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捆直径可调的高密度不停机棉花打捆成形机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49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棉花捆直径可调的高密度不停机棉花打捆成形机及方法。棉花打捆成形机包括壳体、输送装置、压棉装置、拨棉辊开松装置、棉花收集释放装置、切网装置、缠网送网装置、成形装置和液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实际需求打出任意直径的棉花捆,采取丝杠螺母控制成形皮带张紧力的打捆方式,使棉花捆的芯部更加坚实,可以获得质量均匀、高密度的棉花捆,而且在缠网送网、切网、卸捆的过程中全自动化,实现棉花收获机不停机打捆作业。棉花收获机不停机打捆作业。棉花收获机不停机打捆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棉花捆直径可调的高密度不停机棉花打捆成形机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棉花收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棉花捆直径可调的高密度不停机棉花打捆成形机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国外发达国家多采用采摘

棉花收集

压垛运输的收获工艺,也有部分地区配备打捆装置,通过打捆获取棉花捆,便于运输,这就是采摘

棉花收集

打捆运输的收获工艺,目前通过专用采棉机就可以实现棉花采收打捆一体化。采棉机主要有翻斗箱式采棉机、方模式采棉机、圆模式采棉机,国外采棉机多采用方模式采棉机、圆模式采棉机,国内多采用翻斗箱式采棉机、方模式采棉机。翻斗箱式采棉机工作时需要配备专用打模机、托运设备等才可以正常工作,且成本较高,方模式采棉机不能连续作业,收获效率较低。圆模采棉机相比翻斗箱式采棉机、方模式采棉机而言,具有采棉和棉花成形一次完成,可以连续作业,效率高;棉模的储运更加方便,不需要配备专门的打垛设备;有效防止棉花含有杂质、受潮等问题。国内多采用翻斗箱式采棉机、方模式采棉机,翻斗箱式采棉机工作时需要配备专用打模机、托运设备等才可以正常工作,成本较高;方模式采棉机不能连续作业,收获效率较低,圆模采棉机的广泛应用及自动化、智能化是未来采棉机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密度不停机棉花打捆成形机及方法,获得质量均匀、高密度的棉花捆,有利于提高棉花收获、运输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可以在缠网送网、切网、卸捆的过程中全自动化,并实现棉花收获机不停机打捆作业,提高棉花收获效率及自动化水平;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打出任意直径的棉花捆,以满足不同条件下棉花捆的装卸运输。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棉花捆直径可调的高密度不停机棉花打捆成形机,包括壳体1、输送装置2、压棉装置3、拨棉辊开松装置4、棉花收集释放装置5、切网装置6、缠网送网装置7、成形装置8和液压装置9。
[0006]所述壳体1按作业工序依次分为集棉仓、压棉输送仓12和打捆成形仓13。
[0007]所述集棉仓的顶端设有棉花入口111;所述打捆成形仓13为通过液压装置9控制开启和关闭开合结构,分为前固定仓131和后开合仓132;所述液压装置9上设有压力传感器91,用于检测后开合仓132向后开启的张力。
[0008]所述棉花收集释放装置5包括直流电动推杆51、光电传感器52和集棉仓门53;所述集棉仓门53能够水平滑动地设置在集棉仓的中部,将集棉仓分隔为上集棉仓11和下集棉仓14;所述直流电动推杆51与集棉仓门53连接,控制集棉仓门53的关闭与开启;所述光电传感器52设置在上集棉仓11的侧壁上,用于感知上集棉仓11内棉花的高度。
[0009]所述拨棉辊开松装置4包括设置在下集棉仓14中的第一输棉导板41、挡板42、拨棉
步进电机43、拨棉辊44和第二输棉导板45。
[0010]所述第一输棉导板41倾斜地布置在集棉仓门53下方,用于将从上集棉仓11掉落的棉花输送至拨棉辊44上;所述挡板42固接在第一输棉导板41低端的相对侧的下集棉仓14的侧壁上;所述拨棉辊44设置在第一输棉导板41的低端与挡板42之间;所述第二输棉导板45倾斜地布置在拨棉辊44的下方,用于将从拨棉辊44掉落的棉花输送至输送装置2上。
[0011]所述拨棉辊44上设有多排沿拨棉辊44周向均匀布置的拨棉齿钉排,每排拨棉齿钉排包括多个沿拨棉辊44轴线等间距的拨棉齿钉46。
[0012]所述挡板42上设有多个与拨棉齿钉排的拨棉齿钉46一一对应的间隙,所述间隙与拨棉齿钉46相配合,将棉花开松并均匀地拨落至第二输棉导板45上。
[0013]所述拨棉步进电机43的动力输出轴与拨棉辊44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0014]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依次水平布置在压棉输送仓12内的第一输棉带21和第二输棉带22,用于将棉花输送至打捆成形仓13。
