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变量灌水器与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9145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滴灌变量灌水器与测试系统,所述滴灌变量灌水器包括:测试座,所述测试座具有安装腔室,所述测试座上设有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以及,灌水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室内,所述灌水器包括芯体与贴设于所述芯体的外周面的弹性件,所述芯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消能槽,所述弹性件对应所述消能槽设置、且覆盖所述消能槽,以密封限定出一消能流道,所述消能流道分别与所述进水通道以及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滴灌变量灌水器既可以直接用于灌水器研发阶段的水力性能测试,也可以用于实际生产应用,弹性件的设置使得灌水器能够实现不同出水流量,且弹性件对应消能槽设置,能够有效地疏导泥沙,防止泥沙聚集。防止泥沙聚集。防止泥沙聚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滴灌变量灌水器与测试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滴灌
,尤其涉及一种滴灌变量灌水器与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灌水器是滴灌系统的核心部件,能消除滴灌带中压力水流的能量,使水流从出口均匀而缓慢地注入土壤。由于灌水器体积小,结构复杂,目前测试处于研发阶段的灌水器水力性能的方法较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建立三维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计算灌水器出水流量;2、加工等比例放大的灌水器模型并测试其水力性能;3、开模具并注塑灌水器,利用生产线生产镶嵌有被测灌水器的滴灌带并测试其流量。对于前两种方式,其模拟计算值或实际测量值均与实际值之间存在误差,无法表征灌水器实际工作性能,也很难对灌水器的内部尺寸进行精确调整。对于第三种方式,通过开模具和改进生产线生产试样,大大增加了研发费用和研发周期。
[0003]地下滴灌是把滴灌带及其灌水器埋入土壤中,将水或水肥的混合液缓慢渗入到作物根区,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作用将水分扩散到根系层供作物吸收利用的一种灌水方法。为了不影响土壤耕作,毛管需要埋在耕作层(≥30cm)以下。由于表层土壤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灌变量灌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座,所述测试座具有安装腔室,所述测试座上设有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以及,灌水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室内,所述灌水器包括芯体与贴设于所述芯体的外周面的弹性件,所述芯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消能槽,所述弹性件对应所述消能槽设置、且覆盖所述消能槽,以密封限定出一消能流道,所述消能流道分别与所述进水通道以及所述出水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变量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室的内壁面与所述芯体与所述弹性件贴合设置,所述安装腔室的内壁面对应所述消能槽处具有膨胀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弹性件的膨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灌变量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室的内壁面开设有膨胀槽,所述膨胀槽对应所述消能槽设置、且与所述消能槽的形状相同,所述膨胀槽用于形成所述膨胀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灌变量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水器包括套设于所述芯体外周面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内壁面与所述芯体的外周面贴合密封设置、且所述安装管对应所述消能槽处设有所述弹性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灌变量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流道支路,各所述流道支路均开设于所述芯体的外周面,各所述流道支路上均设有多个流道齿,以使各所述流道支路呈折弯设置;各所述流道支路间隔设置于所述芯体的外周面,所述消能流道还包括连通各所述流道支路的引流支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灌变量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座位于所述安装腔室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进水管与一个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内形成所述进水通道,所述出水管内形成所述出水通道,所述芯体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彦王丹高妮王建东张彦群龚时宏李巧灵高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