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线圈端部成型工具加工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925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线圈端部成型工具加工制造工艺,涉及转子线圈装配技术领域,包括加工得到环状桶、线圈支撑块、一端设有凹槽的弹簧板和锥形桶,所述环状桶端面设置有开孔,对绝缘块进行下料,然后加工,将加工完成的绝缘块通过螺钉把合在锥形桶外圆上形成绝缘桶,加工绝缘块外圆和锥形桶桶端部,加工完成的绝缘块和锥形桶桶整体转至装配区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在绝缘块与弹簧板连接处的凹槽内灌胶的步骤,该制造工艺制造出的转子线圈端部成型工具外观美丽,安全可靠,整体性强,易于管理,保证转子线圈端部形状和内径尺寸,装配时直接整体套在轴上即可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线圈端部成型工具加工制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线圈装配
,确切地说涉及转子线圈端部成型工具加工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汽轮发电机转子线圈装配时为了保证线圈端部的形状和尺寸,线圈端部压型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其中线圈端部与转轴之间悬空,必须使用工具支撑保证线圈形状,因此线圈装配装置是线圈装配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装备。目前的汽轮发电机转子线圈端部成型装置采用零散式工装,数量较多,易变形,不易存放管理,由人工将单件的绝缘块工装一件一件放在轴柄上,并使用绑带进行固定,最终再按图纸要求进行位置调节,装配质量受人因影响比较大,装配时需要2~3名操作人员,安装过程复杂,时间长;装配效果因人而异,对操作者水平依赖程度高。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有公开号CN110798032A,公开日为2020年2月14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该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电机转子线圈积木式装配工装及使用方法,属于汽轮发电机转子线圈装配
,包括外垫块、内垫块和1号线圈垫块。1号线圈垫块下方垫设有外垫块,外垫块下方垫设有内垫块,外垫块和内垫块对应贴合面为斜面。外垫块和内垫块安装于环绕发电机转子线圈端部外圆的圆周上,安装完垫块后,在垫块上装配发电机转子线圈。装配完成转子线圈后再拆卸垫块工装,完成发电机转子线圈的装配。本专利技术装配工装结构简单、组件之间可替换、拆装方便快捷、组件强度高、设计制造周期短、制造成本经济合理。
[0004]上述对比文件提供了一种发电机转子线圈积木式装配工装及使用方法具有结构简单、组件之间可替换,拆装方便、快捷、强度高,确保发电机转子线圈装配质量,可根据不同产品转子线圈尺寸,设计不同尺寸的积木式组件,实现各等级发电机转子线圈装配工具组件之间的替换,形成系列发电机产品通用工装,设计制造周期短,制造成本低,经济合理的优点,不过上述结构有以下缺点:木块和木条数量较多,不易管理,占用场地较大,容易丢失;由很多件拼装组成,外圆为一个多边形,装配过程对操作者要求高,压型质量和一致性得不到保证;零散式的工装使用容易产生变形,需更换新的,造成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转子线圈端部成型工具加工制造工艺,通过该工艺制作出来的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安装过程复杂、时间长、零部件易变形等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加有效的保证了线圈端部质量。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转子线圈端部成型工具加工制造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加工得到环状桶、支撑块、一端设有凹槽的弹簧板和锥形桶,所述环状桶端面设置有开孔;
S2、对绝缘块进行下料,把合在加工工装上,然后加工绝缘块内部;S3、将多个内部加工完成的绝缘块通过把合螺栓固定在锥形桶外圆上,加工绝缘块外部和锥形桶端部,加工完成的绝缘块和锥形桶整体转至装配区;S4、进行组装,将线圈支撑块安装在绝缘块上,用弹性件将多个绝缘块箍紧,将环状桶外圆与锥形桶內圆贴合,弹簧板设有凹槽的一端插入到绝缘块中,弹簧板与环状桶连接;S5、组装完成后,在绝缘块与弹簧板连接处的凹槽内灌胶,胶固化后拆下绝缘块和锥形桶的把合螺栓。
[0007]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桶为环状钢桶。
[0008]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桶为锥形铝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包括线圈直线支撑块和线圈端部支撑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S4中还包括在绝缘块上安装一个起吊螺钉的步骤。
[0011]进一步的,所述起吊螺钉穿过绝缘桶和锥形桶把合在环状桶上,所述锥形桶上设有开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S4中还包括在环状桶端面安装吊环螺钉的步骤。
