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坡降雨径流联合收集器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
,特别是涉及一种山坡降雨径流联合收集器,还涉及所述联合收集器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西南岩溶山区由于特殊的岩溶地质、生态环境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特别是峰丛山区缺水突出、居住分散,修建大中型集中供水系统的难度太大。目前,岩溶峰丛洼地表层岩溶带调蓄的主要方法是在表层岩溶泉处修建水柜或水窖蓄集水源,解决分散耕地灌溉用水和人畜饮用水问题。
[0003]但传统的水柜或水窖这类贮水装置通常是开放式结构,且一次性集水未做过滤净化。此外,水柜主要材质是钢筋砼,部分以砖、石砌筑内壁贴釉面瓷砖,个别小型贮水装置采用不锈钢和PE塑料,形状多为圆柱形,多建于各户门口坡面,容量在3~6m3,利用地形的天然高差,从高处的表层岩溶泉口引水入水柜,或采用拦截沟收集坡面水,引水装置多为DN100
‑
150的镀锌钢管、铸铁管、塑料管,部分老旧引水装置有竹槽、木槽,配水管道多为DN25
‑
32的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坡降雨径流联合收集器,其供于山坡岩溶表层泉水收集以及大气降雨时,山坡径流集水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山坡靠近坡顶位置处的高位集雨装置(1),其包括集雨棚(11)和固定安装在所述集雨棚(11)上的水箱(12);位于所述高位集雨装置(1)背向所述山坡坡顶一侧位置处的人工补给池(2),其对山坡岩溶表层泉水和降水进行双重净化;所述人工补给池(2)包括与所述山坡下游表层岩溶泉连通的岩溶带溶蚀裂隙岩体(22)和铺设在所述岩溶带溶蚀裂隙岩体(22)上的砾石过滤层(21);位于所述人工补给池(2)背向所述高位集雨装置(1)一侧位置处的泉口收集过滤池(3);位于所述泉口收集过滤池(3)背向所述人工补给池(2)一侧位置处的蓄水结构(4);以及入户水箱(5),其用于从所述蓄水结构(4)中引水以供家庭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坡降雨径流联合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棚(11)包括四组立柱(111)、焊接固定在四组所述立柱(111)顶端位置处的钢架梁(112)、固定安装在所述钢架梁(112)顶面位置处的面板(113)、贯穿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板(113)中心位置处的雨槽(114)、通过不锈钢雨水口垂直固定贯穿连接在所述雨槽(114)底部位置处的立管(1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坡降雨径流联合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梁(112)为主梁和桁条经焊接组合构成的十字交叉型结构;所述面板(113)呈V型结构;所述雨槽(114)呈U型结构;所述立管(115)的底端柔性连接在所述水箱(12)的进水口处,所述水箱(12)位于所述面板(113)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坡降雨径流联合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集雨装置(1)还包括第一密目网(13),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立管(115)和所述雨槽(1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奭,李科,姜光辉,郭芳,刘凡,李炳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