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液混合装置及混合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989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液混合装置及混合方法。所述的液液混合装置包括油水微通道混合设备、水油微通道混合设备、物料均质器;将亲油性液相原料和亲水性液相物料以≥1的比例经油水微通道混合设备混合形成油水混合物料,将亲油性液相物料和亲水性液相物料以≤1的比例经水油微通道混合设备混合形成水油混合物料,油水混合物料与水油混合物料经物料均质器均质后,作为液液反应进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液混合装置从微观上强化液滴与液滴间的混合分散,使液相反应物形成混合均一、各组分分散均匀、混合状态稳定的进料,改善了互不相溶或不易互溶液相间的混合分散状态,适用于液液两相或多相间混合反应过程。应过程。应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液混合装置及混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炼油及化工过程中的液液混合装置及混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很多液相反应过程中,参与反应的液相之间混合状态往往决定了反应的效果,特别涉及部分互溶或完全不互溶等相溶性不好的液相之间。其中一相需要穿过相界面进入另一液相才能发生反应,液相与液相间的传质成为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因此需要将参与反应的液相物料进行混合,形成混合均匀的一相,其中一相以微液滴形式均匀分布在另一液相中,以形成很大的相界面,才能发生较高的反应速率。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机械搅拌、超声分散等方式进行混合,在反应过程中,液滴容易发生凝并和再分散,必然影响反应过程单程转化率和选择性。
[0004]如烯烃水合工艺是典型的液(烯烃)-液(水)反应体系,反应速率及转化率受液-液传质的影响很大,这主要是由于烯烃和水两液相的相互溶解度较小,制约了烯烃水合工艺的反应效率及产能,其中以环己烯水合制环己醇、正丁烯水合制仲丁醇较为典型。在环己烯水合制环己醇过程中,目前工业上使用的环己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水微通道混合设备、水油微通道混合设备和物料均质器;所述的油水微通道混合设备包括微通道组件和壳体,微通道组件固定于壳体内,壳体一端设置亲油性液相和亲水性液相原料入口,另一端设置油水混合物料出口;微通道组件包含多个堆叠的薄片以及相邻薄片夹缝间填充的亲油性纤维丝和亲水性纤维丝,纤维丝与纤维丝间构成若干微通道,纤维丝通过薄片夹紧固定;亲油性纤维丝和亲水性纤维丝的比例1:1~50:1;所述的水油微通道混合设备包括微通道组件和壳体,微通道组件固定于壳体内,壳体一端设置亲油性液相和亲水性液相原料入口,另一端设置水油混合物料出口;微通道组件包含多个堆叠的薄片以及相邻薄片夹缝间填充的亲油性纤维丝和亲水性纤维丝,纤维丝与纤维丝间构成若干微通道,纤维丝通过薄片夹紧固定;亲油性纤维丝和亲水性纤维丝的比例1:1~1:50;所述的物料均质器包含物料均质器壳体和至少一组均质组件,优选设置1~3组;每组均质组件为一对同轴设置的导流筒,两个导流筒的各自一端设置喷嘴,另一端分别连通油水微通道混合设备的油水混合物料出口和水油微通道混合设备的水油混合物料出口;物料均质器壳体顶部或底部设置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水微通道混合设备用于亲油性液相和亲水性液相质量比≥1原料的混合,质量比优选3000: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油微通道混合设备用于亲油性液相和亲水性液相质量比≤1原料的混合,质量比优选1:3000~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均质器通过相对设置的导流筒导流物料进入喷嘴,经喷嘴喷射后发生对撞,喷射出来的物料均匀分布在物料均质器径向截面,实现物料均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为固定式,固定在导流筒上,喷嘴从结构上采用离心式、缝隙式或孔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水微通道混合设备和油水微通道混合设备中,所述纤维丝单层或多层排布,优选1~50层,更优选为1~5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为多层排布时,优选相邻两层纤维丝沿薄片垂直方向的投影为网状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纤维丝中,相邻纤维丝的间距为0.5~50μm,优选等间距排布。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水微通道混合设备和油水微通道混合设备中,微通道组件内相邻薄片夹缝间填充的亲油性纤维丝和亲水性纤维丝直径为0.5~50μm;其中,所述的亲油性纤维丝选自聚酯纤维丝、尼龙纤维丝、聚氨酯纤维丝、聚丙烯纤维丝、聚丙烯腈纤维丝和聚氯乙烯纤维丝中一种或多种,或选自表面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亲油处理的纤维丝;所述的亲水性纤维丝选自主链或侧链含有羧基、酰胺基、氨基或羟基的高分子聚合物,优选丙纶纤维、聚酰胺纤维、丙烯酸纤维或选自材料经过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乔凯杨秀娜马会霞张淑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