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863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圈装置,用于对人体部位进行磁共振成像。该线圈装置包括第一弧形线圈、第二弧形线圈以及旋接机构。该旋接机构被对应地设置于该第一弧形线圈和该第二弧形线圈之间,以通过该旋接机构将该第二弧形线圈可旋转地连接于该第一弧形线圈,其中当该第二弧形线圈被转动以旋近该第一弧形线圈时,该第一弧形线圈和该第二弧形线圈形成用于环绕该人体部位的闭环结构;并且当该第二弧形线圈被转动以旋离该第一弧形线圈时,该第一弧形线圈和该第二弧形线圈形成用于取放该人体部位的开环结构,以便在对该人体部位进行磁共振成像的过程中,减少工作流程,解放医护人员或医师的双手。双手。双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共振成像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线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安全的、无电离辐射的一种影像光学检查手段,其主要利用磁共振的原理制成的一类用于医学检查的成像设备。射频(RF)接收线圈作为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可以被比喻成人的眼睛,并且影像的最终清晰度直接跟线圈信噪比/灵敏度成正比。一般情况下,线圈与待扫描的人体部位之间的距离越远,则线圈的信噪比/灵敏度就越低,对应地影像的清晰度就越差,因此市场对于磁共振线圈设计的要求是线圈内壁要尽可能地贴合于人体以确保高信噪比。
[0003]例如,目前磁共振系统对诸如膝盖、膝关节、肘关节或颈部等特殊部位的成像通常使用由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组成的分体式线圈,并且该分体式线圈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通过可拆卸的连接器进行电气连接。这样,由于该分体式线圈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能够分开,使得待扫描的人体部件能够直接放置在被分开的该上半部分和该下半部分之间,因此该分体式线圈的孔径尺寸得以变小,有助于减小线圈与待扫描部位之间的距离,进而降低信噪比衰减,获得清晰的磁共振图像。
[0004]然而,当使用该分体式线圈扫描患者膝盖时,医护人员或医师需要手持该分体式线圈的上半部分,并在患者膝盖摆位固定好之后,再通过双手将该上半部分精准地连接固定于该下半部分,最后才能开始磁共振扫描。由此容易看出:该分体式线圈的使用不仅工作流程复杂,需要多步操作,而且还需要双手操作,无法解放医护人员或医师的双手。与此同时,该分体式线圈中该上半部分和该下半部分在合配时需要有导向定位结构,或者医护人员或医师需要很好地判断锁止位置,以便实现正确操作。此外,该分体式线圈的上半部分在手持过程中存在脱落风险,容易被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能够在实现对诸如膝盖、膝关节、肘关节或颈部等人体特殊部位进行磁共振成像的同时,减少工作流程,节省时间。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装置能够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无需手持线圈,以减少线圈在手持过程中的脱落风险,有助于提高线圈装置的可靠性。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装置能够实现医护人员或医师的单手开合操作,有助于简化开合操作,便于使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装置能够使第二弧形线圈和第一弧形线圈自动地进行精准对位,而无需医护人员或医师来判断锁止位置。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
圈装置能够使第二弧形线圈相对于第一弧形线圈进行左右对半开合,有助于更加方便且简单地操作所述线圈装置。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装置能够省去线圈之间的连接器,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还提高了电器安全性。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装置能够通过跳线方式来实现所述第一弧形线圈和所述第二弧形线圈之间的电性连接,而无需使用价格昂贵的连接器。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装置能够通过跑道型孔洞来增大线缆的穿插余量,避免线缆在开合操作时发生磨损,有助于保护线缆。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装置的旋接机构在实现所述第一弧形线圈和所述第二弧形线圈之间可旋转地连接的同时,还能够遮盖所述线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线缆。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中为了达到上述优势或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不需要采用昂贵的材料或复杂的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成功和有效地提供一解决方案,不只提供一种简单的线圈装置,同时还增加了所述线圈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001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至少一优势或其他优点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圈装置,用于对人体部位进行磁共振成像,其中所述线圈装置包括:
[0016]第一弧形线圈;
[0017]第二弧形线圈;以及
[0018]旋接机构,其中所述旋接机构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线圈和所述第二弧形线圈之间,以通过所述旋接机构将所述第二弧形线圈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线圈,其中当所述第二弧形线圈被转动以旋近所述第一弧形线圈时,所述第一弧形线圈和所述第二弧形线圈形成用于环绕该人体部位的闭环结构;并且当所述第二弧形线圈被转动以旋离所述第一弧形线圈时,所述第一弧形线圈和所述第二弧形线圈形成用于取放该人体部位的开环结构。
