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新专利>正文

光缆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0259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光缆套管,其特征在于:外管周边管壁分布有至少四个以上的圆弧形子管道,子管插装在子管道内,通过外管的子管道和相邻子管之间相切的共同作用使子管可靠地固定在外管内。从而实现了结构简单,成本低和施工方便的目的。(*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用于布放地下通讯光缆的套管,是对现有技术结构的改进。通讯光缆的地下布放采用一种光缆套管,布放时,将光缆布放在管中,以防止外界因素损坏光缆。而现有的光缆套管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护套管为双层;另一种单层连体式。如第一种有专利号98230220.7,名称组装式蜂窝状光缆护套管,该专利技术方案是一根大直径外管,外管内设有带有七个子管孔的连接支架,七根子管由连接支架支撑固定,外管两端扣装管堵固定。上述结构形式的光缆套管,显然存在着某些缺陷1、结构复杂,它由外管、子管,连接支架和管堵四个部件构成,模具多,制造和安装工艺麻烦。2、由于子管是由连接支架间隔排列支撑固定,因而外管两端必须设置管堵。而在施工时,常根据需要的长度裁断管子,锯开管子后,还需再配装管堵,施工不方便。如果正好需在连接支架处锯开,则还需要重新调整连接支架的位置,不能在任意位置锯开,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3、由于被安装的光缆数量与子管数量相同,因而子管使用量多,成本高,重量大。第二种为单层连体套管,专利号98213261.1,名称多孔护套管。该专利技术方案是每根子管的外壁至少同两个直管的外壁沿直管长度方向连体。该专利存在的缺陷是1、无外管保护,光缆仅靠子管保护,容易受到损坏。2、由于诸多子管是连体管,只能制成同一颜色的,没有颜色分辨区别,这给辅设、安装和维修带来很大不便。尤其是路线长,环节多时容易出错。为此该专利采用特殊的外凸结构,试图弥补此缺陷,但仍不便施工,且结构复杂。3、当单个直管破损,会使整个连体套管废弃,造成浪费。如何克服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缺陷,是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技术是实现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辨别和施工方便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外管和子管,其特征在于外管周边管壁分布有至少四个以上的圆弧形子管道,上述子管道的长度沿外管长度方向延伸分布,子管插装在子管道内,子管部分管体面与子管道的圆弧面相接触,相邻子管之间与子管道不接触的管体面相互相切,子管道的内径等于子管的外径,各子管的圆心到管中心的距离相等。相邻的圆弧形子管道之间带有过渡圆弧。子管与子管道接触面之间通过胶水粘接。外管和子管采用UPVC或PE材料制成。所述的子管是空心直圆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通过对外管的改进,使外管兼有直接固定支撑子管的作用,省去了现有技术的管堵和连接支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制造。2、子管的支撑固定形式是通过外管的子管道和相邻子管之间相切的共同作用而实现的,结构简单实用,构思巧妙,且当子管道为四个以上时,可利用子管道之间共同形成的中间空隙,多安装一束光缆,省去了一根子管,降低了成本。3、由于没有管堵和连接支架,子管道沿外管长度方向延伸分布,因而可在任意位置裁断管子,为施工带来了方便。4、由于子管是单个直圆管,可分别用红、黄、兰、绿、粉红或浅绿等颜色将子管颜色区分,为施工和维修带来了方便。5、外管和子管双层保护,光缆不易受到损坏。6、单个直管破损,仅更换破损的直管即可,不会连带其它未破损的直管更换,节省了维护费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为四个子管道时的横截面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为五个子管道时的横截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为六个子管道时的横截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为六个子管道时的纵截面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管接头横截面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管接头纵截面剖视图1、外管;2、子管;3、子管道;4、管接头;5、挡板。实施例1参见图3、图4,这是外管1带有六个子管道3的结构形式。从图3、图4中可以看出,外管1周向连续分布六个圆弧形子管道3(外管1整体像梅花形),该子管道3的长度与外管1长度等长。子管道3的圆弧内径和子管2外径相同,均为30mm。各子管2的圆心O’到管中心的距离OO’相等,OO’=r/sinα,α=180。/n,(n为子管数量、n≥4,r为子管外半径),本实施例OO’=2r=30mm。各子管2的切点q到管中心O的距离相等,qo=r/tgα,本实施例约为26mm。子管壁厚2.3mm,相邻子管道3之间带有过渡圆弧,外壁R为2mm,内壁R为4mm,这样可以避免尖角和应力集中。由于管道3只有一段圆弧面(本实施例接近半圆)。因此子管2也只有相应一段管体面与其相接触,另一段管体面不接触。相邻子管2与子管道3圆弧面不接触的管体面正好相互相切。相邻子管2相互挤碰,加上子管道3圆弧面的共同作用,使各子管2在外管1的腔体内可靠地定位固定,在安装子管2时,应涂抹一些胶水,以使子管2与子管道3的圆弧面粘接。在本实施例中可安装七束光缆,六根子管2加上中间空隙。实施例2,参见图1,这是外管1带有四个子管道3的结构形式,可以安装五束光缆。实施例3,参见图2,这是外管1带有五个子管道3的结构形式,可以安装六束光缆。从上述实施例和公式OO’=r/sinα、qo=r/tgα中可以看出,子管2数量少,子管道3的圆弧面就长,反之,子管2数量多,子管道3的圆弧面相应就短。参见图6、图7,每根外管1制成6 m长,在两根外管1相接处采用管接头4,管接头4形状与外管1形状相同,但大于外管1,管接头4每个圆弧的内径等于外管1的子管道3的外径,正好将外管1插装在管接头4内腔里。管接头4内腔呈外大内小锥形状,以利于外管1顺利插入。管接头4内腔有一圈挡板5,挡板5高度2.5mm。挡板5的作用是使两根外管1的插入深度一致,管接头4长20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缆套管,它包括外管(1)和子管(2),其特征在于:外管(1)周边管壁分布有至少四个以上的圆弧形子管道(3),上述子管道的长度(3)沿外管(1)长度方向延伸分布,子管(2)插装在子管道(3)内,子管(2)部分管体面与子管道(3)的圆弧面相接触,相邻子管(2)之间与子管道(3)不接触的管体面相互相切,子管道(3)的内径等于子管(2)的外径,各子管(2)的圆心O’到管中心O的距离OO’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套管,它包括外管(1)和子管(2),其特征在于外管(1)周边管壁分布有至少四个以上的圆弧形子管道(3),上述子管道的长度(3)沿外管(1)长度方向延伸分布,子管(2)插装在子管道(3)内,子管(2)部分管体面与子管道(3)的圆弧面相接触,相邻子管(2)之间与子管道(3)不接触的管体面相互相切,子管道(3)的内径等于子管(2)的外径,各子管(2)的圆心O’到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新王民惠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新王民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