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不确定性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911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对不确定性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工程项目中包含的所有工序的预设起始时刻;其中,每个所述工序中包含多个具有相同的预设单元工期的施工单元;以最短工期为目标制定所述工程项目的初始进度计划,得到工作队数量最优值;固定所述工作队数量最优值,在所述工程项目的所述工序之后插入时间缓冲;构建基于时差效用函数的鲁棒优化指标;根据所述预设起始时刻、所述预设单元工期、所述工作队数量、所述截止工期和所述时间缓冲确定模型约束条件;根据所述鲁棒优化指标和所述模型约束条件来构建鲁棒优化模型,根据所述鲁棒优化指标的最大值确定所述时间缓冲的最优解;基于所述最优解对所述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优化。所述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优化。所述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对不确定性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进度管理
,特别涉及应对不确定性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重复性项目是指在建设工程的每个工序单元,各个子工序不断重复进行的项目,包括道路、桥梁、高层建筑、油气管道、风电、光伏电站等。现有研究提出了一些适用于重复性项目的调度方法,例如LOB(line of balance)平衡线图。然而,由于重复性项目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参与主体多、工程环境复杂等特点,使得现有技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众多,容易造成项目成本增加、工期延误等问题。
[0003]CN102609820A公开了一种基于项目特性的关键链缓冲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生成初始可行调度方案;步骤2、计算任务的自由时差,识别关键链;步骤3、采用两种经典量化方法计算缓冲大小,选择较优者通过调整策略对缓冲大小进行调整;步骤4、生成缓冲调度方案,输出结果。该对比文件一方面通过计算任务的后继结点总数来衡量优先关系,另一方面根据资源可用量以及任务对资源的需求量比值来衡量资源松紧度,从而应对项目中的不确定性。上述方法计算步骤复杂,且没有为不同的工程项目建立统一的鲁棒性指标模型,可靠性不高。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工程项目的进度安排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的和/或其他的问题。
[0006]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对不确定性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包括:
[0007]获取工程项目中包含的所有工序的预设起始时刻;其中,每个所述工序中包含多个具有相同的预设单元工期的施工单元;所述工序具有对应的生产效率,所述生产效率与所述预设单元工期以及同时施工的工作队数量相关;
[0008]基于所述预设起始时刻,以最短工期为目标制定所述工程项目的初始进度计划,得到工作队数量最优值;
[0009]固定所述工作队数量最优值,在所述工程项目的所述工序之后插入时间缓冲;
[0010]构建基于时差效用函数的鲁棒优化指标;所述鲁棒优化指标用于评价插入的所述时间缓冲对于所述工程项目的截止工期的鲁棒性;
[0011]根据所述预设起始时刻、所述预设单元工期、所述工作队数量、所述截止工期和所述时间缓冲确定模型约束条件;
[0012]根据所述鲁棒优化指标和所述模型约束条件来构建鲁棒优化模型,根据所述鲁棒优化指标的最大值确定所述时间缓冲的最优解;
[0013]基于所述时间缓冲的最优解对所述工程项目的初始进度计划进行优化。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优选地,所述在所述工程项目的所述工序之后插入时间缓冲的步骤包括:
[0015]在任意相邻两个工序之间插入第一时间缓冲s
i

[0016]s
i
=min{S
j1

(S
i1
+d
i
),S
jm

(S
im
+d
i
)};
[0017]上式中,i表示相邻两个工序中的紧前工序,j表示相邻两个工序中的紧后工序,S
i1
表示工序i的第一个施工单元的开始时间,S
im
表示工i的最后一个施工单元的开始时间,S
j1
表示工序j的第一个施工单元的开始时间,S
jm
为工序j的最后一个施工单元的开始时间,d
i
表示工序i中施工单元的预设单元工期;
[0018]在最后一个工序之后插入第二时间缓冲S
n

[0019]S
n
=δ

(S
nm
+d
n
);
[0020]上式中,n表示工程项目的最后一个工序,m表示工序n的最后一个施工单元,δ为所述工程项目的截止日期,S
nm
为工序n中施工单元m的开始时间,d
n
为工序n的预设单元工期。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优选地,所述构建基于时差效用函数的鲁棒优化指标的步骤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22][0023]其中,Robu表示鲁棒优化指标,CIW
i
表示工序i的预设延期风险,|P(i)|表示在工序i之前的所有工序的数量。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起始时刻、所述预设单元工期、所述工作队数量、所述截止工期和所述时间缓冲确定模型约束条件的步骤包括:
[0025]确定每个工序中重复施工单元之间的递推关系;其中:
[0026][0027][0028]上式中,S
im
表示工序i的最后一个施工单元m的开始时间,k
i
表示工序i中同时施工的工作队数量,r
i
表示工序i的生产率;
[0029]基于上述递推关系确定起始时间约束条件,使得紧前工序的第一个施工单元插入时间缓冲后的结束时间小于紧后工序的第一个施工单元的开始时间;以及,紧前工序的最后一个施工单元插入时间缓冲后的时刻小于紧后工序的最后一个施工单元的时刻;
[0030]S
i1
+d
i
+S
i
≤S
j1

