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043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包括炉体,设于炉体底端的排污口、底部侧面的循环水出口和出水口、底部内侧的第二温度表、中底部的循环水入口,中顶部的压力器、顶部的进气阀和排气阀、顶端的电极,升降装置连接內炉和炉体,循环水入口的三通阀和电极连接于內炉,內炉底端设有压差变送器和第一温度表,內炉底端凸起处设置有排水阀。能够调整压力、温度、水位、功率和溶液电导率,并且能够调整电极反应面积和內炉高度。面积和內炉高度。面积和內炉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锅炉
,特别涉及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电极式锅炉以节能、环保、电价低、热功率大的优势,正在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各种场合。目前,电极式锅炉多使用6KV及以上高压电对锅炉内的、具有一定电导率的水直接加热,结构上多采用立式布置,加热电极均布于锅炉封头之上,锅炉内的水量较大,运行中不断的以热媒形式出去,外界不断补充锅炉内的水,以保持锅炉运行稳定。但是现有锅炉往往高度较高,锅炉及电极布置空间受到较大限制,人员操作高度较高,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0003]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真空直线布置的高压电极锅炉”,其公告号:CN110230807A,其申请日:2019年5月31日,利用水的导电原理调节三个直线内筒的液位高低,可顺利调节锅炉功率的大小,但是存在不能改变内部压力、不能改变内部温度、不能改变内部水位和不能改变内部溶液电导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调整压力、温度、水位、功率和溶液电导率,并且能够调整电极反应面积和內炉高度。
[0005]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包括炉体,设于所述炉体底端的排污口、底部侧面的循环水出口和出水口、底部内侧的第二温度表、中底部的循环水入口,中顶部的压力器、顶部的进气阀和排气阀、顶端的电极,所述炉体和內炉连接于升降装置,所述循环水入口的三通阀和电极连接于內炉,所述內炉底端设有压差变送器和第一温度表,所述內炉底端凸起处设置有排水阀。
[0006]作为优选,所述排水阀、循环水出口、循环水入口、出水口和排污口直径相等。便于施工维护,减少装置成本。
[0007]作为优选,所述电极为铬锆铜或Q345钢,呈网状。反应面积大,反应效率高,提高装置效率。
[0008]作为优选,所述水位变送器控制水位在300 mm至1100 mm。保证合适的反应面积,提高装置效率。
[0009]作为优选,所述炉体、循环水出口、循环水入口、出水口和排污口涂有绝缘涂层特氟龙。减少意外触电情况,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0010]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水出口、循环水入口、出水口和排污口设有控制阀。可控制阀口开度,提高装置灵敏度。
[0011]作为优选,所述升降装置为电动2级伸缩杆,移动控制端遥控伸缩。用于遥控调整內炉高度,控制反应面积,提高装置灵敏度。
[0012]作为优选,所述升降装置内杆材质为钢,外部设有PPH套管。升降装置做绝缘处理,
提高装置安全性。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三通阀管壁和內炉为滑动连接。辅助內炉升降,维持三通阀相对稳定,提高装置稳定性。
[0014]作为优选,一种电极锅炉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升降装置控制內炉升降;內炉水位过高时,排水阀开度增加,循环泵频率降低,內炉水位过低时,排水阀开度减小,循环泵频率增加;功率低于设定值时,循环泵频率增加,功率达到设定值时,循环泵频率降低,维持功率恒定;炉内压力过高时,打开排气阀,炉内压力过低时,打开进气阀;出水口温度过高时,排水阀开度减小或关闭,出水口温度过低时,排水阀开度增加;溶液电导率过高时,打开排污口,预警信号灯亮起,溶液电导率过低时,加药口加入磷酸三钠浓液。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调整压力、温度、水位、功率和溶液电导率,并且能够调整电极反应面积和內炉高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极锅炉装置结构图。
[0017]图2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极锅炉装置滑动连接结构图。
[0018]图3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其控制方法流程图。
[0019]图中 1

炉体、2

循环水出口、3

循环水入口、4

压差变送器、5

压力器、6

进气阀、7

电极、8

排气阀、9

第一温度表、10

排水阀、11

第二温度表、12

出水口、13

排污口、14

內炉、15

升降装置、16

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下文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专利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未做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专利技术的主旨。
[0021]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炉体1,设于炉体1底端的排污口13、底部侧面的循环水出口2和出水口12、底部内侧的第二温度表11、中底部的循环水入口3,中顶部的压力器5、顶部的进气阀6和排气阀8、顶端的电极7,升降装置15连接內炉14和炉体1,循环水入口3的三通阀16和电极7连接于內炉14,內炉14底端设有压差变送器4和第一温度表9,內炉14底端凸起处设置有排水阀10。
[0022]循环水出口2、循环水入口3、压力器5和进气阀6位于同一侧,排气阀8、第二温度表11和出水口12位于另一侧。
[0023]循环水出口2、循环水入口3、出水口12和排污口13设有控制阀。
[0024]內炉14内的电极7呈网状,电极7为铬锆铜或Q345钢,电极7的导电杆穿过炉体1的
绝缘瓷套后与电源母线电连接。
[0025]水位变送器4,水位控制在最低300 mm至最高1100 mm之间。
[0026]炉体1、循环水出口2、循环水入口3、出水口12和排污口13涂有绝缘涂层特氟龙。
[0027]炉体1高5000毫米,直径2400毫米。
[0028]排水阀10、循环水出口2、循环水入口3、出水口12和排污口13直径165毫米。
[0029]升降装置15为电动2级伸缩杆,各长800毫米,直径200毫米,内杆材质为钢,外部设有PPH套管,升降装置15设有配套的移动控制端,用于调节伸缩幅度,固定连接炉体1的伸缩杆不做伸缩运动。
[0030]如图2所示,三通阀16管壁和內炉14为滑动连接,连接处內炉14设有弹簧和限位槽。
[0031]控制內炉升降方法:升降装置15的移动控制端控制升降装置15伸缩幅度,从而控制內炉14升降,使得电极7与水的接触面积改变。
[0032]如图3所示,控制功率方法:通过电功率变送器的信号检测与设定功率比对完成,功率控制信号对应內炉14液位控制信号。该功率变送器有三相功率叠加构成,满量程的输出功率为8 MW。根据功率与设定值的偏差,作用于循环泵,如果实际功率低于设定值,则应提高內炉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设于所述炉体底端的排污口、底部侧面的循环水出口和出水口、底部内侧的第二温度表、中底部的循环水入口,中顶部的压力器、顶部的进气阀和排气阀、顶端的电极,所述炉体和內炉连接于升降装置,所述循环水入口的三通阀和电极连接于內炉,所述內炉底端设有压差变送器和第一温度表,所述內炉底端凸起处设置有排水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阀、循环水出口、循环水入口、出水口和排污口直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铬锆铜或Q345钢,呈网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变送器控制水位在300 mm至1100 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循环水出口、循环水入口、出水口和排污口涂有绝缘涂层特氟龙。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极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出口、循环水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玮胡光亚薛勇蒋金昂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杭锅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