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多功能造口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17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多功能造口袋,包括收集袋和与收集袋通过压力通断阀连接的储存袋,压力通断阀包括活塞腔,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活塞与活塞腔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储存袋可粘贴于佩戴者衣物内部或者是皮肤上,当收集袋内部的压力大于压缩压力弹簧所需要的力时,活塞将压缩压力弹簧,从而将收集袋到储存袋的气路通道连通;使得,收集袋中的气体能够进入到储存袋中,因此在储存袋中的气压变大时,佩戴者能够明显的感应到,从而实现了自动提醒佩戴者需要排放收集袋中的气体;通过上述实现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采用活性炭随时排放气体造成佩戴者满身异味的情况出现;并且能够通过所述储存袋提醒佩戴者进行排气。佩戴者进行排气。佩戴者进行排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多功能造口袋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多功能造口袋。

技术介绍

[0002]“造口”即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对肠管进行分离,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肛门或尿道移至腹壁)形成一个开口。达到肠道减压、减轻梗阻、保护远端肠管的吻合或损伤,促进肠道、泌尿到疾病的痊愈,甚至挽救病人的生命。
[0003]造口一般是针对直肠、膀胱病变(如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为了保住患者的性命,医生手术切除病变的部位,例如,直肠癌会切除直肠、肛管,膀胱癌会切除膀胱,然后在患者的腹部左侧或者右侧开一个口。大便或小便通过该造口不自主的排出体外,这类患者在出院以后将需要在造口出粘贴一个袋子来装排出的东西,医学上称这类患者为“造口人”。
[0004]造口袋是专门为造口患者收集肠管内粪便设计的一种袋子,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造口袋,为了防止其内部的气压过大,多采用活性炭片排气孔进行实时排气,然而活性炭片排气孔的长时间的使用去除异味的性能将会大打折扣,将会导致患者满身异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多功能造口袋,拟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采用活性炭片排气孔,长时间下会导致患者满身异味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环保型多功能造口袋,包括具备一个开口端的收集袋、设置在开口端且用于封闭开口端的压合部、以及设置在收集袋上且远离所述开口端的造口配合部;所述收集袋通过第一输出管道连通压力通断阀,压力通断阀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输出管道连接第一储存袋;
[0008]所述压力通断阀包括活塞腔以及将所述活塞腔分割为前腔室和后腔室的活塞,活塞上套装有密封圈;所述后腔室与所述第一输出管道连接,所述前腔室中安装有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活塞上,另一端安装在前腔室远离活塞的内壁上;所述压力通断阀的输出端设置在活塞腔的侧壁上,压缩所述压力弹簧所用的力小于收集袋所能够承受的压力;且所述活塞压缩弹簧到极限位置后,能够使收集袋通过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储存袋连通。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储存袋可粘贴于佩戴者衣物内部或者是皮肤上,当收集袋内部的压力大于压缩压力弹簧所需要的力时,活塞将压缩压力弹簧,从而将收集袋到第一储存袋的气路通道连通;使得,收集袋中的气体能够进入到第一储存袋中,而由于第一储存袋粘贴于佩戴者衣物内部,或者是皮肤上,因此在第一储存袋中的气压变大时,佩戴者能够明显的感应到,从而实现了自动提醒佩戴者需要排放收集袋中的气体;此时佩戴者可以到厕所或其他隐蔽位置中进行排放;通过上述实现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采用活性炭随时排放气体造
成佩戴者满身异味的情况出现;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储存袋提醒佩戴者进行排气。本装置无需电源以及其他外部能量供给整个装置进行工作,因此本装置具备成本低,重复使用率高,无需担心能源问题。
