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玉伦专利>正文

折叠式拖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062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折叠式拖把,属清洁用具。它公开了该折叠式拖把的叉头架的下端与两折叠板上端面之间为球面副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叉头架与折叠板的连接结构简单,折叠板拆装方便,而且连接件不会因潮湿而生锈,大大延长拖把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清洁用具,特别是折叠式拖把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折叠式拖把的叉头架与折叠板之间多采用螺栓连接,结构较简单。其不足之处在于折叠板只能左右折叠,而不能前、后摆动;而且由于采用螺栓连接,长期使用会因潮湿造成连接螺栓腐蚀破坏,影响拖把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拖把,该拖把的叉头架与折叠板的连接能使折叠板前、后摆动,而且使用寿命长。本实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折叠式拖把的叉头架下端与两折叠板上端面之间为球面副结构连接。以上所述的球面副结构连接可以是在叉头架的下端活动固定有两支杆,支杆的下端的为球状头结构,该球状头结构插装在两折叠板上端面的爪状槽内。以上所述的两支杆的下端可以设有防止折叠板向前翻转的限位块。本实新型的折叠板的宽度可以为60~150mm。本技术的优点是叉头架与折叠板的连接结构简单,折叠板拆装方便,而且使用寿命长,加宽的折叠板可配装宽度达150mm的胶棉头,清洁效果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叉头架与折叠板的连接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手柄1、拉手柄2、固定在手柄1下端的叉头架3、折叠板4、连接板5、胶棉头6。手柄1为可伸缩的,通过调节螺母7可调节手柄1的长度。手柄1上还固定有塑料握手套8,手柄1用铝合金管制成。拉手柄2固定在人字形的叉头架3的上端的手柄1上。在拉手柄2的中部活动的固定有两连接杆9,两连接杆5分别穿过叉头架3上端的通孔,其下端分别活动插装在两折叠板4之间的连接板5上端的固定孔内。两折叠板4分别通过一芯轴10与连接板5活动连接,连接板5的宽度为60mm~150mm。叉头架3的两侧下端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支杆11。两支杆11下端为球状头,两支杆11的球状头插装在折叠板4上端面上的爪状槽12内。两支杆11的下端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折叠板4向前翻转的限位块13。当折叠板4向前翻转时,限位块13的下端面将顶住折叠板4的上端面,阻止折叠板4向前翻转。胶棉头6上端面粘贴固定有两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设有卡钩。利用连接板14上的卡钩和两折叠板4上的固定孔将胶棉头6固定安装在两折叠板4的下端。叉头架3、支杆11、折叠板4、连接板5、连接板14用工程塑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折叠式拖把,包括手柄、拉手柄、固定在手柄下端的叉头架、折叠板、胶棉头,其特征是叉头架下端与两折叠板上端面之间为球面副结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式拖把,包括手柄、拉手柄、固定在手柄下端的叉头架、折叠板、胶棉头,其特征是叉头架下端与两折叠板上端面之间为球面副结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拖把,其特征是在叉头架的下端活动的固定有两支杆,支杆的下端为球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玉伦
申请(专利权)人:郑玉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