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相控阵天线及卫星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航天热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相控阵天线及卫星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星载相控阵天线是卫星有效载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星载相控阵天线的核心模块是T/R(T/Ransmitter and Receiver无线收发系统)组件,当相控阵天线工作时,大部分热量来自T/R组件,器件温度及组件间的温度一致性直接决定着天线的性能,合理设计散热途径,控制芯片温度,是保证天线性能的基础。但现有的星载相控阵天线散热能力差,散热途径长,热阻大,无法满足器件散热需求,进而影响天线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优化散热路径,提高散热效率,减小天线模块与卫星舱板之间的温差。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用于对卫星平台的相控阵天线进行散热,所述卫星平台包括卫星舱板,包括: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用于对卫星平台的相控阵天线进行散热,所述卫星平台包括卫星舱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热管网络(1),包括埋设于所述卫星舱板(100)内的第一热管(11)和第二热管(12),所述第一热管(11)在所述卫星舱板(100)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热管(12)在所述卫星舱板(100)上的投影交叉设置;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用于安装天线模块(200)的阵面框架(21)和组件框架(22),所述组件框架(22)设置于所述阵面框架(21)上,所述阵面框架(21)和所述组件框架(22)分别连接所述卫星舱板(100);外贴热管(3),所述外贴热管(3)的冷凝段(31)外贴于所述卫星舱板(100)的外表面,所述外贴热管(3)的蒸发段(32)连接于所述组件框架(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控涂层,所述热控涂层设置于所述卫星舱板(100)的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11)与所述第二热管(12)分别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热管(11)沿所述第二热管(12)的轴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第二热管(12)沿所述第一热管(11)的轴向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框架(22)包括支撑板(221)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21)上的连接法兰(222),所述支撑板(221)位于所述阵面框架(21)中,所述连接法兰(222)位于所述阵面框架(21)外,其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卫星舱板(100),另一侧表面与所述阵面框架(21)和所述外贴热管(3)均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阵面框架(21)包括框架本体(211)和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211)外表面上的连接架(212),所述连接架(212)连接所述卫星舱板(100),所述支撑板(221)位于所述框架本体(211)中,所述连接法兰(222)连接于所述连接架(21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2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槽(2211),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2211)间隔分布于所述支撑板(221)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12)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211)外侧面上的连接件(2121)和连接于所述连接件(2121)的固定件(2122),所述连接件(2121)上设置有凹槽(2124),所述连接法兰(222)的一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2124)中,并连接所述连接件(2121),另一部分伸出所述凹槽(2124)连接于所述外贴热管(3),所述固定件(2122)与所述框架本体(211)和所述卫星舱板(100)均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1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211)外侧面上的加固部(2123),所述加固部(2123)与所述连接件(2121)的底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1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架(212)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211)的两侧。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