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态化催化剂磨损率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899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态化催化剂磨损率的测定方法,包括测定固态催化剂颗粒在未发生参与芳构化的粒度分布,称量不同粒度下的颗粒质量,确定粒度在120μm及75μm以下的颗粒质量,在催化剂参与反应后再次测定剩余颗粒质量与溢出质量,由于120μm以上的颗粒具有最佳的耐磨性,而75μm以下的颗粒最易发生磨损,30μm以下的颗粒基本不发生磨损,在结合反应前质量关系的基础上大致估计磨损发生的概率并预测磨损后的颗粒粒径分布,克服了传统方法中未考虑粒径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的磨损率变化,降低了磨损率测定的难度,测定结果可重复性强,预测结果直观可靠。测结果直观可靠。测结果直观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态化催化剂磨损率的测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态化催化剂磨损率的测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态化催化剂磨损率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流态化技术的发展,流化床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种生产领域中。然而在流化床中,固体颗粒由于受到流化气体的吹蚀,以及与其他颗粒或反应器壁发生碰撞等作用而发生磨损,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粒径与磨损率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在稳态阶段的磨损程度,总体上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流化床中的颗粒磨损测定问题上,国内外并未达成统一行业标准,通过比较各粒径范围的颗粒的磨损程度,得出具有最佳抗磨损性能的粒径范围为120

160和160

200微米。
[000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流态化催化剂磨损率的测定方法,有助于更准确的计算出催化剂的磨损率,提高反应速率,在工业化生产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态化催化剂磨损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催化剂颗粒粒径进行测量,得到催化剂颗粒粒度分布;S11、将所述催化剂颗粒筛分成多个粒径范围,对不同粒径范围的粉体质量进行测量;S12、将所述催化剂颗粒不同粒径范围的粉体质量与颗粒总质量作比,得到质量分布;S13、建立线性关系;S2、在催化剂参与芳构化反应后重新测量剩余颗粒质量与溢出质量,结合磨损发生前的质量分数估计出反应中发生磨损的颗粒质量;S21、根据磨损发生的时间和磨损前的粒径分布估计出磨损后的粒径分布;S3、评价固相催化剂的磨损性能,分析所述催化剂样品参与反应后的粒度分布,并计算不同粒度下颗粒质量的比值;S31分析催化剂样品磨损前后的粒径分布,以催化剂样品磨损前后催化剂颗粒粒径之比表示磨损程度并判断催化剂的抗磨损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态化催化剂磨损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粒径分布以

D为间隔将颗粒按直径的大小划分为多个粒径区间,第i个区间内颗粒的平均粒径记做D
i
,则通过如下积分形式计算颗粒粒径分布公式为:其中,D
i
第i个区间内颗粒的平均粒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态化催化剂磨损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催化剂粒子均为球形且密度均一,单个催化剂颗粒的质量公式为:其中ρ为密度,D为颗粒的平均粒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态化催化剂磨损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中粉体质量与颗粒总质量作比公式为:其中M
i
为实验前筛分出来的某个粒径范围内的颗粒质量,M0为实验开始时加入的样品颗粒的总质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态化催化剂磨损率的测定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洋黄志伟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