[0013]进一步的,所述S3中加工绝缘块外部包括在绝缘块上加工出孔和腰圆槽的步骤,所述S5中灌胶的具体方法为通过绝缘块上的孔向绝缘块与弹簧板连接处的凹槽内灌胶,胶灌满弹簧板处的凹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S4中还包括在环状桶端面开孔处设置螺栓和活动压块的步骤。
[0015]进一步的,所述S4中还包括绝缘块与锥形桶间安装定位螺钉的步骤。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子线圈端部成型工具加工制造工艺,该工艺步骤紧凑,设计合理,通过该工艺制造的转子线圈端部成型工具设计为整体式结构,采用内外三层结构,最外圆为绝缘块,由外到内分别为绝缘块、锥形桶、环状桶,绝缘桶与锥形桶为斜面配合的方式,所述绝缘块包括多个设置在锥形桶外,此装置是与转子线圈底部直接接触,在压型过程中需要进行电气试验,故采用绝缘材料并创造性的使用弹簧板灌胶方式使它与环状桶连接在一起,增加装置整体性和安全性,同时制造时快捷方便,再通过弹性件箍紧形成整体,保证安装时的安全性和工具的整体性,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制造工艺制造的工具易于管理,保证转子线圈端部形状和内径尺寸,装配时直接整体套在轴上即可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装配质量完全靠工具保证,不受人因影响,降低人因影响,重复使用率高,长远来看,更能够节约资源和成本,拆装方便、快捷,对操作者技能要求低,存放方便。
[0017]2、本专利技术中,锥形桶为锥形铝桶,中间设置铝桶作为过渡段,其在满足要求的机械强度情况下重量较轻,使整体工具的重量降低,达到易于装、拆的效果。
[0018]3、本专利技术中,环状桶为环状钢桶,环状桶是整个装置的基础,各个部件都是在环状桶的基础上进行装配,采用钢桶来进一步保证制造出的工具的整体性与机械强度。
[0019]4、本专利技术中,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支撑块包括线圈直线支撑块和线圈端部支撑块,对转子线圈进行支撑。
[0020]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S4中还包括在绝缘块上安装一个起吊螺钉的步骤,通过在绝缘块上设置有起吊螺钉,方便整体起吊、装拆。
[0021]6、本专利技术中,起吊螺钉穿过绝缘块和锥形桶把合在环状桶上,提高装置整体性能,起到固定结构的作用,进一步增加装置稳定性,同时降低对绝缘块的负重要求,减少起吊时因受力不均对部件造成的损害,增加起吊时的安全性,同时,锥形桶上设有开口,使安装与拆卸时,锥形桶在起吊螺钉上进行位移,锥形桶移动时,不会对起吊螺钉的连接关系造成影响,无需对起吊螺钉进行安装与拆卸,减少安装与拆卸步骤,降低安装难度。
[0022]7、本专利技术中,S4中还包括在环状桶端面安装吊环螺钉的步骤,在环状桶端面设置有吊环螺钉,拆卸时,可通过设置的吊环螺钉将装置整体取出,方便装置的取出。
[0023]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S3中加工绝缘块外部包括在绝缘块上加工出孔的步骤,在绝缘块上设有孔,所述S5中灌胶的具体方法为通过绝缘块上的孔向绝缘块与弹簧板连接处的凹槽内灌胶,胶灌满弹簧板处的凹槽,该方法方便胶的灌入,同时胶体不易撒漏,装置的整体性能更好,绝缘块外部还可加工上腰圆槽,用于与弹性件结合,使弹性件的设置不影响装置整体外形,提高装置的精确性,同时固定弹性件,防止弹性件产生偏移。
[0024]9、本专利技术中,S4中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线圈端部成型工具加工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加工得到环状桶(1)、线圈支撑块、一端设有凹槽的弹簧板(10)和锥形桶(2),所述环状桶(1)端面设置有开孔;S2、对绝缘块(6)进行下料,把合在加工工装上,然后加工绝缘块(6)内部;S3、将多个内部加工完成的绝缘块(6)通过把合螺栓(11)固定在锥形桶(2)外圆上,加工绝缘块(6)外部和锥形桶(2)端部,加工完成的绝缘块(6)和锥形桶(2)整体转至装配区;S4、进行组装,将线圈支撑块安装在绝缘块(6)上,用弹性件将绝缘块(6)箍紧,将环状桶(1)外圆与锥形桶(2)內圆贴合,弹簧板(10)设有凹槽的一端插入到绝缘块(6)中,弹簧板(10)与环状桶(1)连接;S5、组装完成后,向绝缘块(6)与弹簧板(10)连接处的凹槽内灌胶,胶固化后拆下绝缘块(6)和锥形桶(2)的把合螺栓(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线圈端部成型工具加工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桶(1)为环状钢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线圈端部成型工具加工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桶(2)为锥形铝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线圈端部成型工具加工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支撑块包括线圈直线支撑块(9)和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徐正乾郎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