压到,且有些患者在采用腹带束缚后为了进一步压迫伤口在腹带上方放置沙袋等,本技术的充气囊可在重物压迫的情形下对引流管进行有效保护。
[0019]3.本申请的防腹腔管滑脱腹带在充气囊的一端设有引流管卡,所述引流管卡其一可用于固定引流管,其二可监测引流管受牵拉的情况;弥补了现有腹带的不足,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腹腔管滑脱腹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1使用状态下的透视图;
[0023]图4是图1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1中第一腹带的仰视图;
[0025]图中,附图标记:1、第一腹带;2、第二腹带;3、第三腹带;4、第一松紧带;5、第二松紧带;6、魔术贴子贴;7、魔术贴母贴;8、充气囊;9、充气管;10、引流管卡;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如图1

5所示,一种防腹腔管滑脱腹带,包括第一腹带1、第二腹带2和第三腹带3,所述第一腹带1和所述第二腹带2通过第一松紧带4连接,所述第一腹带1和所述第三通过第二松紧带5连接,所述第二腹带2和所述第三腹带3通过一固定件可拆连接;
[0028]所述第一腹带1为多层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腹带1内开设有一能够容纳引流管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11,所述空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12,所述第二开口12位于所述第一腹带1的边缘,具体为下端边缘;将第一开口11的位置对应患者的引流口,将腹腔引流管从第一开口11伸入所述空腔内,接着从第二开口12伸出,再与引流袋连接,即可实现将腹腔引流管固定在该腹带上的目的,且对腹腔引流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0029]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对引流管进行更好的保护,在所述空腔内设有与所述空腔等长的充气囊8,所述充气囊8呈圆环柱体,所述充气囊8的外壁紧贴于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所述充气囊8上设有充气管9,所述充气管9和所述充气囊8相互连通,通过所述充气管9实现所述充气囊8的充/放气;所述充气管9的管口结构参照轮胎的充气口设置(该结构为成熟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在充气过程中,气体只进不出,充气使得充气囊8变大,从而起到保护引流管的目的,在使用结束后,对充气管9管口气门芯内的小圆柱结构施加压力,即可实现放气,放气后引流管可轻易取出。
[0030]使用过程中,将腹腔引流管容置于在充气囊8中,接着通过所述充气管9对所述充气囊8进行充气,能够起到有效保护引流管的效果,防止患者翻身时压到,且有些患者在采用腹带束缚后为了进一步压迫伤口在腹带上方放置沙袋等,本技术的充气囊8可在重物压迫的情形下对引流管进行有效保护。
[003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囊8的一端设有引流管卡10,所述引流管卡10位于所述第二开口12处;所述引流管卡10用于固定引流管,其具有一定的弹性,适用于多种规格大小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卡10上设有牵拉报警装置,所述牵拉报警装置包括牵拉传感器、报警器和控制器,所述牵拉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其中,牵拉传感器设置在引流管卡10与所述引流管连接处,所述报警器和所述控制器可设置在所述第一腹带1表面或者设置在所述引流管卡10表面;所述牵拉传感器感应引流管卡10所受到的拉力,当拉力达到临界值(该值可为一固定值,也可根据需要调节,具体的方式为成熟技术,这里不再赘述),则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发出“嘀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腹腔管滑脱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腹带(1)、第二腹带(2)和第三腹带(3),所述第一腹带(1)和所述第二腹带(2)通过第一松紧带(4)连接,所述第一腹带(1)和所述第三通过第二松紧带(5)连接,所述第二腹带(2)和所述第三腹带(3)通过一固定件可拆连接;所述第一腹带(1)内开设有能够容纳引流管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11),所述空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12),所述第二开口(12)位于所述第一腹带(1)的边缘;所述空腔内设有与所述空腔等长的充气囊(8),所述充气囊(8)呈圆环柱体,所述充气囊(8)的外壁紧贴于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所述充气囊(8)上设有充气管(9),所述充气管(9)和所述充气囊(8)相互连通,通过所述充气管(9)实现所述充气囊(8)的充/放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腹腔管滑脱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8)的一端设有引流管卡(10),所述引流管卡(10)位于所述第二开口(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丽华杨萌凌玉钗周晏合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