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O2驱采出液管道式气液分离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地面CO2驱采油工艺的气液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CO2驱采出液管道式气液分离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背景
[0002]低渗透油藏由于渗透率过低,储层中粘土矿物较多,遇水后发生膨胀阻塞孔隙,以致注水时吸水能力差。随着油田开发到一定时期,“注不进、采不出”的矛盾逐渐突出,“三低”特征(液量低、产能低、采收率低)越专利技术显,稳产难度加大,注水方式采油的出油率不断下降。而CO2是一种强蒸发剂,能够提取C5~C
30
范围内的烃类组分,使原油膨胀、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并且,CO2具有对岩石起酸化作用、降低界面张力等特性,在国内外已成为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水平的有效技术。但是,采用CO2驱动技术进行采油,采出中含有大量的气体,而规定是不允许将采出气直接排放于大气中,需要分离后回收利用。
[0003]传统的分离技术主要依靠重力和离心力分离。工业中常用的三相分离器就是一种利用重力分离产液的常规分离器,其分离技术相对成熟,但其存在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2驱产出液管道式气液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水平入口管(1)、气液预分离装置(2)、旋流装置(3)、液膜导出装置(4)、气体细分离装置(5)、储液装置(6)、S型管(7)、干气出口管(8)以及产液排出管(9);所述水平入口管(1)、气液预分离装置(2)和第二Y型三通(11)通过第一Y型三通(10)连接,第一Y型三通(10)和第二Y型三通(11)之间安装第一阀门(13);所述的第二Y型三通(11)分别与第一Y型三通(10)、直管(12)和气液预分离装置(2)相连接,所述气液预分离装置(2)的内部安装有液位计(15);所述S型管(7)的一端与气液预分离装置(2)相连,另一端与储液装置(6)相连,其内部设置第二阀门(14);所述直管(12)和渐扩管(16)之间安装旋流装置(3),渐扩管(16)的出口连接液膜导出装置(4);所述液膜导出装置(4)沿着气液旋转流线切线方向开有第一取液口(17)和第二取液口(18),分别位于装置的左右两侧,管道末端开有半圆环形缺口;其中第二取液口(18)开口斜向上,倾角为50-53度,该侧开口切线方向设置有半圆弧形导流挡板(21);第一取液口(17)开口向下,该侧开口切线方向设置有竖直导流挡板(23),两个取液口的轴向方向倾斜角为42-45度;所述的液膜导出装置(4)管道末端的半圆环形缺口上方装第一有素缩管(19);所述气体细分离装置(5)上游与液膜导出装置(4)末端的第一有素缩管(19)相接,且两者内径相同;气体细分离装置(5)末端装有第二缩管(26),连通干气出口管(8);所述第一储液装置(6a)、第二储液装置(6b)分别与上游的液膜导出装置(4)、气体细分离装置(5)通过第一渐缩变形管(20)和第二(22)相连通,第一储液装置(6a)管道侧面开有接口与S型管(7)相连,第二储液装置(6b)内部设置有液位计(24),第一储液装置(6a)、第二储液装置(6b)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渐缩管(27)和第二渐缩管(28)连接入产液排出管(9);所述的第三阀门(25)安装在产液排出管(9)的出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驱产出液管道式气液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入口管(1)、第一阀门(13)、直管(12)以及旋流装置(3)同轴安装,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驱产出液管道式气液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预分离装置(2)内的液位值是通过液位计(15)和第二阀门(14)共同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驱产出液管道式气液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流装置(3)由四个1毫米厚的半椭圆片围绕圆管轴线旋转构成,半椭圆片与管道截面夹角为45度,半椭圆片与圆管内壁为一整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驱产出液管道式气液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细分离装置(5)管道底部为方形缺口,缺口边线与管道半圆形横截面相切,长100mm,宽26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驱产出液管道式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申法,肖建洪,栾智勇,朱秀娟,于滨,徐传雨,刘恩新,刘正,陈玲,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