[0015]所述第一输棉带21位于拨棉辊44的下方,通过第一输棉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输棉带22位于第一输棉带21的后部下方,通过第二输棉电机驱动。
[0016]所述压棉装置3包括水平并列布置在第一输棉带21的后部上方的的多个喂棉罗拉,用于碾压第一输棉带21上运输的棉花,将棉花碾压为厚度均匀的带状。
[0017]所述缠网送网装置7和切网装置6布置在第二输棉带22的上方;所述缠网送网装置7包括第一送网辊701、第二送网辊702、网捆706、送网传动链707、送网主动链轮708、送网直流电机709和送网从动链轮710。
[0018]缠绕有网705的网捆706可拆卸地安装在压棉输送仓12的上部,所述第一送网辊701和第二送网辊702并列且间隔一定距离地布置在网捆706的下方,第一送网辊701的辊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711,第二送网辊702的辊轴上设有第二传动齿轮712和送网主动链轮708,所述第一传动齿轮711与第二传动齿轮712相互啮合,所述送网主动链轮708通过送网传动链707与固接在送网直流电机709的动力输出轴上的送网从动链轮710连接;所述网705从第一送网辊701与第二送网辊702之间的间隔穿过;所述第一送网辊701与第二送网辊702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网705的厚度。
[0019]所述切网装置6包括动刀607、静刀609和曲柄滑块机构。
[0020]所述静刀609和动刀607分别设置在第一送网辊701和第二送网辊702的正下方,静刀609的两端固接在压棉输送仓12的左右侧板上,动刀607上的装有电热丝608,动刀607可控地通过曲柄滑块机构与静刀609接触,完成切网作业。
[0021]所述成形装置8包括下支撑辊802、张紧辊805、上支撑辊809、成形皮带810、成形辊811和张紧辊驱动机构。
[0022]所述上支撑辊809、下支撑辊802、张紧辊805以及多个成形辊811安装在打捆成形仓13的左右侧板上,其中,所述上支撑辊809和下支撑辊802上下间隔地布置于前固定仓131的前部,张紧辊805通过张紧辊驱动机构可上下移动地布置于前固定仓131的中部;多个成形辊811呈圆周分布地布置于前固定仓131的后部和后开合仓132内,构成一圆柱形打捆成形空间,所述打捆成形空间的入口位于第二输棉带22的末端;所述成形皮带810绕上支撑辊809的上方、下支撑辊802的下方、张紧辊805的上方后包覆于打捆成形空间的外侧;所述成形辊811设有成形辊链轮,各成形辊811的成形辊链轮通过成形传动链条连接,并通过成形
驱动电机驱动同步旋转;棉花捆成形过程中,通过张紧辊驱动机构调节张紧辊805的高度,控制打捆成形空间内棉花捆的直径;所述成形皮带810的表面设有皮带张紧力传感器814,用于检测成形皮带810张紧力的大小。
[0023]所述拨棉辊44上设有四排拨棉齿钉排;所述拨棉齿钉46的长度为100mm,拨棉齿钉排中相邻的两个拨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捆直径可调的高密度不停机棉花打捆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棉花打捆成形机包括壳体(1)、输送装置(2)、压棉装置(3)、拨棉辊开松装置(4)、棉花收集释放装置(5)、切网装置(6)、缠网送网装置(7)、成形装置(8)和液压装置(9);所述壳体(1)按作业工序依次分为集棉仓、压棉输送仓(12)和打捆成形仓(13);所述集棉仓的顶端设有棉花入口(111);所述打捆成形仓(13)为通过液压装置(9)控制开启和关闭开合结构,分为前固定仓(131)和后开合仓(132);所述液压装置(9)上设有压力传感器(91),用于检测后开合仓(132)向后开启的张力;所述棉花收集释放装置(5)包括直流电动推杆(51)、光电传感器(52)和集棉仓门(53);所述集棉仓门(53)能够水平滑动地设置在集棉仓的中部,将集棉仓分隔为上集棉仓(11)和下集棉仓(14);所述直流电动推杆(51)与集棉仓门(53)连接,控制集棉仓门(53)的关闭与开启;所述光电传感器(52)设置在上集棉仓(11)的侧壁上,用于感知上集棉仓(11)内棉花的高度;所述拨棉辊开松装置(4)包括设置在下集棉仓(14)中的第一输棉导板(41)、挡板(42)、拨棉步进电机(43)、拨棉辊(44)和第二输棉导板(45);所述第一输棉导板(41)倾斜地布置在集棉仓门(53)下方,用于将从上集棉仓(11)掉落的棉花输送至拨棉辊(44)上;所述挡板(42)固接在第一输棉导板(41)低端的相对侧的下集棉仓(14)的侧壁上;所述拨棉辊(44)设置在第一输棉导板(41)的低端与挡板(42)之间;所述第二输棉导板(45)倾斜地布置在拨棉辊(44)的下方,用于将从拨棉辊(44)掉落的棉花输送至输送装置(2)上;所述拨棉辊(44)上设有多排沿拨棉辊(44)周向均匀布置的拨棉齿钉排,每排拨棉齿钉排包括多个沿拨棉辊(44)轴线等间距的拨棉齿钉(46);所述挡板(42)上设有多个与拨棉齿钉排的拨棉齿钉(46)一一对应的间隙,所述间