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碳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865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5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碳源材料,其具有核壳结构,包括内核和包覆在内核表面的外壳层;其中,内核的材料包括释碳原料和粘合剂,外壳层的材料包括生物蜡和反硝化促进剂。本申请提供的复合碳源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因此机械强度高,结构稳定性好,易于投放和回收。通过含有生物蜡的外壳层包覆在含有释碳原料和粘合剂的内核表面,外壳层能起到很好的缓释作用,使该复合碳源材料释放碳源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好,能避免释碳原料直接投放时产生悬浮物、色度和浊度偏高的问题,还可避免释碳原料在浸泡时发生扩散、软化等问题,不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反硝化促进剂可以加强对硝酸盐的吸附,促进反硝化反应,能够进行高效生物脱氮。生物脱氮。生物脱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碳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碳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农用化肥的过度使用等因素加速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与富营养化,亟需对污染水体进行脱氮处理。生物脱氮具有高效低耗、环境友好等特点,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污水处理技术。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是生物脱氮过程的关键环节,在反硝化反应中,异养反硝化细菌以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将亚硝酸盐氮或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碳源是反硝化反应的关键控制因素。然而,河湖类地表水、污水厂二级出水及人工湿地系统等常见水体中的碳氮比较低,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难以达到平衡,需要额外投加碳源来补给反硝化过程,加强生物脱氮作用。目前常规的碳源有甲醇、乙醇、乙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蔗糖、葡萄糖等糖类和乙酸钠等,这些液相或高溶解性碳源易于被微生物分解利用。但是,甲醇毒性较大;乙醇、甲酸、乳酸等运行成本较高,且出水有机碳含量容易超标,蔗糖和葡萄糖的大分子容易阻塞管道,且反硝化效率较低,容易造成亚硝酸盐积累;乙酸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积累亚硝酸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碳源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碳源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包括内核和包覆在所述内核表面的外壳层;其中,所述内核的材料包括释碳原料和粘合剂,所述外壳层的材料包括生物蜡和反硝化促进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碳源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和所述外壳层的质量比为(2.5

6.0):1;和/或所述内核的粒径为0.5

2.5cm;和/或所述外壳层的厚度为0.1

0.25cm;和/或所述复合碳源材料的粒径为0.7

3.0c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碳源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释碳原料与所述粘合剂的质量比为(3

5):(5

7);和/或所述生物蜡与所述反硝化促进剂的质量比为(7

8):(2

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碳源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释碳原料过80

100目;和/或所述反硝化促进剂过低于100目。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碳源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释碳原料为碱改性处理的农业废弃物材料;和/或所述粘合剂包括糯米粉和水;和/或所述生物蜡包括棕榈蜡、木蜡、亚麻蜡、蜂蜡、羊毛蜡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反硝化促进剂包括金属改性生物炭、硫磺中的至少一种。6.一种复合碳源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碳源材料中的所述释碳原料、所述粘合剂、所述生物蜡以及所述反硝化促进剂;将所述释碳原料和所述粘合剂进行混合造粒,形成所述内核;将所述生物蜡和所述反硝化促进剂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生吕小慧张健民廖静梁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