[0031]S
im
+d
i
+s
i
≤S
jm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起始时刻、
所述预设单元工期、所述工作队数量、所述截止工期和所述时间缓冲确定模型约束条件的步骤还包括:
[0033]确定截止日期约束条件,以使所述工程项目在插入第二时间缓冲s
n
后的结束时刻小于所述截止日期:
[0034]S
nm
+d
n
+S
n
≤δ;
[0035]上式中,δ表示所述截止日期。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起始时刻、所述预设单元工期、所述工作队数量、所述截止工期和所述时间缓冲确定模型约束条件的步骤还包括:
[0037]确定工作队数量约束条件,使得工序i中同时施工的工作队数量k
i
小于预设最大可用工作队数量
[0038][003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鲁棒优化指标和所述模型约束条件来构建鲁棒优化模型,根据所述鲁棒优化指标的最大值确定所述时间缓冲的最优解的步骤包括:
[0040]定义0

1变量x
ik
,当工序i使用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对不确定性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工程项目中包含的所有工序的预设起始时刻;其中,每个所述工序中包含多个具有相同的预设单元工期的施工单元;所述工序具有对应的生产效率,所述生产效率与所述预设单元工期以及同时施工的工作队数量相关;基于所述预设起始时刻,以最短工期为目标制定所述工程项目的初始进度计划,得到工作队数量最优值;固定所述工作队数量最优值,在所述工程项目的所述工序之后插入时间缓冲;构建基于时差效用函数的鲁棒优化指标;所述鲁棒优化指标用于评价插入的所述时间缓冲对于所述工程项目的截止工期的鲁棒性;根据所述预设起始时刻、所述预设单元工期、所述工作队数量、所述截止工期和所述时间缓冲确定模型约束条件;根据所述鲁棒优化指标和所述模型约束条件来构建鲁棒优化模型,根据鲁棒优化指标的最大值来确定所述时间缓冲的最优解;基于所述时间缓冲的最优解对所述工程项目的初始进度计划进行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程项目的所述工序之后插入时间缓冲的步骤包括:在任意相邻两个工序之间插入第一时间缓冲S
i
:s
i
=min{S
j1

(S
i1
+d
i
),S
jm

(S
im
+d
i
)};上式中,i表示相邻两个工序中的紧前工序,j表示相邻两个工序中的紧后工序,S
i1
表示工序i的第一个施工单元的开始时间,S
im
表示工i的最后一个施工单元的开始时间,S
j1
表示工序j的第一个施工单元的开始时间,S
jm
为工序j的最后一个施工单元的开始时间,d
i
表示工序i中施工单元的预设单元工期;在最后一个工序之后插入第二时间缓冲S
n
:s
n
=δ

(S
nm
+d
n
);上式中,n表示工程项目的最后一个工序,m表示工序n的最后一个施工单元,δ为所述工程项目的截止日期,S
nm
为工序n中施工单元m的开始时间,d
n
为工序n的预设单元工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基于时差效用函数的鲁棒优化指标的步骤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其中,Robu表示鲁棒优化指标,CIW
i
表示工序i的预设延期风险,|P(i)|表示在工序i之前的所有工序的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设起始时刻、所述预设单元工期、所述工作队数量、所述截止工期和所述时间缓冲确定模型约束条件的步骤包括:确定每个工序中重复施工单元之间的递推关系;其中:
上式中,S
im
表示工序i的最后一个施工单元m的开始时间,k
i
表示工序i中同时施工的工作队数量,r
i
表示工序i的生产率;基于上述递推关系确定起始时间模型约束条件,使得紧前工序的第一个施工单元插入时间缓冲后的结束时间小于紧后工序的第一个施工单元的开始时间;以及,紧前工序的最后一个施工单元插入时间缓冲后的结束时间小于紧后工序的最后一个施工单元的开始时间;S
i1
+d
i
+s
i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辉周琳郭欣雨曹蔷楠李怡菲王浩吴思洁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