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展庭专利>正文

可调整切割压力的剥线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807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整切割压力的剥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钳体,于其前端至少向下突设一上颚;    一下钳体,其中段枢连该上钳体的中段,于该下钳体的前端,至少向上突设一下颚,且令该下颚投影地位于该上钳体的上颚一侧,另于该下钳体的前端嵌设有多个刀片;以及    一弹性调整机构,至少含有一调整螺栓及一压缩弹簧,该调整螺栓螺接于该下钳体上,而该压缩弹簧的两簧端顶撑于该调整螺栓与该上钳体间,以常时弹性地使该上、下钳体的前端并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切割压力的剥线钳,尤指一种可以调整剥线钳的上、下钳体并合压力的剥线钳。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应用于同轴导线的剥线器,如台湾新型专利申请案第86220435号同轴剥线器结构改良,公告编号为第345341号,该剥线器的结构,包括有一上本体,其底面近前端处设有至少一凹口;一下本体,其顶面近前端处设有至少一凹口,该凹口与上本体的凹口相对应,下本体的凹口内侧形成有一置入槽,下本体上并设有扣合孔,该下本体与上本体枢接一体;一弹簧,其设置于上本体及下本体间,使上本体及下本体前端呈弹性闭合状;以及一刀座,其顶面设有至少一凹口,刀座上间隔设有多个刀片槽,刀片槽内可选择性的配合刀片,刀座底部活动结合一底座,底座延伸出一与下本体的扣合孔相对应的扣合件,该刀座可置入配合于下本体的置入槽中,刀座在定位时扣合件可扣入于下本体的扣合孔中。然而上述的拨线器于应用上具有以下的缺点1、当长期使用后,装置于该上、下本体间的弹簧会产生弹性疲疺现象,而使该上、下本体前端无法达到原先预设的并合压力,因此常常使刀片无法顺力切入所欲剥线的同轴导线中,使剥线作业极不顺利。2、该上、下本体的凹穴相互投影对应,即当该上、下本体的前端并合时,该上、下本体的凹穴呈上、下对合状,以包夹同轴导线,故该式的剥线器的最小工作剥线线径,即等于当上、下本体两凹穴于对合时,所构成的穴径,对于小于此穴径的导线,即无法施以剥线作业,使该式剥线器无法因应多种规格的同轴导线剥线的需要,而降低其工作适用范围。3、各刀片成一固定状,无法上、下调整,即无法调整各刀片切割同轴导线的深度,仅适用于单一规格的同轴导线剥线的需要。本技术设计人有鉴于此,加予研究创新,揭示出一种可调整切割压力的剥线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调整切割压力的剥线钳,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可调整切割压力的剥线钳采用的结构包括上钳体,于其前端至少向下突设一上颚;一下钳体,其中段枢连于该上钳体的中段,于该下钳体的前端,至少向上突设一下颚,且令该下颚投影地位于该上钳体的上颚一侧,另于该下钳体的前端嵌设有多个刀片;以及一弹性调整机构,含有一调整螺栓及一压缩弹簧,该调整螺栓螺接于该下钳体(或上钳体)上,而该压缩弹簧顶撑于该调整螺栓与该上钳体(或下钳体)间,以常时弹性地使该上、下钳体的前端并合,如此使用者便可通过旋转该调整螺栓,以紧缩或松弛该压缩弹簧,以界定该上、下钳体前端的并合压力,即以调整各刀片切割导线时的深度。本技术的另一创作特点,是该上、下钳体的前端于并合时,该上、下颚呈交错状地夹持所欲切割的导线,因此可用以夹持一较小径的导线,以扩大剥线钳的工作适用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及其优点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本技术闭合上、下钳体前端的剖视示意图。图5本技术张开上、下钳体前端的剖视示意图。图6显示本技术夹持切割导线的示意图。图7显示本技术调整该调整螺栓的操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可调整切割压力的剥线钳,包括一上钳体1,于其前端至少向下突设一上颚14;一下钳体2,其中段枢连该上钳体1的中段,于该下钳体2的前端,至少向上突设一下颚21,且令该下颚21投影地位于该上钳体1的上颚14一侧,另于该下钳体2的前端嵌设有多个刀片23;以及一弹性调整机构3,至少含有一调整螺栓31及一压缩弹簧32,该调整螺栓31螺接于该下钳体2[或上钳体1]上,而该压缩弹簧32的两簧端321、322顶撑于该调整螺栓31与该上钳体1[或下钳体2]间,以常时弹性地使该上、下钳体1、2的前端并合,如此使用者便可通过旋转该调整螺栓31,以紧缩或松弛地调整该压缩弹簧32的弹性能,界定该上、下钳体1、2前端的并合压力,藉以调整各刀片23切割导线L时的深度。