[001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接机构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线圈的旋转轴和自所述旋转轴径向延伸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旋转轴沿着所述线圈装置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连接件被固接于所述第二弧形线圈。
[002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接机构的所述旋转轴被固设于所述连接件,并且所述旋转轴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线圈。
[002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弧形线圈设有与所述旋转轴相适配的枢接槽,并且所述第二弧形线圈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适配的固接槽,其中所述第一弧形线圈的所述枢接槽与所述第二弧形线圈的所述固接槽相对应,并且所述旋接机构被容纳在所述枢接槽和所述固接槽内。
[002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弧形线圈包括第一硬壳体和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硬壳体内侧的第一软衬体,并且所述第二弧形线圈包括第二硬壳体和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硬壳体内侧的第二软衬体,其中所述第一软衬体和所述第二软衬体均包裹有射频天线,并且所述旋接机构的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连接件分别对应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硬壳体和所述第
二硬壳体。
[002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圈装置进一步包括线缆,其中所述线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线圈,并且所述线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线圈。
[002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弧形线圈的所述第一硬壳体设有供所述线缆穿过的第一线孔,并且所述第二弧形线圈的所述第二硬壳体设有供所述线缆穿过的第二线孔。
[002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硬壳体的所述第一线孔处于所述第一弧形线圈的所述枢接槽内,并且所述第二硬壳体的所述第二线孔处于所述第二弧形线圈的所述枢接槽内。
[002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接机构的所述连接件设有与所述第一线孔和所述第二线孔对应的线槽,用于容纳从所述第一线孔和所述第二线孔穿出的所述线缆。
[002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圈装置由一个所述第一弧形线圈和两个所述第二弧形线圈共同形成完整的环形结构,以通过对侧开合的方式在所述闭环结构和所述开环结构之间切换。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装置,用于对人体部位进行磁共振成像,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装置包括:第一弧形线圈(10);第二弧形线圈(20);以及旋接机构(30),其中所述旋接机构(30)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线圈(10)和所述第二弧形线圈(20)之间,以通过所述旋接机构(30)将所述第二弧形线圈(20)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线圈(10),其中当所述第二弧形线圈(20)被转动以旋近所述第一弧形线圈(10)时,所述第一弧形线圈(10)和所述第二弧形线圈(20)形成用于环绕该人体部位的闭环结构(101);并且当所述第二弧形线圈(20)被转动以旋离所述第一弧形线圈(10)时,所述第一弧形线圈(10)和所述第二弧形线圈(20)形成用于取放该人体部位的开环结构(1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接机构(30)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线圈(10)的旋转轴(31)和自所述旋转轴(31)径向延伸的连接件(32),其中所述旋转轴(31)沿着所述线圈装置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连接件(32)被固接于所述第二弧形线圈(2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线圈(10)设有与所述旋转轴(31)相适配的枢接槽(110),并且所述第二弧形线圈(20)设有与所述连接件(32)相适配的固接槽(210),其中所述第一弧形线圈(10)的所述枢接槽(110)与所述第二弧形线圈(20)的所述固接槽(210)相对应,并且所述旋接机构(30)被容纳在所述枢接槽(110)和所述固接槽(210)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线圈(10)包括第一硬壳体(11)和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硬壳体(11)内侧的第一软衬体(12),并且所述第二弧形线圈(20)包括第二硬壳体(21)和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硬壳体(21)内侧的第二软衬体(22),其中所述第一软衬体(12)和所述第二软衬体(22)均包裹有射频天线,并且所述旋接机构(30)的所述旋转轴(31)和所述连接件(32)分别对应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影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