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421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包括底垫和内衣结构体;所述底垫中部设有乳房穿接孔,其用于对乳房根部位置进行定形;所述内衣结构体包括两个背部连接带和两个罩杯,所述背部连接带的一端连接在与其同侧的所述罩杯上,两个所述背部连接带的另一端之间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罩杯之间通过前部带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是一种既可持续定形,又不会使药液长时间捂着皮肤的乳房定形装置。定形装置。定形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

技术介绍

[0002]乳房重建术,即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将缺失的乳房重建成为正常形态外观的乳房,恢复女性的曲线美。其手术方法主要有自体组织乳房重建,假体乳房重建及自体组织联合假体乳房重建,无论是上述哪种类型的乳房重建术,新重建好的乳房的形态稳定性是较差的,且乳房处有手术伤,需要进行定形和消毒。
[0003]现有技术的乳房定形部件为普通的内衣形状,包括肩带、背部连接带和乳房罩,只不过定形内衣为紧身内衣,弹力和定形性能均较好,也有直接采用具有弹性的片状带进行乳房定形的。上述两种定形结构均是将重建的乳房全面包裹,换药时就得拆下定形结构,不能持续定形,导致定形效果缓慢;如果是直接将药物喷在可透液的定形结构上,通过浸润方法使皮肤吸收药液,则潮湿的液体长时间捂着皮肤,容易起疹子。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既可持续定形,又不会使药液长时间捂着皮肤的乳房定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包括底垫和内衣结构体;
[0006]所述底垫中部设有乳房穿接孔,其用于对乳房根部位置进行持续定形;
[0007]所述内衣结构体包括两个背部连接带和两个罩杯,所述背部连接带的一端连接在与其同侧的所述罩杯上,两个所述背部连接带的另一端之间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罩杯之间通过前部带连接
[0008]优选的,上述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所述底垫是由多个底环单元拼接而成的环形结构,所述底环单元包括底部弧形片和凸起弧形片,所述底部弧形片的内边缘和所述凸起弧形片的底部边缘无缝连接,相邻的所述底部弧形片之间或者相邻的所述凸起弧形片之间通过弹性缓冲带连接,所述弹性缓冲带拉伸至最长时的长度为2mm以下,所述前部带与其侧方的所述底部弧形片连接。
[0009]优选的,上述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所述底部弧形片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底部凝胶层、弹性层和顶部凝胶层;
[0010]所述凸起弧形片与所述底部弧形片均为结构相同的多层结构的垫体,二者外观形状不同。
[0011]优选的,上述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所述底部凝胶层与所述弹性层之间、所述弹性层与所述顶部凝胶层之间均设置有PU膜;所述底部凝胶层的用于与皮肤接触的表面涂覆有活血药物。
[0012]优选的,上述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还包括两个肩带,所述肩带的一端连接在与其同侧的所述背部连接带上,另一端连接在与其同侧的所述罩杯上。
[0013]优选的,上述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所述底垫与所述罩杯之间夹持有敷药片。
[0014]优选的,上述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所述敷药片包括片状体和挂绳,所述片状体边缘设有所述挂绳,所述罩杯上设有穿孔以及用于挂接所述挂绳的挂扣,所述挂绳能从所述穿孔穿出,并挂在相应的所述挂扣上。
[0015]优选的,上述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所述片状体采用纱布,所述挂绳采用纱布条或者棉绳。
[0016]优选的,上述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每个所述敷药片上的所述挂绳的数量为2

4个,所述挂绳均匀分布在所述敷药片的外边缘。
[0017]优选的,上述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所述罩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中部开设有乳头穿孔。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利用罩杯和底垫同时对乳房进行定形,敷药片上的药剂通过皮肤渗入手术伤处,对伤口进行消毒和修复,当需要换药时,只需要拆开内衣结构体,更换敷药片,换药期间,底垫不拆除,其仍然发挥对乳房的定形作用,敷药片换好后,再次佩戴好内衣结构体即可。敷药片拆下后,乳房位置可与空气进行对流,避免药液长时间持续捂着皮肤,更换新的敷药片后,新的药液可继续对手术伤进行消毒和修复,内衣结构体可继续对乳房进行定形。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是一种既可持续定形,又不会使药液长时间捂着皮肤的乳房定形装置。
[0020]另外,弹性缓冲带充当缓冲作用,允许底垫发生稍微的形变,底垫配合罩杯定形,减少底垫对乳房的过度压迫,底垫可以两三天拆一次,以使血液循环,只要不是换药时的频繁拆卸,就有利于提高重建乳房的定形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的底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的底垫的使用状态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部弧形片的纵切面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垫、敷药片、罩杯连接后的纵切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包括底垫1,底垫1为环形结构,其用于佩戴在重塑的乳房的根部,也就是乳房与上半身交界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垫(1)和内衣结构体;所述底垫(1)中部设有乳房穿接孔,其用于对乳房根部位置进行定形;所述内衣结构体包括两个背部连接带(3)和两个罩杯(4),所述背部连接带(3)的一端连接在与其同侧的所述罩杯(4)上,两个所述背部连接带(3)的另一端之间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罩杯(4)之间通过前部带(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1)是由多个底环单元拼接而成的环形结构,所述底环单元包括底部弧形片(11)和凸起弧形片(12),所述底部弧形片(11)的内边缘和所述凸起弧形片(12)的底部边缘无缝连接,相邻的所述底部弧形片(11)之间或者相邻的所述凸起弧形片(12)之间通过弹性缓冲带(13)连接,所述弹性缓冲带(13)拉伸至最长时的长度为2mm以下,所述前部带(5)与其侧方的所述底部弧形片(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弧形片(11)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底部凝胶层(111)、弹性层(112)和顶部凝胶层(113);所述凸起弧形片(12)与所述底部弧形片(11)为结构相同的多层结构的垫体,二者外观形状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乳房重建术后胸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凝胶层(111)与所述弹性层(112)之间、所述弹性层(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亦晴宋晓丹赵北永
申请(专利权)人:周口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