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沥青改性剂分散拌和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55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道路沥青改性剂分散拌和桨,涉及道路工程材料制备和施工相关领域,包括中轴管以及储料槽,所述中轴管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中轴管内设置有储料管,所述储料管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储料槽连接在所述中轴管的下方,所述储料槽的下方连接有拌和桨,所述拌和桨上设置有若干个分散出料器;所述储料管与所述储料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能防止改性剂在沥青中结团或不均匀分散造成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下降、路用性能及耐久性不良的问题,为改性剂在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的干拌施工提供了相关依据,本设备成本低廉,维护费用较低,适用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沥青改性剂分散拌和桨


[0001]本技术涉及属于道路工程材料制备和施工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道路沥青改性剂分散拌和桨。

技术介绍

[0002]在公路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交通量不断增长、车辆大型化及重载超载车的比例不断提高,给沥青路面带来明显的损坏。在我国,许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成不久就产生早期破坏,不能适应交通的需要。由于道路上交通性质的变化以及高温和低温作用,道路上普遍产生的路面损坏现象是永久变形(辙槽)、疲劳裂纹、剥落、松散和反射裂纹等。沥青经过改性后能明显的提高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抗疲劳老化性等,从而提高了路用性能,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0003]沥青改性的机理在于通过往沥青中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它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等措施,改善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某些性能,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0004]但在改性过程中,由于改性剂在改性沥青中存在离析问题,导致在拌和过程中,沥青混合料中存在的改性剂实际含量明显减少,从而造成改性剂对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性效果大幅下降。基于此,亟需研制相应设备提高沥青混合料中实际改性剂数量,从而保障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道路沥青改性剂分散拌和桨,能有效克服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道路沥青改性剂分散拌和桨,包括中轴管以及储料槽,所述中轴管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中轴管内设置有储料管,所述储料管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储料槽连接在所述中轴管的下方,所述储料槽的下方连接有拌和桨,所述拌和桨上设置有若干个分散出料器;所述储料管与所述储料槽连通,所述储料槽与所述拌和桨连通。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管上设置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与导料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导料管的下端与进料槽连通,所述进料槽与所述储料槽连通。
[0009]更进一步地,包括分料管,所述分料管的上端与所述储料槽连通,下端与所述拌和桨连通;所述分散出料器是均匀等距分布在所述拌和桨上。
[0010]更进一步地,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上端与所述中轴管连接,下端贯穿所述储料槽连接至所述拌和桨中;所述固定轴位于所述储料槽以及拌和桨的中心位置。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中轴管与所述导料管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为锥状不锈钢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为16至20cm,下端开口直径为8至12cm。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出料器设置成突出的球面状。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料管包括不锈钢管以及玻璃纤维绝缘套管,所述玻璃纤维绝缘套管包裹在所述不锈钢管外,所述不锈钢管直径为4至6cm,且内部喷涂疏水性涂料。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适用于道路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和拌和,将本分散拌和桨安装在沥青拌和锅电动牵引头上,在牵引头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沥青改性剂由进料口进入储料管,并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依次通过出料孔、导料管、进料槽、储料槽以及分料管进入到拌和桨,并最终从分散出料器中排出,此可以实现以稳定的进料速率和旋转式的多孔离心方式将改性剂均匀分散加入沥青混合料中,在沥青混合料拌和生产过程中实现改性剂多级化、均匀化的分散和掺加,从而为道路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质量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0

中轴管、1

进料口、2

储料管、3

出料孔、4

导料管、5

固定螺栓、6

进料槽、7

固定轴、8

储料槽、9

分料管、10

拌和桨、11

分散出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如图1所示,一种道路沥青改性剂分散拌和桨,包括中轴管0以及储料槽8,中轴管0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1,中轴管0内设置有储料管2,储料管2与进料口1连通,改性剂从进料口1输入进入至储料管2中,进料口1为锥状不锈钢漏斗,此锥状设置有利于改性剂的输入,并且由于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不容易生锈,使用寿命长,进料口1上端开口直径为16至20cm,下端开口直径为8至12cm,在本实施例中,进料口1上端开口直径为18cm,下端开口直径为10cm。
[0022]储料槽8连接在中轴管0的下方,储料槽8的下方连接有拌和桨10,拌和桨10上设置有若干个分散出料器11;储料管2与储料槽8连通,储料槽8与拌和桨10连通,具体地,储料管2上设置有出料孔3,出料孔3与导料管4的上端连通,导料管4的下端与进料槽6连通,进料槽6与储料槽8连通,当改性剂在储料管2内部储量达到较高水平时,则会从出料孔3溢出至导料管4,并最终通过进料槽6进入至储料槽8中;此外,还包括分料管9,分料管9的上端与储料槽8连通,下端与拌和桨10连通,当改性剂料量达到储料槽8的预定数量,改性剂则会通过分料管9落下至拌和桨10中,并最终通过分散出料器11排放至沥青混合料中。
[0023]分散出料器11是均匀等距分布在拌和桨10上,此有利于改性剂的均匀排放,从图1可以看出,分散出料器11是设置成突出的球面状,排放口是分布在分散出料器11上,此球面状的设置,令分散出料器11的表面平滑,在连同拌和桨10转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会相对较小,令转动顺畅。
[0024]包括固定轴7,固定轴7的上端与中轴管0连接,下端贯穿储料槽8连接至拌和桨10
中;固定轴7位于储料槽8以及拌和桨10的中心位置,固定轴7有利于将中轴管0、储料槽8以及拌和桨10进行限定,令它们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发生相互运动,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中轴管0与导料管4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5,固定螺栓5是用于将导料管4锁定在中轴管0上。
[0025]导料管4包括不锈钢管以及玻璃纤维绝缘套管,玻璃纤维绝缘套管包裹在不锈钢管外,不锈钢管直径为4至6cm,在本实施例中,不锈钢管直径为5cm,且内部喷涂疏水性涂料,疏水性涂料有助于增强导料管4的内壁表面有自清洁功能,玻璃纤维绝缘套管则具有较好的耐腐蚀、耐磨以及绝缘等效果。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沥青改性剂分散拌和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轴管(0)以及储料槽(8),所述中轴管(0)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1),所述中轴管(0)内设置有储料管(2),所述储料管(2)与所述进料口(1)连通;所述储料槽(8)连接在所述中轴管(0)的下方,所述储料槽(8)的下方连接有拌和桨(10),所述拌和桨(10)上设置有若干个分散出料器(11);所述储料管(2)与所述储料槽(8)连通,所述储料槽(8)与所述拌和桨(1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沥青改性剂分散拌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管(2)上设置有出料孔(3),所述出料孔(3)与导料管(4)的上端连通,所述导料管(4)的下端与进料槽(6)连通,所述进料槽(6)与所述储料槽(8)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沥青改性剂分散拌和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料管(9),所述分料管(9)的上端与所述储料槽(8)连通,下端与所述拌和桨(10)连通;所述分散出料器(11)是均匀等距分布在所述拌和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勤黄振英方国涛许明奇吴树平刘特科孙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晖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