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动态加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841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动态加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判断可视区域是否有可用建筑物图层;若是,根据第一预设方法从所有的可用建筑物图层中选取目标建筑物图层;根据第二预设方法从所述目标建筑物图层中选取目标建筑模型;在所述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内对所述目标建筑模型进行三维显示。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三维MR指标呈现系统在加载建筑模型时只加载位于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内建筑模型,免加载不可见的建筑模型,有效提高了三维MR指标呈现系统的加载速度,减少计算机系统的运行负担,增强了用户体验。增强了用户体验。增强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动态加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软件
,具体涉及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动态加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三维立体场景中呈现无线网络优化测量报告MR的指标数据,即由传统的二维呈现方式升级为三维呈现,可以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测试区域中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能够直观的描述通信基站和各数据采样点的关联关系,以及各测量点采集到的指标数据情况。
[0003]为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将城市级的地理信息数据按照图层进行切分,然后在三维MR指标呈现系统的三维场景中(3D Map)将所有建筑物进行立体重构。
[0004]在传统的二维MR指标呈现系统中,直接调用第三方的地图引擎即可完成地理信息和指标的展示。但是,在三维MR指标呈现系统中,需要将按照图层切分后的建筑模型进行轮廓重组,如果每次用户拖拽或者与二维指标呈现系统联动时,都要加载全部建筑模型,会对计算机系统产生极大的负担,而且也比较耗时,从而影响最终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动态加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动态加载方法,包括:
[0007]获取显示器的可视区域;
[0008]判断可视区域是否有可用建筑物图层;其中,所述可用建筑物图层为预设地理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切分后形成的建筑物图层,所述可用建筑物图层可以多个,每个所述可用建筑物图层中可以包括多个建筑模型;
[0009]若是,根据第一预设方法从所有的可用建筑物图层中选取目标建筑物图层;其中,所述目标建筑物图层为需要加载显示的可用建筑物图层;
[0010]根据第二预设方法从所述目标建筑物图层中选取目标建筑模型;其中,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为需要在所述可视区域内显示的建筑模型;
[0011]在所述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内对所述目标建筑模型进行三维显示。
[0012]进一步,若所述可视区域没有可用建筑物图层,在所述可视区域显示对应地理区域的二维图像。
[0013]进一步,获取显示器左下角和右上角的世界坐标,将这两个世界坐标转换为WGS

84坐标,获取显示器的可视区域。
[0014]进一步,根据第一预设方法从所有的可用建筑物图层中选取目标建筑物图层,包括:
[0015]判断可用建筑物图层与所述显示器的可视区域是否相交;
[0016]若是,则将对应的所述可用建筑物图层作为目标建筑物图层。
[0017]进一步,判断可用建筑物图层与所述显示器的可视区域是否相交,包括:
[0018]将可用建筑物图层认定为第一矩形,获取建筑物图层四个顶点的地理信息坐标,将四个顶点的地理信息坐标转换成WGS

84坐标后,计算得到第一矩形的中心坐标;
[0019]将显示器的可视区域认定为第二矩形,获取显示器左下角和右上角的世界坐标,将这两个世界坐标转换为WGS

84坐标后,计算得到第二矩形的中心坐标;
[0020]分别计算第一矩形中心坐标和第二矩形中心坐标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若水平距离小于第一矩形和第二矩形长度之和的一半且垂直距离小于第一矩形和第二矩形宽度之和的一半,则所述可用建筑物图层与所述显示器的可视区域相交。
[0021]进一步,根据第二预设方法从所述目标建筑物图层中选取目标建筑模型,包括:
[0022]计算目标建筑物图层中所有建筑模型包围球心的WGS

84坐标;
[0023]根据每个所述建筑模型的WGS

84坐标,选择位于所述可视区域内建筑模型作为目标建筑模型。
[0024]进一步,根据每个所述建筑模型的WGS

84坐标,选择位于所述可视区域内建筑模型作为目标建筑模型,包括:
[0025]根据每个所述建筑模型的WGS

84坐标,计算每个所述建筑模型的包围球心坐标;
[0026]若建筑模型的包围球心坐标位于第二矩形范围内,则将对应的所述建筑模型选为目标建筑模型。
[002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动态加载系统,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0028]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0029]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三维MR指标呈现系统在加载建筑模型时只加载位于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内建筑模型,免加载不可见的建筑模型,有效提高了三维MR指标呈现系统的加载速度,减少计算机系统的运行负担,增强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动态加载方法的流程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矩形r1和第二矩形r2相交的一种示意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围球心坐标位于第二矩形范围内的一种示意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动态加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7]还应当理解,在此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0038]还应当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0039]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动态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判断可视区域是否有可用建筑物图层;其中,所述可用建筑物图层为预设地理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切分后形成的建筑物图层,所述可用建筑物图层可以多个,每个所述可用建筑物图层中可以包括多个建筑模型;若是,根据第一预设方法从所有的可用建筑物图层中选取目标建筑物图层;其中,所述目标建筑物图层为需要加载显示的可用建筑物图层;根据第二预设方法从所述目标建筑物图层中选取目标建筑模型;其中,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为需要在所述可视区域内显示的建筑模型;在所述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内对所述目标建筑模型进行三维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动态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可视区域没有可用建筑物图层,在所述可视区域显示对应地理区域的二维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动态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显示器左下角和右上角的世界坐标,将这两个世界坐标转换为WGS

84坐标,获取显示器的可视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动态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预设方法从所有的可用建筑物图层中选取目标建筑物图层,包括:判断可用建筑物图层与所述显示器的可视区域是否相交;若是,则将对应的所述可用建筑物图层作为目标建筑物图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维建筑模型动态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可用建筑物图层与所述显示器的可视区域是否相交,包括:将可用建筑物图层认定为第一矩形,获取建筑物图层四个顶点的地理信息坐标,将四个顶点的地理信息坐标转换成WGS

84坐标后,计算得到第一矩形的中心坐标;将显示器的可视区域认定为第二矩形,获取显示器左下角和右上角的世界坐标,将这两个世界坐标转换为WG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博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健路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