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式高容量锂电池盖板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7654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锂电池盖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平板式高容量锂电池盖板制作方法,包括具体步骤如下:S1,通过钻孔机在第二陶瓷体中依次形成第一连接槽、滑动槽、第二连接槽、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第一泄压槽和第二泄压槽;S2,通过焊接在第一正极级片的底部固定导电柱,并使导电柱滑动连接在滑槽上,然后通过弹性组件将第一正极级片和第二正极级片进行连接,连接后,将第一正极级片固定在滑动槽的顶端上,此时,第二正极级片则会滑动连接在滑动槽中,然后通过焊接将导电管固定在第二正极级片的底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断开组件实现切断电路,具有大大提高安全性的作用。具有大大提高安全性的作用。具有大大提高安全性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式高容量锂电池盖板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盖板
,具体为一种平板式高容量锂电池盖板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摄像机、电动工具、笔记本电脑、电动自行车等电子设备日趋小型化、轻便化及便携带,而作为这些电子设备用的驱动电源也向高容量、高安全性及轻便化方向 发展。锂离子钢壳全封闭电池以其电芯的高容量及负荷特性优异等特点,而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锂离子电芯是锂电池的储电部件,其在使用时,会因充电器故障和过分充电式等因素而随着电池内部化学反应而产生异常气体,导致电池内部压力过大,从而发生电池爆炸事故。其后果轻则损坏设备,重则伤及使用者。因此,当电池内部压力过大时,为防止电池爆炸,须将电池内的气体外泄。
[0003]目前的防护措施通常是在电池盖上设置泄压装置,若是仅靠泄压装置进行泄压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平板式高容量锂电池盖板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平板式高容量锂电池盖板制作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式高容量锂电池盖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步骤如下:S1,通过钻孔机在第二陶瓷体(31)中依次形成第一连接槽(311)、滑动槽(312)、第二连接槽(313)、第一固定槽(61)、第二固定槽(62)、第一泄压槽(71)和第二泄压槽(72);S2,通过焊接在第一正极级片(41)的底部固定导电柱(42),并使导电柱(42)滑动连接在滑槽(432)上,然后通过弹性组件(5)将第一正极级片(41)和第二正极级片(43)进行连接,连接后,将第一正极级片(41)固定在滑动槽(312)的顶端上,此时,第二正极级片(43)则会滑动连接在滑动槽(312)中,然后通过焊接将导电管(44)固定在第二正极级片(43)的底部上;S3,通过焊接将第一正极极柱(32)固定在第一正极级片(41)上,并在第一正极极柱(32)与第一连接槽(311)之间填充密封胶(321),通过焊接在第二连接槽(313)中固定固定杆(33),并将第二正极极柱(34)焊接在固定杆(33)上,焊接后,使第二正极极柱(34)卡接在导电管(44)中;S4,将第一导电杆(63)和第二导电杆(64)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槽(61)和第二固定槽(62)中,并使第一导电杆(63)和第二导电杆(64)相接触,接触后,通过导线将第二导电杆(64)与警报器(65)进行连接;S5,在第二泄压槽(72)上固定单向阀(73);S6,将第二陶瓷体(31)固定在正极固定孔(12)中,并再将警报器(65)固定在基板(1)上;S7,通过焊接将负极极柱(22)与负极级片(23)进行连接,并将负极极柱(22)固定在第一陶瓷体(21)上,固定后,将第一陶瓷体(21)固定在负极固定孔(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式高容量锂电池盖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右侧内壁开设有负极固定孔(11),所述基板(1)的左侧内壁开设有正极固定孔(12),所述负极固定孔(11)的内壁安装负极结构(2),所述正极固定孔(12)的内壁安装正极结构(3);所述正极结构(3)包括第二陶瓷体(31),所述第二陶瓷体(31)的顶端内壁开设有第一连接槽(311),所述第二陶瓷体(31)的中端内壁开设有滑动槽(312),所述第二陶瓷体(31)的底端内壁开设有第二连接槽(313),所述第一连接槽(311)的内壁固定安装第一正极极柱(32),所述滑动槽(312)的内壁连接断开组件(4),所述第二连接槽(313)的内壁两端均固定安装固定杆(33),两组所述固定杆(33)之间固定安装第二正极极柱(34),所述断开组件(4)的顶部安装第一正极极柱(32),所述断开组件(4)的底部可断开连接第二正极极柱(34);所述断开组件(4)包括第一正极级片(41)和第二正极级片(43),所述第一正极极柱(32)的底部固定安装第一正极级片(41),且第一正极级片(41)固定安装在滑动槽(312)的顶端内壁上,所述第一正极级片(41)的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导电柱(42),所述第二正极级片(43)的内壁两端均开设有滑槽(432),所述滑槽(432)的内壁滑动连接导电柱(42),且导电柱(42)与滑槽(432)的直径一致,所述第二正极级片(43)滑动连接在滑动槽(312)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正极级片(43)的底部固定安装导电管(44),所述导电管(44)的内壁卡接第二正极极柱(34),且导电管(44)的内壁与第二正极极柱(34)的直径一致,所述第一正极级片(41)与所述第二正极级片(43)通过弹性组件(5)相连接;所述第二陶瓷体(31)的左侧内壁安装有提醒结构(6),所述提醒结构(6)包括第一固定
槽(61)和第二固定槽(62),所述第二陶瓷体(31)的左侧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敏赖小平廖平禄鑫磊李文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源科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