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高密度蝶形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16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强型高密度蝶形光缆,包括蝶形外壳、缆芯,所述缆芯外侧覆盖有一层超高强纤维织网,所述超高强纤维织网外侧覆盖有一层芳纶纱,所述蝶形外壳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散热槽、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内固定有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槽内固定有第二散热板,所述蝶形外壳内侧设有第一集热板、第二集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所述第一集热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二集热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两侧均设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二导热板两侧均设有第二加强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强型高密度蝶形光缆,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保证了蝶形光缆的结构稳定性,还具有优异的防摔、散热性能。热性能。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型高密度蝶形光缆


[0001]本技术涉及光缆
,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型高密度蝶形光缆。

技术介绍

[0002]蝶形光缆一般由蝶形外壳、设置在蝶形外壳内侧中心位置的缆芯以及设置在蝶形外壳中且位于缆芯上下两侧的加强件构成。近年来,随着国内光纤入户项目的试点和逐步推广,蝶形入户光缆以具有高带宽、高可靠性数据传输、连接方便、易于安装、开剥、使用和维护等特点,成为连接网络主干线到用户的最后一百米的最佳引入线缆。
[0003]现有的蝶形光缆存在以下缺陷:1.结构强度低,蝶形外壳容易受压变形或断裂,导致蝶形光缆的结构稳定性差;2.蝶形光缆内的光纤密度高,长期处于高频导通状态的光缆容易发热,没有散热模块,影响了电缆的正常散热,可能造成电缆在运行中产生发热现象;3.蝶形外壳无防护,导致蝶形光缆的抗震防摔性能较差,蝶形外壳表面容易磨损,更甚者会导致内部的光纤裸露,从而发生漏电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强型高密度蝶形光缆,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保证了蝶形光缆的结构稳定性,还具有优异的防摔、散热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0006]一种加强型高密度蝶形光缆,包括蝶形外壳、设置在所述蝶形外壳内侧的缆芯,所述缆芯外侧覆盖有一层超高强纤维织网,所述超高强纤维织网外侧覆盖有一层芳纶纱,所述蝶形外壳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散热槽、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内固定有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槽内固定有第二散热板,所述蝶形外壳内侧设有第一集热板、第二集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所述第一集热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二集热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两侧均设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二导热板两侧均设有第二加强件。
[0007]具体的,所述蝶形外壳外侧面还设有氟碳涂层。
[0008]具体的,所述蝶形外壳的四个边角均为圆角,所述蝶形外壳的四个边角位置还设有防摔垫层。
[0009]具体的,所述防摔垫层呈弧形结构。
[0010]具体的,所述缆芯包括松套管、阻水纤膏、光纤,所述松套管内侧形成有空腔,所述光纤位于所述空腔中部,所述阻水纤膏填充在所述空腔内侧。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的加强型高密度蝶形光缆,在蝶形外壳内侧设置了四个加强件,四个加强件分布在蝶形外壳内侧的四个方位,缆芯位于四个加强件所围成的区域中间,加大了缆芯四个方位的强度,并提高了蝶形光缆整体的抗压、抗断裂强度;
[0013]2.蝶形外壳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散热槽、第二散热槽,第一散热槽内固定有第
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槽内固定有第二散热板,蝶形外壳内侧设有第一集热板、第二集热板,第一散热板与第一集热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热板,第二散热板与第二集热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热板,第一集热板、第二集热板分布在缆芯的上下两侧,缆芯正常导通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至第一集热板、第二集热板上,再通过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将热量导出,提升了蝶形光缆的散热效率,避免出现过热的现象;
[0014]3.在蝶形外壳的四个边角位置还设有防摔垫层,防摔垫层可选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能够提升蝶形光缆的抗震防摔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加强型高密度蝶形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为:蝶形外壳1、第一散热槽11、第二散热槽12、缆芯2、松套管21、阻水纤膏22、光纤23、超高强纤维织网3、芳纶纱4、第一散热板51、第二散热板52、第一集热板 53、第二集热板54、第一导热板55、第二导热板56、第一加强件61、第二加强件62、氟碳涂层7、防摔垫层8。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8]实施例1
[0019]参照图1所示:一种加强型高密度蝶形光缆,包括蝶形外壳1、设置在蝶形外壳1内侧的缆芯2,缆芯2外侧覆盖有一层超高强纤维织网3,超高强纤维织网3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能和防刺性能,能够对缆芯2起到防刺的作用,避免蝶形光缆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物冲击而轻易被刺穿,超高强纤维织网3外侧覆盖有一层芳纶纱4,蝶形外壳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散热槽11、第二散热槽12,第一散热槽11内固定有第一散热板51,第二散热槽12内固定有第二散热板52,蝶形外壳1内侧设有第一集热板53、第二集热板54,第一散热板51与第一集热板53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热板55,第二散热板52与第二集热板54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热板 56,缆芯2正常导通时产生的热先通过缆芯2上下两侧的第一集热板53、第二集热板54集热,再分别通过第一导热板55、第二导热板56传递到第一散热板51、第二散热板52中,而第一散热板51、第二散热板52均与外界直接接触,因此能够快速将热量传导至空气孔,实现快速散热的效果,第一导热板55两侧均设有第一加强件61,第二导热板56两侧均设有第二加强件62,两个第一加强件61和两个第二加强件62分布在蝶形外壳内侧的四个方位,使得缆芯 2位于第一加强件61和第二加强件62所围成的区域中间,加大了缆芯2四个方位的强度,并提高了蝶形光缆整体的抗压、抗断裂强度。
[0020]优选的,蝶形外壳1外侧面还设有氟碳涂层7,氟碳涂层7为含氟材料,而氟离子具有疏水性,将氟碳涂层7涂覆在蝶形外壳1外侧,能够提升蝶形外壳1外侧面的防水能力。
[0021]优选的,蝶形外壳1的四个边角均为圆角,蝶形外壳1的四个边角位置还设有呈弧形结构的防摔垫层8,防摔垫层8可选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能够提升蝶形光缆的抗震防摔能力。
[0022]优选的,缆芯2包括松套管21、阻水纤膏22、光纤23,松套管21内侧形成有空腔,光
纤23位于空腔中部,阻水纤膏22填充在空腔内侧。
[0023]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1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型高密度蝶形光缆,包括蝶形外壳(1)、设置在所述蝶形外壳(1)内侧的缆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2)外侧覆盖有一层超高强纤维织网(3),所述超高强纤维织网(3)外侧覆盖有一层芳纶纱(4),所述蝶形外壳(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散热槽(11)、第二散热槽(12),所述第一散热槽(11)内固定有第一散热板(51),所述第二散热槽(12)内固定有第二散热板(52),所述蝶形外壳(1)内侧设有第一集热板(53)、第二集热板(54),所述第一散热板(51)与所述第一集热板(53)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热板(55),所述第二散热板(52)与所述第二集热板(54)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热板(56),所述第一导热板(55)两侧均设有第一加强件(6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珍金永良沈清华王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