隙与拨棉齿钉(46)相配合,将棉花开松并均匀地拨落至第二输棉导板(45)上;所述拨棉步进电机(43)的动力输出轴与拨棉辊(44)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依次水平布置在压棉输送仓(12)内的第一输棉带(21)和第二输棉带(22),用于将棉花输送至打捆成形仓(13);所述第一输棉带(21)位于拨棉辊(44)的下方,通过第一输棉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输棉带(22)位于第一输棉带(21)的后部下方,通过第二输棉电机驱动;所述压棉装置(3)包括水平并列布置在第一输棉带(21)的后部上方的的多个喂棉罗拉,用于碾压第一输棉带(21)上运输的棉花,将棉花碾压为厚度均匀的带状;所述缠网送网装置(7)和切网装置(6)布置在第二输棉带(22)的上方;所述缠网送网装置(7)包括第一送网辊(701)、第二送网辊(702)、网捆(706)、送网传动链(707)、送网主动链轮(708)、送网直流电机(709)和送网从动链轮(710);缠绕有网(705)的网捆(706)可拆卸地安装在压棉输送仓(12)的上部,所述第一送网辊(701)和第二送网辊(702)并列且间隔一定距离地布置在网捆(706)的下方,第一送网辊(701)的辊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711),第二送网辊(702)的辊轴上设有第二传动齿轮(712)和送网主动链轮(708),所述第一传动齿轮(711)与第二传动齿轮(712)相互啮合,所述送网主动链轮(708)通过送网传动链(707)与固接在送网直流电机(709)的动力输出轴上的送网从动链轮(710)连接;所述网(705)从第一送网辊(701)与第二送网辊(702)之间的间
隔穿过;所述第一送网辊(701)与第二送网辊(702)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网(705)的厚度;所述切网装置(6)包括动刀(607)、静刀(609)和曲柄滑块机构;所述静刀(609)和动刀(607)分别设置在第一送网辊(701)和第二送网辊(702)的正下方,静刀(609)的两端固接在压棉输送仓(12)的左右侧板上,动刀(607)上的装有电热丝(608),动刀(607)可控地通过曲柄滑块机构与静刀(609)接触,完成切网作业;所述成形装置(8)包括下支撑辊(802)、张紧辊(805)、上支撑辊(809)、成形皮带(810)、成形辊(811)和张紧辊驱动机构;所述上支撑辊(809)、下支撑辊(802)、张紧辊(805)以及多个成形辊(811)安装在打捆成形仓(13)的左右侧板上,其中,所述上支撑辊(809)和下支撑辊(802)上下间隔地布置于前固定仓(131)的前部,张紧辊(805)通过张紧辊驱动机构可上下移动地布置于前固定仓(131)的中部;多个成形辊(811)呈圆周分布地布置于前固定仓(131)的后部和后开合仓(132)内,构成一圆柱形打捆成形空间,所述打捆成形空间的入口位于第二输棉带(22)的末端;所述成形皮带(810)绕上支撑辊(809)的上方、下支撑辊(802)的下方、张紧辊(805)的上方后包覆于打捆成形空间的外侧;所述成形辊(811)设有成形辊链轮,各成形辊(811)的成形辊链轮通过成形传动链条连接,并通过成形驱动电机驱动同步旋转;棉花捆成形过程中,通过张紧辊驱动机构调节张紧辊(805)的高度,控制打捆成形空间内棉花捆的直径;所述成形皮带(810)的表面设有皮带张紧力传感器(814),用于检测成形皮带(810)张紧力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打捆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棉辊(44)上设有四排拨棉齿钉排;所述拨棉齿钉(46)的长度为100mm,拨棉齿钉排中相邻的两个拨棉齿钉(46)之间的间距为6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打捆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棉装置(3)包括第一喂棉罗拉(31)、第二喂棉罗拉(32)和第三喂棉罗拉(33);第一喂棉罗拉(31)、第二喂棉罗拉(32)和第三喂棉罗拉(33)均为直径为150mm的圆柱;所述第一喂棉罗拉(31)、第二喂棉罗拉(32)和第三喂棉罗拉(33)通过链传动与第一输棉电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打捆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捆(706)的下方、第一送网辊(701)和第二送网辊(702)的上方设有第一缠网辊(703)和第二缠网辊(704),使得所述网(705)绕第二缠网辊(704)的下方和第一缠网辊(703)的上方后垂直地从第一送网辊(701)与第二送网辊(702)之间的间隔穿过。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泳祝露孙显顺刘亮东王德成张学宁廖洋洋李思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