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089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灌溉装置,包括底板、水管收放单元和喷头摆动单元;底板:上表面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板,前侧的固定板的前侧面安装有开关组,所述底板的内部为中空,且底板内的右侧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水管收放单元:包括水箱、水泵、转动接头、水管、收卷筒和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筒前后侧面的中部分别与两个固定板相对侧面的中部转动连接,且收卷筒的内部为中空,所述水管的右端与水箱左侧面的出水口连接,本水利工程灌溉装置,可在灌溉时使水管能够自动的收放,灌溉时不用铺设管道和预挖沟渠,降低灌溉时人们消耗的体力和时间,提高灌溉的效率,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灌溉设备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灌溉是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灌溉,即用水浇地,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其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在耕地多水资源较少的北方地区,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目前在进行灌溉时大多采用引水灌溉,引水时需要提前预挖沟渠或铺设管道,但是在一些丘陵地带,地势不平,预挖沟渠的难度和劳动力较大,并且在丘陵地带耕地面积都比较小,采用挖沟渠灌溉或铺设管道的方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影响灌溉的效率,而且管道的铺设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理,在灌溉后还需要对铺设的管道进行收卷,使得人们消耗的体力大,耗时长,不便于小面积耕地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水管收放单元(5)和喷头摆动单元(6);底板(1):上表面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板(2),前侧的固定板(2)的前侧面安装有开关组(3),所述底板(1)的内部为中空,且底板(1)内的右侧置有蓄电池(4),所述蓄电池(4)的输出端与开关组(3)的输入端电连接;水管收放单元(5):包括水箱(51)、水泵(52)、转动接头(53)、水管(54)、收卷筒(55)和收卷电机(56),所述收卷筒(55)前后侧面的中部分别与两个固定板(2)相对侧面的中部转动连接,且收卷筒(55)的内部为中空,所述水管(54)的右端与水箱(51)左侧面的出水口连接,水管(54)的左端依次穿过收卷筒(55)中部侧面的通槽、收卷筒(55)内后侧面和后侧的固定板(2)后侧面的中部的通孔,且水管(54)的中部螺旋缠绕在收卷筒(55)中部的外侧,所述水管(54)上安装有水泵(52),所述水泵(52)的右侧面与水箱(5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水管(54)的左端安装有转动接头(53),所述收卷电机(56)安装在前侧的固定板(2)前侧面的中部,且收卷电机(56)的输出轴穿过前侧的固定板(2)前侧面中部的通孔与收卷筒(55)前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51)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和底板(1)下表面的四个角落均安装有移动轮(8);喷头摆动单元(6):包括连接管(61)、喷头(62)、转动杆(63)、推板(64)、转盘(65)和摆动电机(66),所述转动杆(63)的下表面与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喷头(62)通过角度调节器(7)固定在转动杆(63)的上端,且喷头(62)的进水口与转动接头(53)的出水口之间通过连接管(61)连接,所述摆动电机(66)安装在底板(1)内顶部的左侧,且摆动电机(66)的输出轴穿过底板(1)内的顶部与转盘(6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板(64)的左侧面与转动杆(63)下端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转盘(65)上的凸出轴位于推板(64)下表面的长条孔内,所述水泵(52)、收卷电机(56)和摆动电机(66)的输入端与开关组(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俊芳骆月民郭红董予龙段延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兴河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