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台灯及其光驱膜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082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台灯及其光驱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灯座、安装在灯座上的灯壳、安装在灯壳内的灯体和用于调节灯体光照强度的调光器,灯壳内安装有罩设在灯体上的散光罩,散光罩包括包覆在灯体外的光驱膜,光驱膜由感光自动张合的MXene/聚乙烯/纳米Ag柔性聚光材料制成,且纳米Ag靠近灯体一侧设置。本申请需提供大范围的强光照射时,调亮灯光使光驱膜产生不对称变形,张开即可扩大照射范围;需小范围的照明时,调暗灯光使光驱膜恢复,闭合即可缩小照射范围,实现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根据使用场景自动调节光照范围,还避免了多种传感器带来的复杂线路设计,结构简单、携带方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台灯及其光驱膜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灯具
,具体来说是一种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台灯及其光驱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台灯是生活中常见的照明灯具,它的用途有很多,不仅能提供小范围的灯光照明、移动到旮旯角落处使用,还能在大照明灯下提高局部区域的亮度,提供保护人眼的光线;而且在公共场所中,小范围的照明不至于打扰别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局部照明也能使人更惬意、舒适。总体而言,台灯具有节约能源、便于携带、精致美观的特点,因此台灯作为一种便捷式的照明灯具,已不可或缺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型化、智能化台灯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如公布号为CN10746164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台灯,包括依次连接的灯座、支架、灯罩,灯罩内安装有灯体,灯座上设有用于调节灯体发光时亮度的调光结构,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场合,通过调光结构调节灯体的亮度。但是,对于需要小范围照明的场合,该台灯不能自动调节光照范围,容易打扰到别人。
[0004]公布号为CN10873081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能够调节光照强度的台灯,其通过感光模块收集灯罩外环境的光照强度,并将收集的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工作控制电动马达的旋转,从而对挡板进行收缩或展开,达到对光照强度的控制。但是,上述方案采用各种传感元件、控制元件以及驱动元件,造成了台灯体积较大、不能够便捷携带、结构设计复杂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5]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使用场景自动调节光照范围,且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的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台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使用场景自动调节光照范围,且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的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台灯。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8]一种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台灯,包括灯座、安装在灯座上的灯壳、安装在灯壳内的灯体和用于调节灯体光照强度的调光器,所述灯壳内安装有罩设在灯体上的散光罩,所述散光罩包括包覆在灯体外的光驱膜,所述光驱膜由感光自动张合的MXene/聚乙烯/纳米Ag柔性聚光材料制成,且其中的纳米Ag靠近灯体一侧设置。
[0009]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光驱膜由MXene/聚乙烯/纳米Ag柔性聚光材料制成,当没有灯光照射时,光驱膜呈弯曲状并包覆在灯体外,起到防尘的作用;当有灯光照射时,MXene/聚乙烯/纳米Ag柔性聚光材料发生感光自动张开,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纳米Ag的反射作用使灯体的光线得到聚集,实现自适应聚光,此时MXene/聚乙烯/纳米Ag柔性聚光材料的张开角度随之增大。
[0010]当需提供大范围的强光照射时,调节调光器使灯体的光照强度增强,此时纳米Ag反光增强了灯体的光线强度,使MXene/聚乙烯/纳米Ag柔性聚光材料感光产生不对称变形,并向MXene一侧弯曲,以此驱动光驱膜张开,使灯体具有较大的照射范围,确保照明效果;当需小范围的照明时,调节调光器使灯体的光照强度减弱,此时MXene/聚乙烯/纳米Ag柔性聚光材料的形状得以恢复,以此驱动光驱膜闭合,即可遮挡灯体的部分光线,缩小照射范围,不至于影响到别人,适用于不同的光照场景。
