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IR
‑
II多吡啶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生物医学荧光成像应用
,尤其是指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当前,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有效干预是提高患者生存周期的主要方式。目前传统的影像技术存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时空分辨率低及电离辐射等问题,无法对早期病变组织及时检出和有效干预。而近年来发展的近红外二区(NIR
‑
II:1000
‑
1700nm)荧光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时空分辨率、更高的信噪比及组织穿透深度,其中,波长越长,背景干扰越低,成像质量越好,在活体成像与肿瘤治疗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该成像技术强烈依赖性质优良的光学材料,有机小分子染料因其结构清晰稳定、易修饰、易代谢低毒等特点,深受研究者的喜爱。而当前有机小分子的最大发射波长主要集中在1000
‑
1100nm,量子产率较低,穿透深度极其有限,无法应用于NIR<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结构式如式Ru
‑
1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波长为1100~1600nm。3.一种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优选地,所述纳米颗粒由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
聚乙二醇与所述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的直径为13~14nm。5.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或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纳米颗粒在近红外二区1100~1600nm范围内的肿瘤成像中的应用。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或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纳米颗粒在制备用于生物体内成像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探针中的应用。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或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纳米颗粒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8.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由化合物(8)制备得到,所述化合物(8)制备所述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8)制备所述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包括如下步骤:将化合物(8)、化合物(11)置于单口烧瓶中,加入冰醋酸,在100~110℃下回流10~20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成后,浓缩反应液,浓缩后将所得粗品加中性氧化铝拌样过柱得到黄绿色固体,即为所述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优选地,所述化合物(8)与所述化合物(11)的摩尔比为1: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NIR
‑
II多吡啶钌(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11)由化合物(10)制备得到,所述化合物(10)制备化合物(11)的反应式如下所示:所述化合物(10)制备化合物(11)包括如下步骤:取化合物(10)、1,10
‑
菲啰啉
‑
5,6
‑
二酮溶于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加入到反应容器,在80~100℃加热回流5~10h,TLC点板监测反应,冷却至15~35℃,加入丙酮置于0℃下过夜,析出沉淀,过滤,滤饼用水洗涤,乙醚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到黑色固体,即为化合物(11);优选地,所述化合物(10)制备化合物(11)的步骤中,化合物(10)与1,10
‑
菲啰啉
‑
5,6
‑
二酮的摩尔比为1:1;所述甲醇、水和丙酮的体积比为1:1:5;优选地,所述化合物(10)由化合物(9)反应得到,所述化合物(9)制备化合物(10)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9)制备化合物(10)包括如下步骤:取化合物(9)、RuCl3·
xH2O和LiCl溶于DMF中,加入到反应容器,在140~160℃下加热反应6~10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15~35℃,加入丙酮置于0℃下析出沉淀,过滤得到紫红色固体,用水洗涤将所得紫红色固体,乙醚重结晶,过滤干燥,即得化合物(10);优选地,化合物(9)制备化合物(10)的步骤中,控制RuCl3
·
xH2O、化合物(9)和LiCl的摩尔比为2400:6000:1。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NIR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学传,肖玉玲,李芊芊,刘奕伸,梁科,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