[0010]进一步的,所述压合部包括两个压条,两个压条的一端相互铰接,其中一个压条的另一端铰接有吊耳,对应的在另一个压条上设置有与所述吊耳配合使两个压条紧贴的压槽。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压条压合在开口端从而实现开口端的封闭,在压合时,可以将开口端进行折叠,再将两个压条压合在折叠后的开口端,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收集袋内部的异物流出。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存袋通过第三输出管道连接有压力通断阀,压力通断阀的输出端通过第四输出管道连接第二储存袋。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储存袋,将第二储存袋粘贴于衣物内部或皮肤上,使得第一储存袋内部的气体装满后,当第一储存袋内的气压大于压缩压力弹簧所用的力时,活塞压缩压力弹簧,第一储存袋的气体通过压力通断阀进入到第二储存袋中,使得在特殊情况(例如乘车、开会等情况时)时,能够为佩戴者提供充裕的时间;也就是说本过程中,首先第一储存袋中的气压变换后,佩戴者能够感应到,若是此时不方便排放,则通过第二储存袋能够为佩戴者预留一定的排放时间,避免了佩戴者产生焦虑或恐慌心理;由于第一储储存袋和第二储存袋的变化佩戴者能够清楚的感应到,因此,若不设置第二储存袋,在第一储存袋中有气体后,第一储存袋与皮肤之间的接触面就会发生变化,并且皮肤与第一储存袋之间的接触压力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佩戴者能够清楚的感应到,当其在感应到后,若无第二储存袋的情况,佩戴者就无法把控第一储存袋需要多久就能装配,因此其需要时刻去警惕第一储存袋的变化情况,故通过设置第二储存袋,有效的避免了佩戴者产生焦虑或恐慌心理。
[0014]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位于前腔室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圆柱凸台,对应的,所述前腔室远离活塞的一端面设置有圆柱凸台,压力弹簧的两端均分别套装在两个所述圆柱凸台上。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圆柱凸台,将压力弹簧套装在圆柱凸台上,有效的避免的压力弹簧在压缩或伸缩过程中产生偏移。
[0016]进一步的,安装于所述活塞上的圆柱凸台上设置有插件,对应的,在另外一个圆柱凸台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插件配合锁紧的锁孔,并在所述压力通断阀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解锁的按压部;所述压力通断阀的输出端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排气阀。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插件和与所述插件配合锁紧的锁孔,使得活塞压缩弹簧,致使收集袋和第一储存袋,或者是第一储存袋和第二储存袋之间形成通路后,插件和插孔能够相互配合锁紧所述活塞,防止所述活塞继续移动;当需要进行排气时,只需开启任意一个所述压力通断阀的排气管上设置的排气阀后,就能够将所有的气体排放出去;当排放完成后,按压所述按压部后,使得插件与所述锁孔分离,并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活塞回到原位。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每次在排气时,只需要开启一个排气阀后,所有气体即可排出,排放完成后,只需按压两个所述压力通断阀上设置有按压部,即可使相应的活塞回到原位。
[0018]若不设置所述压力通断阀,那么无法起到提示作用,原因如下,若收集袋以及第一储存袋,以及第二储存袋之间直接通过管道连接,则当收集袋内产生有气体后,那么相应的第一储存袋和第二储存袋中也会产生气压变化,从而使得佩戴者在感应到第一储存袋和第
二储存袋中的气压变化后,无法确定收集袋中气体是否达到储存极限。因此若不采用压力通断阀的情况下,无法起到提示佩戴者的作用。
[00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储存袋可粘贴于佩戴者衣物内部或者是皮肤上,当收集袋内部的压力大于压缩压力弹簧所需要的力时,活塞将压缩压力弹簧,从而将收集袋到第一储存袋的气路通道连通;使得,收集袋中的气体能够进入到第一储存袋中,而由于第一储存袋粘贴于佩戴者衣物内部,或者是皮肤上,因此在第一储存袋中的气压变大时,佩戴者能够明显的感应到,从而实现了自动提醒佩戴者需要排放收集袋中的气体;此时佩戴者可以到厕所或其他隐蔽位置中进行排放;通过上述实现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采用活性炭随时排放气体造成佩戴者满身异味的情况出现;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多功能造口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具备一个开口端的收集袋(1)、设置在开口端且用于封闭开口端的压合部(11)、以及设置在收集袋(1)上且远离所述开口端的造口配合部(2);所述收集袋(1)通过第一输出管道(3)连通压力通断阀(4),压力通断阀(4)的输出端(19)通过第二输出管道(5)连接第一储存袋(7);所述压力通断阀(4)包括活塞腔以及将所述活塞腔分割为前腔室(14)和后腔室(12)的活塞(13),活塞(13)上套装有密封圈;所述后腔室(12)与所述第一输出管道(3)连接,所述前腔室(14)中安装有压力弹簧(15),压力弹簧(15)的一端安装在活塞(13)上,另一端安装在前腔室(14)远离活塞(13)的内壁上;所述压力通断阀(4)的输出端(19)设置在活塞腔的侧壁上,压缩所述压力弹簧(15)所用的力小于收集袋(1)所能够承受的压力;且所述活塞(13)压缩弹簧到极限位置后,能够使收集袋(1)通过所述输出端(19)与所述第一储存袋(7)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多功能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11)包括两个压条(21),两个压条(21)的一端相互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美玲魏玲蒋延凤邓茜茜黄吉燕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