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交通运输发展指数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03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交通运输发展指数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交通运输目标数据;建立评价指标的数据库;构建评价指标的评价模型;确定发展指数的评价单元;制图输出及结果分析,将交通运输的等级划分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发展指数。通过采用是综合指数法,能较好地体现交通运输发展指数中主导因素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符合客观实际,克服了传统的经验指数加和法虽然综合考虑了各个因子的作用,但不能准确反映各因子对评价结果的正负影响的问题;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考虑了交通运输发展指数中的多种因素,并对各个因素进行辩证的综合分析,可以保证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及准确。科学及准确。科学及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交通运输发展指数模型的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运输
,具体来说,涉及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交通运输发展指数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路网规划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指导着交通运输的建设和发展,它对于整个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优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分析交通运输现状,全面认识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现有路网基本矛盾,提出适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设方向,对于制定公路建设发展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和完善公路网规划,进行现状公路网的可持续性评价是完全必要的。以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公路网规划评价的目的、对象和范围着手,对现状公路网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探讨。
[0003]进行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当前公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公路建设能沿着可持续的道路发展。公路网现状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保证有效连通,促进经济发展,又要满足交通要求,提高运输效益,而且还要注重公路交通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所以,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对上述各个方面的综合评价。
[0004]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展了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方面的研究,在其定义、影响发展的因素、发展战略、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这些研究均针对综合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以及宏观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缺乏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以及各子系统的全面剖析和综合评价。而且缺少对交通运输的预测及评估。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交通运输发展指数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交通运输发展指数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获取交通运输目标数据,采用目标层次分类法建立树状关系结构并对目标数据进行训练;
[0010]建立评价指标的数据库,根据独立性、可量化和通用性的原则选取评价指标并导入指标评价体系;
[0011]构建评价指标的评价模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生成发展指数;
[0012]确定发展指数的评价单元,根据发展指数的计算结果将交通运输划分为成本型、效益型及适中型;
[0013]制图输出及结果分析,将交通运输的等级划分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发展指数。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对目标数据进行训练包括对历史目标数据进行预测,并生成预测值y
t
,预测值y
t
的计算公式如下:
[0015]y
t
=f(y
t

d
,y
t

d
‑1,...,y
t

d

k+1
)
[0016]其中,t为所测时间点,d为延迟时间,k为序列。
[0017]进一步的,所述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包括将指标评价体系分为A层、B层、C层、D层四个依次递减的层次进行评价指标的逐步分析。
[0018]所述A层为交通运输发展指标体系层;所述B层为因果表现层;所述C层为属性层;所述D层为指标层;
[0019]进一步的,所述D层评价指标Q
i
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0]Q
i
=P
i
P
imax
[0021]其中,P
i
为D层某一指标的现状值;P
imax
为D层中某一指标各评价单元现状值值中最大值,i为D层中评价指标项数,其取值为非零自然数。
[0022]进一步的,所述C层评价指标V
m
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3]V
m
=∑Q
i
W
i
[0024]其中,Q
i
为C层中某一指标所属D层中各评价指标值;W
i
为C层中某一评价指标所属D层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m为C层中的评价指标项数,其取值为非零自然数。
[0025]进一步的,所述B层评价指标U
n
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6]U
n
=∑V
m
W
m
[0027]其中,V
m
为B层中某一评价指标所属C层中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值;W
m
为B层中某一评价指标所属C层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m为C层中的评价指标项数;n为B层中评价指标项数,其取值为非零自然数。
[0028]进一步的,所述A层评价指标G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9]G=1

∑U
n
W
n
[0030]其中,U
n
为B层中某一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值;W
n
为B层中某一评价指标的权重值;n为B层中评价指标项数。
[0031]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发展指数的计算结果将交通运输划分为成本型、效益型及适中型包括对各层的评价指标进行收敛,并根据收敛值对交通运输进行等级划分。
[0032]进一步的,所述对各层的评价指标进行收敛采用如下公式:
[0033][0034]其中,μ
i
为各层的评价指标值,μ
ij
为各层的评价指标,W
ij
为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j为各层的评价指标的个数,其取值为非零自然数,m'为各层评价指标个数。
[0035]进一步的,将各层的评价指标值进行收敛,并根据收敛值评价其发展指数,评价指标值收敛公式如下:
[0036][0037]其中,EQI为综合评价值;μ
i
为各层的评价指标值;W
i
为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j为各层评价指标的个数。
[003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9](1)通过采用是综合指数法,能较好地体现交通运输发展指数中主导因素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符合客观实际,克服了传统的经验指数加和法虽然综合考虑了各个因子的作用,但不能准确反映各因子对评价结果的正负影响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考虑了交通运输发展指数中的多种因素,并对各个因素进行辩证的综合分析,可以保证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及准确。
[0040](2)本专利技术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取交通运输的目标数据,一方面能充分考虑人的主观判断,对目标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充分确定各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另一方面把目标数据看成一个系统,将各种复杂因素逐层分析,尤其对于多层次、多因子的复杂体系,可以实现交通运输体系进行定性分析并做出科学的评价。
[0041](3)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交通运输目标数据进行预测训练,通过预测训练,可以对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交通运输发展指数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交通运输目标数据,采用目标层次分类法建立树状关系结构并对目标数据进行训练;所述对目标数据进行训练包括对历史目标数据进行预测,并生成预测值y
t
,预测值y
t
的计算公式如下:y
t
=f(y
t

d
,y
t

d
‑1,...,y
t

d

k+1
)其中,t为所测时间点,d为延迟时间,k为序列;建立评价指标的数据库,根据独立性、可量化和通用性的原则选取评价指标并导入指标评价体系;构建评价指标的评价模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生成发展指数,所述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包括将指标评价体系分为A层、B层、C层、D层四个依次递减的层次进行评价指标的逐步分析;所述A层为交通运输发展指标体系层;所述B层为因果表现层;所述C层为属性层;所述D层为指标层;所述D层评价指标Q
i
的计算公式如下:Q
i
=P
i
P
imax
其中,P
i
为D层某一指标的现状值;P
imax
为D层中某一指标各评价单元现状值值中最大值,i为D层中评价指标项数,其取值为非零自然数;所述C层评价指标V
m
的计算公式如下:V
m
=∑Q
i
W
i
其中,Q
i
为C层中某一指标所属D层中各评价指标值;W
i
为C层中某一评价指标所属D层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m为C层中的评价指标项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雪枫张孝法张学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