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流灌溉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植物灌溉时,有时会采用渗灌的方式,将渗灌管埋土壤内,且渗灌管可以经过植物根系,这样可以通过渗灌管上的开孔直接灌溉植物的根系,而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可以将降雨收集,且可以对土壤水分进行检测,在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可以将雨水通过渗灌的方式对植物的根系进行灌溉,现有的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在使用时,通常设置一个主管道,然后在主管道上连通若干渗灌管,通过主管道对渗灌管进行供水,从而形成渗灌网络,但是在种植多列不同种类的植物时,而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使得一些植物的灌溉水量可能较多或较少,而若在每个渗灌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均设置阀门,则阀门数量较多,且调节较为麻烦,不利于渗灌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固定管侧面开设有四个通孔一,可以通过卷收机构与卷管机构使水囊移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雨模块(100),所述集雨模块(100)连通有渗灌模块(200),所述渗灌模块(200)包括连接管(210),所述连接管(210)侧面底部连通有若干渗灌管(211),所述连接管(210)内侧面一侧设置有水囊(250),所述水囊(250)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51),所述固定管(251)侧面对应水囊(250)内部开设有四个通孔一,所述固定管(251)位于连接管(210)外的一端连通有与集雨模块(100)连通的卷管机构(220),所述固定管(251)位于连接管(210)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52),所述连接环(252)内侧面位于固定管(2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55),所述连接环(252)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挡块(253),所述挡块(253)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环(255)侧面固定连接的弹簧一(254),所述水囊(250)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一(270),所述连接管(210)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卷收连接线一(270)的卷收机构(2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模块(100)包括集雨板(110)与渗灌器(120),所述集雨板(110)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所述渗灌器(120)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122),所述集雨板(110)侧面连通有与渗灌器(120)顶面连通的收集管(111),所述渗灌器(120)侧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释盒(130),所述缓释盒(130)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缓释泵,所述缓释泵进水端与渗灌器(120)侧面连通,所述缓释泵出水端连通有与缓释盒(130)固定连接的输送管(131),且输送管(131)一端与卷管机构(22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灌器(120)底端连通有虹吸管(1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管机构(220)包括连接盒(221),所述连接盒(221)侧面与输送管(13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盒(221)内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管(223),所述转动管(223)一端与输送管(131)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盒(221)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222),所述电机一(222)输出端与转动管(223)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223)侧面卷绕有软管(224),所述软管(224)一端与转动管(223)侧面固定连接,且转动管(223)侧面对应软管(224)一端开设有连通槽(225),所述软管(224)另一端穿出连接盒(221)并与固定管(251)位于连接管(210)外的一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10)内侧面另一侧设置有气囊(260),所述气囊(260)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61),所述固定筒(261)内侧面背离水囊(250)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塞块(264),所述固定筒(261)侧面背离活塞块(264)的一侧开设有四个通孔二,所述活塞块(264)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筒(261)内侧面固定连接的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