本技术所揭示的上钳体1,如图1至图4所示,含有一本体11,于该本体11的中央横向地贯穿一轴孔12,以吻合地穿套一枢轴13,以枢连该下钳体2,于该上钳体1的本体11前端,至少向下突伸一上颚14,并令该上颚14的底缘141呈一V型槽,以供夹持呈圆型状的导线L。上述的上钳体1,于该本体11位于该轴孔12的后侧,还可固装一第一刀片15及一第二刀片16,令并合该上、下钳体1、2的后端时,该第一刀片15的刀刃151平整地跨置于一嵌置于该下钳体2中的一砧板25上,而该第二刀片16的刀刃161,水平地对正一装置于该下钳体2的一第三刀片26的刀刃261,且与该第三刀片26的刀刃相距一间距,如此便可通过该第一刀片15与该砧板25整齐地切断一通迅导线,并通过该第二刀片16与该第二刀片26切割、剥离该通迅导线的外绝缘皮。如图4所示,本技术所揭示的上钳体1,于该本体11位于该轴孔12的后侧,还凹设一容置穴17,以容置该压缩弹簧32的一侧簧端322稳定地跨置于内。本技术所揭示的下钳体2,含有一本体20,于该本体的中段,横向地穿设有一轴孔20a,以藉该枢轴13穿经,枢连于该上钳体1的中段,于该本体20的前端,至少向上突设一下颚21,令各该下颚21的上缘呈一V型凹槽211,以供紧夹一圆形导线,另于该本体20的前端穿设有多个刀片穴22,以可分别容许一刀片23装置于内。上述的下钳体2,于其本体20前端的底部,还可固连一刀片调整座24,令该刀片调整座24穿设有多个的调整孔241,以分别螺接一调整螺丝242于内,并令该调整螺丝242的末端至少投影对正一装置于该本体20前端的刀片23的刀背,以通过旋转、迫入各该调整螺丝242后,将各对应刀片23朝上钳体1方向顶出,或于旋退各该调整螺丝242后,使各对应刀片23可被压移退入各刀片穴22中。上述螺接于刀片调整座24上的各调整螺丝242,令其螺丝头部242a常时突出于该刀片调整座24外,以方便使用者可以直接以手指旋转调整各调整螺丝24,不需使用工具,使本技术于使用上更显便利。本技术所揭示的弹性调整机构3,其中该调整螺栓31螺合于该下钳体2的一螺孔27中,且于该调整螺栓31上界定形成一顶肩311,以承接该压缩弹簧32的一侧簧端321,令旋转地迫入或退出该调整螺栓31时,即联动该顶肩311上、下位移,如此以调整该压缩弹簧32的弹性能。上述用以螺合该调整螺栓31的螺孔27,可直接成型于该下钳体2中,或如图1所示,以一螺帽270嵌置于该下钳体2中,藉该螺帽270的螺孔27吻合地螺接该调整螺栓31。本技术所揭示可调整切割压力的剥线钳,还包括一安全勾板4,令其第一板端41枢连于该下钳体2[或上钳体1]位于该枢轴13后侧的位置上,而其第二板端42呈一勾部421,以勾扣于该上钳体1[或下钳体2]的一突销18,以缩小该上、下钳体1、2后侧的张开角度,避免使用者为装置于该上、下钳体1、2后方的第一、二、三刀片15、16、26所误伤。本技术于应用时,于张开该上、下钳体1、2的端后,将欲剥线的导线(如同轴导线)横置于该上、下颚14、21间,而后使用者便可释压该上、下钳体1、2的后端,藉该压缩弹簧32的弹性张力,而使该上、下钳体1、2的前端自动并合,即使该上、下颚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切割压力的剥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钳体,于其前端至少向下突设一上颚;一下钳体,其中段枢连该上钳体的中段,于该下钳体的前端,至少向上突设一下颚,且令该下颚投影地位于该上钳体的上颚一侧,另于该下钳体的前端嵌设有多个刀片;以及一弹性调整机构,至少含有一调整螺栓及一压缩弹簧,该调整螺栓螺接于该下钳体上,而该压缩弹簧的两簧端顶撑于该调整螺栓与该上钳体间,以常时弹性地使该上、下钳体的前端并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切割压力的剥线钳,其特征在于该上钳体,含有一本体,于该本体的中央横向地贯穿一轴孔,以吻合地穿套一枢轴,以枢连该下钳体,于该上钳体的本体前端,至少向下突伸一上颚,且该上颚的底缘呈一V型槽,以供夹持呈圆型状的导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切割压力的剥线钳,其特征在于该上钳体位于与该下钳体的枢接点后侧,还固装一第一刀片及一第二刀片,令并合该上、下钳体的后端时,该第一刀片的刀刃平整地跨置于一嵌置于该下钳体中的一砧板上,而该第二刀片的刀刃,水平地对正一装置于该下钳体的一第三刀片的刀刃,且与该第三刀片的刀刃相距一间距。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切割压力的剥线钳,其特征在于该上钳体位于与该下钳体的枢接点后侧,还凹设一容置穴,以容置该压缩弹簧的一侧簧端稳定地跨置于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切割压力的剥线钳,其特征在于该下钳体,含有一本体,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展庭
申请(专利权)人:许展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