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保温用外加剂配方及制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876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保温用外加剂配方及制作装置,该建筑保温用外加剂配方的具体成分配比包括:稳定剂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保温用外加剂配方及制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为一种建筑保温用外加剂配方及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着能源危机,我国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能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严重不均衡,使得节能问题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我国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占整个社会总能耗的46.7%,单位建筑面积采暖所耗能源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现有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7%属于高能耗建筑,因此,降低建筑节耗成为了我国解决能源问题,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0003]近年来在我国,模塑聚苯乙烯、挤塑聚苯乙烯、酚醛树脂、聚氨酯等材料,因其导热系数低、重量轻、施工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建筑保温行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存在着易燃烧、有毒物质挥发大、毒性高、耐热温度低易开裂易脱落等缺点,使其在建筑保温应用方面受到了很大限制。为了避免保温板开裂、脱落现国家正推广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这一技术的防火层必须为50

A级不燃材料,因此建筑保温外加剂的制备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0004]但是现有的建筑保温外加剂制备方法比较复杂,且制备的建筑保温外加剂稳定性较差,不能耐高温、易挥发且容易燃烧,从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保温用外加剂配方及制作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建筑保温外加剂制备方法比较复杂,且制备的建筑保温外加剂稳定性较差,不能耐高温、易挥发且容易燃烧,从而影响使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保温用外加剂配方,该建筑保温用外加剂配方的具体成分配比包括:稳定剂5

15份、粉煤灰1

10份、定型剂1

5份、发泡剂5

15份、乳胶粉1

8份、憎水剂1

5份、抗拉纤维1

10份、纤维素5

15份、木质纤维1

10份、早强剂1

10份、矿粉1

5份、淀粉1

10份和丙烷5

20份;
[0007]该建筑保温用外加剂配方的具体制备步骤流程包括:
[0008]步骤一:取稳定剂5

15份、粉煤灰1

10份、定型剂1

5份、发泡剂5

15份、乳胶粉1

8份、憎水剂1

5份、抗拉纤维1

10份、纤维素5

15份、木质纤维1

10份、早强剂1

10份、矿粉1

5份、淀粉1

10份和丙烷5

20份,并将稳定剂、粉煤灰、定型剂、发泡剂、乳胶粉、憎水剂、抗拉纤维、纤维素、木质纤维、早强剂、矿粉、淀粉、丙烷一同放入混合搅拌装置的内部进行持续搅拌30

40min,得第一混合物;
[0009]步骤二:在第一混合物中依次放入原生态发泡颗粒搅拌、水泥和水,再持续混合搅拌10

20min,得第二混合物;
[0010]步骤三:将第二混合物通过料仓下放到流水线上制作、养护成型。
[0011]优选的,一种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保温用外加剂配方的制作装置,包括混
合筒,所述混合筒的下侧壁固定设置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混合筒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原料添加漏斗,所述混合筒的内部纵向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侧壁固定设置有搅拌杆,所述转杆杆壁的上端套接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混合筒上侧壁的右端通过安装架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杆壁套接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内部纵向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螺旋杆,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帽。
[0012]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开设有对称的限位槽,所述调节杆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对称的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均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外部套接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限位块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塞。
[0014]优选的,所述下料斗的下侧壁固定设置有对称的支撑底座。
[0015]优选的,所述固定帽的侧壁螺纹连接有对称的固定螺栓,所述转杆杆壁的上端开设有对称的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螺栓与两个固定孔之间螺纹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保温材料组合的办法,彻底地解决了现有建筑保温材料存在的易燃烧、有毒物质挥发大、毒性高、耐热温度低易开裂等缺点等缺点,具有不燃烧、不产生烟毒、耐热温度特别高、稳定性好等优点,解决了保温材料的防火问题,解决了保温材料的环保节能问题,解决了保温材料的防水和耐水问题,解决了保温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粘结强度低的问题,解决了A级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低、保温效果差的问题,解决了保温材料的耐候性、耐老化、耐冻融性能差的问题,解决了保温材料与墙体、饰面层结合牢度低的问题,解决了保温材料与建筑墙体、饰面层一体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混合筒、2下料斗、3出料管、4原料添加漏斗、5转杆、6搅拌杆、7电机、8传动杆、9调节杆、10螺旋杆、11固定帽、12限位块、1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
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该建筑保温用外加剂配方的具体制备步骤流程包括:
[0026]步骤一:取稳定剂5份、粉煤灰1份、定型剂1份、发泡剂5份、乳胶粉1份、憎水剂1份、抗拉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保温用外加剂配方,其特征在于:该建筑保温用外加剂配方的具体成分配比包括:稳定剂5

15份、粉煤灰1

10份、定型剂1

5份、发泡剂5

15份、乳胶粉1

8份、憎水剂1

5份、抗拉纤维1

10份、纤维素5

15份、木质纤维1

10份、早强剂1

10份、矿粉1

5份、淀粉1

10份和丙烷5

20份;该建筑保温用外加剂配方的具体制备步骤流程包括:步骤一:取稳定剂5

15份、粉煤灰1

10份、定型剂1

5份、发泡剂5

15份、乳胶粉1

8份、憎水剂1

5份、抗拉纤维1

10份、纤维素5

15份、木质纤维1

10份、早强剂1

10份、矿粉1

5份、淀粉1

10份和丙烷5

20份,并将稳定剂、粉煤灰、定型剂、发泡剂、乳胶粉、憎水剂、抗拉纤维、纤维素、木质纤维、早强剂、矿粉、淀粉、丙烷一同放入混合搅拌装置的内部进行持续搅拌30

40min,得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在第一混合物中依次放入原生态发泡颗粒搅拌、水泥和水,再持续混合搅拌10

2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阴志宁曹继建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德旺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