[0011]本申请利用纳米Ag反光带来的自适应聚光特性,提高MXene/聚乙烯/纳米Ag柔性聚光材料对光强的敏感性,使光驱膜可在灯体的强光照射下张开、弱光照射下闭合,且张开角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实现自适应地调节台灯的散光角度,既达到了根据使用场景自动调节光照范围的目的,又避免了多种传感器带来的复杂线路设计,使本台灯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0012]优选的,所述散光罩还包括固定安装在灯壳内的安装座,所述光驱膜呈花瓣状,所述光驱膜的根部固接在安装座上。
[0013]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光驱膜呈花瓣状,并通过安装座安装在灯壳内,安装座对光驱膜形成稳定支撑,当光照强度变化时,每片光驱膜都能在灯体外进行稳定的自由弯曲,实现光驱膜自适应的张开、闭合,模拟花朵绽放与闭合的仿生效果,具有很强的美观性,还能够起到台灯久置防尘的作用。
[0014]优选的,所述光驱膜的纳米Ag涂覆在聚乙烯层一侧的内壁上
[0015]有益效果:由于纳米Ag涂覆在聚乙烯层一侧的内壁上,当光线强度增强时,光驱膜张开的角度增大,纳米Ag涂层的反射面始终朝向灯体,对光线保持很好的聚集效果,即光照强度越大,聚光效果越好,对提高MXene/聚乙烯/纳米Ag柔性聚光材料对光强敏感性的作用就越强,进一步确保了台灯的自适应聚光驱动调节散光角度性能。
[0016]优选的,所述灯座包括底座夹、灯杆和灯头座,所述灯杆的一端与底夹固接、另一端与灯头座固接,所述灯杆为塑料外壳包裹的金属软管,所述灯壳固定安装在灯头座上。
[0017]有益效果:本申请使用时,底座夹既可以直接放置在平面上,也能进行夹持固定在其他桌椅等其他物件上,使用方便、能够便捷式携带,适用于家居阅读、户外照明等场所;且对于灯杆狭窄的环境,将底座夹固定后,拨动灯杆使灯壳和灯体转向需照射的环境中即可,具有更广的适应性。
[0018]优选的,所述台灯还包括向灯体供电的电源,所述灯体采用低压灯带或LED灯珠,所述调光器采用调光控制器,所述电源采用电池组或移动供电设备。
[0019]有益效果:本申请使用低压灯带或LED灯珠,解决了需要寻找固定电源的问题,通过使用移动电源能够随时随地点亮台灯,降低了占用空间,实现了台灯可随身携带的特性。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台灯的光驱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1)制备MXene溶液:将TiALC2粉末加入到LiF/HCI混合溶液中,持续搅拌得到均匀的混合物,再对混合物用去离子水洗涤,之后进行离心,直至上清液的pH值高于6;然后将离心后的沉淀物在去离子水中分散,超声处理后得到MXene溶液。
[0022](2)制备MXene薄膜:将MXene溶液与去离子水混合,混合溶液经真空抽滤后得到润湿的MXene薄膜,然后将MXene薄膜连同滤膜在室温下干燥得到MXene/滤膜双层膜,滤膜的
上方即为MXene薄膜。
[0023](3)制备MXene/聚乙烯柔性材料:将MXene/滤膜双层膜水平放置在纸张上,将单面带有粘性的聚乙烯胶带贴附在MXene薄膜表面,得到聚乙烯/MXene/滤膜三层结构,滤膜的上方即为MXene/聚乙烯柔性材料。
[0024](4)制备光驱膜:以滤膜为基底将MXene/聚乙烯柔性双层膜裁剪出预先设计的形状;然后在聚乙烯层一侧的内壁上喷涂纳米Ag,即制备MXene/聚乙烯/纳米Ag柔性聚光材料;最后剥离滤膜即得到光驱膜。
[0025]有益效果:本申请中,TiALC2与LiF混合后形成具有二维结构的MXene材料,MXene材料具有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金属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台灯,包括灯座(1)、安装在灯座(1)上的灯壳(2)、安装在灯壳(2)内的灯体(3)和用于调节灯体(3)光照强度的调光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2)内安装有罩设在灯体(3)上的散光罩(6),所述散光罩(6)包括包覆在灯体(3)外的光驱膜(62),所述光驱膜(62)由感光自动张合的MXene/聚乙烯/纳米Ag柔性聚光材料制成,且其中的纳米Ag靠近灯体(3)一侧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罩(6)还包括固定安装在灯壳(2)内的安装座(61),所述光驱膜(62)呈花瓣状,所述光驱膜(62)的根部固接在安装座(6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驱膜(62)的纳米Ag涂覆在聚乙烯层一侧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包括底座夹(11)、灯杆(12)和灯头座(13),所述灯杆(12)的一端与底夹固接、另一端与灯头座(13)固接,所述灯杆(12)为塑料外壳包裹的金属软管,所述灯壳(2)固定安装在灯头座(13)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台灯还包括向灯体(3)供电的电源(5),所述灯体(3)采用低压灯带或LED灯珠,所述调光器(4)采用调光控制器,所述电源(5)采用电池组或移动供电设备。6.一种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驱动调节散光角度台灯的光驱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MXene溶液:将TiALC2粉末加入到LiF/HCI混合溶液中,持续搅拌得到均匀的混合物,再对混合物进行洗涤、离心,直至上清液的pH值高于6;然后将离心后的沉淀物在去离子水中分散,超声处理后得到MXene溶液。(2)制备MXene薄膜(621):将MXene溶液与去离子水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颖邱昌文潘家乐臧简常龙飞张晨初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