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箱
,特别涉及一种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车辆的要求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代步功能,更需要在不同场景下灵活切换速度;但传统车辆的变速装置多为直接驱动,若想获得不同的齿比和速度,需要改变车轮的大小。变速车辆能够凭借变速器的切换让使用者在低速挡与高速挡之间选择,利用上坡调整为低速挡,下坡调整为高速挡,来达到上坡省力下坡省时的目的。
[0003]当变速装置应用于自行车时,为使变速自行车的变速功能更丰富,现有技术对变速自行车进行了诸多改进,如公开号为CN11202698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自行车变速器,其采用轴套结合的变档方式,提高了该变速器的性能,能做到六档变速;但该专利的变速装置灵活性差,不能实现在行驶过程中变速,且换挡过程不够精准。又如公开号为CN20453345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轴三级从动轮变速箱装置,其在有无输入转速的情况下都可以正常换档;但该专利在复位时由棘爪复位弹簧上的小弹片对其施加回复力,结构较为复杂。此外,该专利的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装置,包括主动轴(1)和从动轴(2),其中,主动轴(1)上设有主动轮(3)和第三从动轮(6);从动轴(2)上设有与主动轮(3)配合的第一从动轮(4),还设有与第三从动轮(6)相配合的第二从动轮(5);从动轴(2)上还设有与第一从动轮(4)和第二从动轮(5)卡接的卡爪(8);其特征在于:从动轴(2)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卡爪(8)的卡槽(7),且卡槽(7)上固定有压片弹簧(14),压片弹簧(14)与卡爪(8)一端挤压连接;还包括调档控制组件(9)、行星组件(10)和调档芯轴(11),其中,调档控制组件(9)设置在主动轮(3)的一端;行星组件(10)设置在第一从动轮(4)的一端;调档芯轴(11)设置在从动轴(2)内部,且一端与行星组件(10)固定连接;调档芯轴(11)表面还设有与第一从动轮(4)对应的第一凸轮(12)以及与第二从动轮(5)对应的第二凸轮(13),且第一凸轮(12)和第二凸轮(13)均与卡槽(7)相匹配;还包括第一承载壳(17)和第二承载壳(18),第一承载壳(17)和第二承载壳(18)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凸轮(12)和第二凸轮(13)均为表面设有弧形凹陷部(15)的圆盘结构,卡爪(8)与压片弹簧(14)接触的一端内表面设有与凹陷部对应的弧形凸起部(1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爪(8)未与压片弹簧(14)接触的一端内表面为呈斜面状的倾斜部(19)。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档控制组件(9)包括调档盘(901)、拉线(902)和卷簧(903);调档盘(901)为扇形齿盘或圆形齿盘,其通过轴承与主动轴(1)连接,调档盘(901)上的齿轮与行星组件(10)中的内齿圈(1001)啮合连接;拉线(902)的一端与调档盘(901)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到外部控制件;卷簧(90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