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1675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及系统,涉及水资源调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洼地周边铺设集雨膜,收集降雨;基于洼地地形,在洼地渗漏通道修建阶梯式拦水坝,梯级拦蓄降雨和坡面流;在阶梯式拦水坝底部敷设红黏土进行防渗,形成蓄水池;在形成的蓄水池上种植水生植物,形成湿地。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南方岩溶洼地水资源现状,可以对水资源进行调控,实现雨季储水、旱季救急、改善水质的目标,修建的智能型调蓄水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连续调节、自动锁定,确保水坝的稳定性,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资源调控,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岩溶洼地是指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底部平坦、面积较大、利于耕种的封闭负地形,由峰丛正地形与漏斗状负地形共同组合形成,是我国南方岩溶区较为普遍的一种地貌类型。

2、南方岩溶洼地的特点如下:

3、(1)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雨季洪涝、旱季干旱缺水;(2)由于岩溶地区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降雨极易渗透进入地下,很难产生地面径流;(3)洼地地下水位埋深大,开发利用难度大;(4)洼地土地资源、居民较为分散,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效不高,须寻求小型、高效、季节性、分散的水资源调控措施;(5)洼地内使用的母亲水窖等供水设施的水量小、水准差,难以满足需求;(6)碳酸盐岩经化学风化、物理风化后,其岩石中铁、锰等元素经氧化反应而形成红黏土,是岩溶区本土形成的土壤类型。红黏土通常富含铁氧化物或氢氧化铁等化合物,这些物质赋予了红黏土红色或暗红色的颜色。红黏土的质地较为细腻,通常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吸水能力,因此具有较好的粘性和塑性。同时黏土粒子具有较小的颗粒粒径,其表面带有负电荷,因此能够与水分子形成较强的吸附力,使其具有较高的保水性。

4、由于红黏土具有较小的孔隙径,水分在其中流动的能力受限。此外,红黏土含有较多的粘性物质,如黏土矿物和有机质,这些物质会在水分和压力作用下形成胶体并增加土壤的阻力,进一步降低红黏土的透水性,故红黏土的透水性相对较差。

5、因此,针对南方岩溶洼地水资源现状,如何进行水资源调控,实现雨季储水、旱季救急、改善水质的目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及系统,解决了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在洼地周边铺设集雨膜,收集降雨;

5、基于洼地地形,在洼地渗漏通道修建阶梯式拦水坝,梯级拦蓄降雨和坡面流;

6、在阶梯式拦水坝底部敷设红黏土进行防渗,形成蓄水池;

7、在形成的蓄水池上种植水生植物,形成湿地。

8、可选的,集雨膜为普通土工防渗膜或塑料布,根据洼地内用水需求确定集雨膜的铺设范围。

9、可选的,洼地渗漏通道所处位置的确认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0、通过地面调查、构造调查、裂隙调查,初步查明洼地的主要构造发育特征;

11、通过泉点、落水洞调查,获取岩溶发育条件和主要渗漏通道;

12、利用水文地球物理勘探和水文地质钻探,确认渗漏通道所处位置。

13、可选的,阶梯式拦水坝的修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4、根据洼地地形,确定蓄水池的面积和范围;

15、在蓄水池的上游进行选址,确定所选位置的河道宽度以及拦水坝的长度;

16、结合用水需求与蓄水池面积,确定拦水坝的高度;

17、构建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台阶,通过弧形坝基连接相邻两阶并采用坝高调节限位结构对拦水坝进行调节。

18、可选的,敷设红黏土时采用逐层向上的方式,具体为:

19、确定每层红黏土的松铺厚度,对松铺后的红黏土进行压实,重复两步操作直至完成防渗层的碾压。

20、可选的,红黏土的黏土层厚度为0.5~1m。

21、可选的,水生植物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或湿生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22、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系统,包括:阶梯式拦水坝、集雨膜、蓄水池;

23、集雨膜铺设在洼地周边,蓄水池设于地势低洼地段且蓄水池中种植有水生植物;

24、阶梯式拦水坝修建在洼地渗漏通道处,且阶梯式拦水坝底部敷设有红黏土。

25、可选的,阶梯式拦水坝包括若干个自上而下依次连接设置的台阶,相邻两阶之间通过中间的弧形坝基连接。

26、可选的,阶梯式水坝为智能型调蓄水坝,包括坝高调节限位结构;

27、坝高调节限位结构包括硬质限位部、软质限位部和限位调节部;硬质限位部、软质限位部的上端均与挡水板连接,下端均与限位调节部活动连接,通过限位调节部的驱动对挡水板高度进行调节。

2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及系统,针对南方岩溶洼地水资源现状,收集降雨并利用红黏土进行防渗以储存水资源,通过种植的水生植物保持水体的稳定性,改善水质,提高生物多样性,实现雨季储水、旱季救急的目的。此外,利用坝高调节限位结构能够有效地对坝高的高度进行连续自动调节,使整个拦水坝的运行更加高效,省时省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集雨膜为普通土工防渗膜或塑料布,根据洼地内用水需求确定集雨膜的铺设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洼地渗漏通道所处位置的确认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阶梯式拦水坝的修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敷设红黏土时采用逐层向上的方式,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红黏土的黏土层厚度为0.5~1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生植物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或湿生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8.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阶梯式拦水坝、集雨膜、蓄水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阶梯式拦水坝包括若干个自上而下依次连接设置的台阶,相邻两阶之间通过中间的弧形坝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阶梯式水坝为智能型调蓄水坝,包括坝高调节限位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集雨膜为普通土工防渗膜或塑料布,根据洼地内用水需求确定集雨膜的铺设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洼地渗漏通道所处位置的确认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阶梯式拦水坝的修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洼地红黏土防渗水资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敷设红黏土时采用逐层向上的方式,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海平陈宏峰樊连杰栾崧赵春红邹胜章甘伏平刘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